广州中大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330
摘要:主要研究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意识,并对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阐述;之后结合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分析了污水处理技术的技术内容。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现阶段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其技术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一点,因此必须要根据污水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这样才能获得更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
关键词:分散式污水;污水处理技术;生物处理
前言:
目前,水污染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居民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渐增多,城市居民在生活污水能够根据政府构建的管网运送到指定位置做统一处理,但是农村地区尚未构建污水处理体系,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些无法被管网收集到的生活污水就是分散式污水,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1.分散式污水处理研究
1.1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意义
我国一直对污水采用集中式处理的方法,这是因为集中式污水处理具有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在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方法时,需要构建相应的管网系统,增加了技术的运行成本。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落后,大面积推广污水管网建设难以实现。相比较而言,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技术核心就是对污水进行就地处理与回用,取消了集中式污水处理中构建污水管网的步骤,因此有助于保证污水处理成本。
1.2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群集系统与在线系统两方面,再配合相应的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针对性处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分散式污水处理覆盖范围小,只能满足特定范围内污水处理的要求,这是在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大环境来看看,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与推广。例如美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源头控制方法,在各地区采用现场回收废水的方式,建设了大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有效满足了美国社会的要求。日本也重视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并针对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净化槽系统”,该系统不需要管网,并且具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能力,具体结构见图1。
图1 净化槽系统结构示意图
总体而言,现阶段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经验证明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2.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2.1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1)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借助生活中排放污水时所处产生的自然冲力,“推动”污水走完净化处理流程。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就是不需要水泵的电力系统。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经由初沉池、经厌氧污泥床接触池至厌氧生物滤池,最终完成对污水的处理。整个装置被埋在地下,并且工艺技术简单,在后期运行阶段几乎不需要专人管理,适合在农村等地区推广。就目前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而言,该装置的投资约为2000元/(m³•t),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基本实现了污水处理目的。
(2)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从实施效果来看,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存在污染物去除率低的问题,所以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其污水处理能力,相关学者提出了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厌氧反应区、接触氧化区、沉淀区等,并且在接触氧化区安装了水下曝气机与生物填料,保证了污水处理质量。在污水进入到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之后,会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来去除掉污水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能力。对于相关人员而言,在应用微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技术需求进行改进,例如将A2/O工艺应用到污水处理中。
2.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在乡村等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于磷、氮、有机物等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能够满足生活污水的处理质量。
在使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时,需要使用由人工制造的、具有与湿地类似作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微生物、基质、植物等几方面,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目的。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机理就是微生物的好氧与厌氧降解功能。通过对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后可以发现,当前大部分学社都认为微生物所具有硝化与反硝化作用是去除污染物的有效手段,同时为了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还可以向污水中添加碳源,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氮的去除率[1]。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人工湿度处理技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污水处理的效果不稳定,受水流停留时间的影响,若污水的停留时间较短,则污水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理论上污水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的存在停留时间越长,其污水处理效果越理想。
2.3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技术
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技术是一种新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依靠蚯蚓消化道内脂肪酶、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具有惊人的吞噬能力,并且蚯蚓对于大部分的有机物都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因此很多学者开始推广以蚯蚓为主的净化技术,逐渐形成了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技术。
从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已经开始了研究,并完成了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的生产规模性实验,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技术的核心,就是要在人工的干预下,打造一个适合蚯蚓聚集、生存的环境,并依靠蚯蚓所具有的微生物协调作用,完成污水污染物的分解[2]。同时,蚯蚓还能改变滤床生物种群的结构,加快物质中的氮元素分解。现代实践研究证实,蚯蚓微生物生态滤池技术对于COD、TSS等物质都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因此值得在部分地区进行推广。
结论:随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有效满足了不同地区污水处理要求。因此对相关人员而言,必须要掌握不同地区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对其技术内容进行调整,最终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6(08):77-78.
[2]刘云国,江卢华,曾光明,郭一明,胡新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36(03):343-348.
论文作者:刘桂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污水处理论文; 技术论文; 污水论文; 分散论文; 蚯蚓论文; 微生物论文; 滤池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