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海外传真

中国记者海外传真

一、中国记者海外传真(论文文献综述)

沈思芹[1](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提出《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陈杰[2](2020)在《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1983-1998)》文中研究说明

王睿恒[3](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国人对美国在华宣传的反应——跨国史的视角》文中提出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战争信息署中国分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跨国宣传活动,旨在鼓舞中国人的战斗士气、传播美式价值观与宣传美国的对华政策主张。在中国民众的积极回应与主动推进下,美国的对华宣传理念得以迅速传播和本土化,对战时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跨国史的视角出发,集中考察中国人对美国宣传信息的实际需求与心理需求如何促进了其在华传播与流动,以及中国的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如何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利益需求和政治立场对美国的宣传理念和文化价值观进行认知、解读、转化与再现。

葛厚伟[4](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赵苑竹[5](2019)在《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主流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设新闻门户网站——即我们现在所见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随后,各网站又在各个地方布局——即现在我们所见的中央重点新闻驻地方频道。此举,既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进行“跑马圈地”,同时也加强了中央媒体与地方的沟通,吸引更多的受众。人民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是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去人民网调研。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人民网先后在各地区开设了33个地方频道。人民网地方频道隶属于人民网总网,人民网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地方频道就是它的分公司。本文在探究人民网总网及地方频道创建发展历程及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对其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未来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这对于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好把握人民网整体发展态势和趋势、加快推动人民网发展具有重要的前瞻意义。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首先对网络新闻媒体、媒体网站等基本概念进行概述;其次,介绍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同时从地方频道整体情况、地方频道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四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选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难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人民网概况及地方频道的基本情况。首先介绍了人民网总网基本情况,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在阐述人民网地方频道创建原因的基础上,从受众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广告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分析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特点。第三章对人民网地方频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运营模式和访问量。其次,从受众、人力资源、定位等多个方面,对各种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希望从多维度对人民网地方频道进行详尽“解剖”。第四章以人民网辽宁频道为例的SWOT分析。对人民网辽宁频道的优势、劣势、威胁、机遇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人民网地方频道总体上优势多于劣势,威胁与机遇并存。人民网地方频道作为央级新闻媒体网站的地方分站,有强大的官方形象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各地方频道在其所属地区开展新闻工作,但同时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因素。第五章提出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策略。首先对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及趋势进行了研究,基于此,分析了人民网的总体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人民网地方频道未来发展策略。具体包括:一是坚持强化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舆论引导能力;二是确定属于自己的合适价值模式;三是尝试拓展领域的业务;四是进行内部创业,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五是吸引并培养更多的人才,建立人才梯队。

胡莹[6](2018)在《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研究》文中认为传播的全球化使得媒介的跨国交流已经成为常态。在这个背景下,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作为承担国际信息流通的特殊群体,对于一国舆论安全的维护、国际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外宣传工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进行有效的服务与管理,从1981年我国第一部暂行规定的颁布,经历1990年的严格管理与2006年的变革阶段,直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8年新条例出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4部制度贯穿了我国对其的管理历程。同时,各国也都依据本国情况对驻本国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设立了不同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本文在梳理我国针对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所制定的具体的4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第一章),通过纵向比较与分析每部制度的社会背景,探讨“新条例”的进步意义(第二章);另一方面,本文以美国为核心研究对象,在概览部分其它国家关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方式之后,从管理对象、管理部门、重点管理环节以及对非法采访惩罚处置四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第三章),并得出我国与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异同及该异同存在的合理性(第四章)。通过分析,总结出管理制度差异原因来源于各国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与经济开放程度、相关法律的完善程度以及中西报道理念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而无论是新闻领域看似自由开放的国家,还是一直以来都相对封闭的国家,各国共同规制的原因则是基于在媒介帝国主义的大背景下,舆论安全成为了所有国家均十分重视的国家安全的一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关于“新闻的意识形态”以及“新闻自由”的认识与论述都很好地阐明了管理驻本国外媒的出发点以及必要性。尽管2008年“新条例”在许多方面为当时的业界与学界人士称赞,认为其是对外开放在新闻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不可否认“新条例”的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依靠其技术优势改变了记者采访报道的方式,从而使得我国现行管理制度无法与新媒体时代的种种变化相匹配。基于此,笔者在第五章分析了新媒体对批准许可制以及采访活动限制的消解作用,并以外媒中文网现状为例,强调我国需要重视互联网背景下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报道的新现象并加以立法管理。基于对以往管理制度的纵横向比较以及新媒体对相应限制产生消解作用的分析,笔者在最后一章对改进我国现行管理制度提出了五大建议:1.通过改进制度理念的话语表述建构开放框架;2.改进非法采访处置的措施与程序;3.适当放宽采访所需通讯设备出入境的限制;4.将新媒体背景下出现的全新的新闻从业人员纳入管理对象中;5.重视在华外媒新闻作品发布环节的管理。总之,在进一步增强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的服务性的同时,将新媒体所带来的变化吸纳其中。提高政府人员将驻华外国记者视为对外宣传重要载体的对外宣传意识,学会在开放的框架下有效地引导外国记者客观报道中国,从而使我国的国际形象通过“他塑”得到积极的传播。

刘宪阁[7](2015)在《萧乾的苦衷与澄清——他到底是不是采访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文中提出除了那封信,萧乾真的没在别处做过澄清吗?萧乾为什么不列举一下当年欧洲战场上的诸兄呢?萧乾做过澄清和更正,为何还是有人依然故我,坚持旧说?由于一再被宣传成"二战期间采访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从《大公报》走出的萧乾往往被认为在生前没有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这多半是一种误解。萧乾当年亦有其苦衷。如果说起初限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恐惧心理,"胆小"的他没有及时出面予以澄清,那么后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展开与改善,无论在私人信件、公开

刘宪阁[8](2014)在《萧乾对“采访欧洲战场的惟一中国记者”问题之反思与澄清》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一再被宣传成"二战期间采访欧洲战场的惟一中国记者",萧乾往往被误认为在生前没有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其实他亦有苦衷。因为涉及国共关系,起初限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恐惧心理,"胆小"的他没有及时出面予以澄清。后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展开与改善,他在私人信件、公开文章以及日常交往中都有所反思,并以"我们是一家"做出过澄清和解释。他还呼吁各方承认和正视两岸的鸿沟,尽力为此做些填补工作。

孔昭巍[9](2012)在《吴建宁:用作品与时代对话——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一次自我的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建宁,着名纪录片导演,南京广播电视台吴建宁纪录片工作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海峡两岸新闻交流协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非常规出牌,迈出事业关键的第一步

钱进[10](2012)在《作为流动的职业共同体:驻华外国记者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跨国流动职业人群,外国记者在其移动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建立与展开,给传统研究中共同体的概念化造成困难,即在诸如种族、语言等这些自然属性相异的移动人群中,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不再构成人们交往的基础,共同体的存在与之前相比又将呈现出何种不同?本研究通过考察驻华外国记者这样一个流动的职业人群,试图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观察共同体的构成、运作以及成员对其意义的感知。由于在所从属国家、媒体属性以及各自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区别,加之这个群体本身所具有的剧烈流动性,驻华外国记者群体内部结构性地嵌入着传统共同体所极力摒弃的异质性和不稳定性。然而,为了跨越这些自然属性决定论对这个群体中共同体考察的羁绊,本研究将采用职业共同体路径所提供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即从共同体内部出发,探究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实践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考察驻华外国记者的日常新闻实践。当外国记者移动到中国这个新的情境中后,保证他们日常新闻采集工作顺利展开的新闻生产常规便也需要被重估。由于常规的生产与维持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外国记者需根据其在华工作所面临的问题重构新闻常规,这其中就包括两个时区下不同工作节奏的协调、替代性消息源找寻和技术作为突破新闻控制的工具等。因此,无论是现实空间(如新闻发布会和记者聚会)还是虚拟空间(如邮件组和社交网络)中,外国记者之间的日常沟通都围绕着这些新闻实践展开。同时,新闻助理之间的交流也构成了共同体内部沟通的第二种渠道。除日常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常规沟通外,记者们在诸如“拉萨3.14”事件和“茉莉花”事件这样的焦点时刻中更加频繁的交流与互动,则进一步唤起了他们的共同体意识。故而,驻华外国记者在新闻实践上的趋同性使得其跨越了在自然属性上的差别,构成了这个职业共同体的边界。与基于自然属性之上且外化于传统共同体的稳定边界不同,实践所勾勒出的边界源于共同体内部成员自身的主动建构。同样与传统共同体的单一而稳定存在不同,驻华外国记者这个流动的职业共同体处于日常生产和焦点时刻这两种交替状态中。成员之间的联系在前者中较为松散,在后者中则更加紧密。可以说,后一种状态是对前一种稳定状态的打断。同时,隐匿于常规状态中的矛盾与问题亦是在焦点时刻中得以彰显,成员们对于这些问题的集体应对也促使了同感在共同体内传递。

二、中国记者海外传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记者海外传真(论文提纲范文)

(1)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基本概念概述
        0.1.1 网络新闻媒体
        0.1.2 媒体网站
        0.1.3 频道
        0.1.4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地方频道的界定
    0.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0.2.1 选题的目的
        0.2.2 研究的意义
    0.3 相关文献综述
        0.3.1 关于某个地方频道整体情况的研究
        0.3.2 关于地方频道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研究
        0.3.3 关于地方频道优秀栏目的研究
        0.3.4 关于中央媒体网站地方频道的整体研究
    0.4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0.5 选题研究的难点和方法
        0.5.1 选题研究的难点
        0.5.2 选题研究的方法
1 人民网概况及地方频道的创建
    1.1 人民网概况
    1.2 人民网经营状况分析
        1.2.1 人民网经营的主要业务
        1.2.2 人民网总收入及利润情况
    1.3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创建背景及特点
        1.3.1 人民网地方频道创建的原因
        1.3.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特点
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经营状况
    2.1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运营模式
    2.2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访问量
    2.3 人民网地方频道综合分析
        2.3.1 内容分析
        2.3.2 人力资源分析
        2.3.3 受众分析
        2.3.4 定位分析
3 以人民网辽宁频道为例的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品牌优势
        3.1.2 新闻内容及来源优势
        3.1.3 客户资源及渠道优势
        3.1.4 新闻人才优势
        3.1.5 传播力及受众优势
    3.2 劣势
        3.2.1 体制上不够灵活
        3.2.2 仍然受制于人民网总网的管理
        3.2.3 与总网可能产生竞争关系
        3.2.4 对视听素材采编的能力较弱
        3.2.5 融媒体的意识不足
        3.2.6 频道的特色不明显
        3.2.7 原创内容少
    3.3 威胁
        3.3.1 业务拓展威胁
        3.3.2 用户分流威胁
        3.3.3 技术提升威胁
        3.3.4 竞争对手威胁
        3.3.5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威胁
        3.3.6 体制上的威胁
        3.3.7 盈利方式上的威胁
    3.4 机遇
        3.4.1 占据优势的时代机遇
        3.4.2 获得总网的支持,让人民网地方频道获得了机遇
        3.4.3 媒体融合的机遇
        3.4.4 新技术带来的机遇
4 人民网地方频道的发展策略
    4.1 坚持强化人民网地方频道的舆论引导能力
        4.1.1 增加质量高、有价值的原创内容
        4.1.2 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4.1.3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并充分利用新兴的传播渠道
    4.2 确定属于自身的合适的价值模式
    4.3 尝试拓展内容领域的业务
    4.4 进行内部创业,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5 培养更多的人才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一、中国有关驻华外国记者与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1981年前不同时期我国对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
    (二)1981年《暂行规定》:第一部制度的确立
    (三)1990年《管理条例》:实行严格管理
    (四)2008年《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创造更加宽松的采访环境
二、我国三部管理制度的纵向比较
    (一)具体内容的比较
    (二)外国记者在华非法采访活动
    (三)《采访条例》的进步性与重大意义
三、其他国家对驻本国外国记者与新闻机构的管理模式
    (一)《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奠定各国对驻本国外国记者管理的基础
    (二)部分国家对驻本国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的管理模式概览
四、中外管理制度的比较及其差异的理论阐释
    (一)中外管理制度差异
    (二)制度异同原因分析
五、新媒体对管理制度控制因素的消解
    (一)对批准许可制度的消解
    (二)对采访活动限制的消解
    (三)外媒中文网——突破管理制度的设限
六、关于改进驻华外国记者与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的思考
    (一)通过完善制度理念的话语表述建构开放框架
    (二)改进非法处置的措施与程序
    (三)适当放宽采访器材出入境的限制
    (四)将新媒体时代出现的全新的新闻从业人员纳入管理对象中
    (五)重视驻华外媒新闻作品发布环节的管理
参考文献
致谢

(7)萧乾的苦衷与澄清——他到底是不是采访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毛德传与卜丁毛借信发问卜发文答言
萧乾与陆铿陆视萧为己“记者生涯的启蒙者”
萧乾与胡政之胡最先提此说法萧最终落于纸面
涉台政治变迁萧乾答应陆铿约稿希望澄清问题

(8)萧乾对“采访欧洲战场的惟一中国记者”问题之反思与澄清(论文提纲范文)

(10)作为流动的职业共同体:驻华外国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外国记者研究
        跨国流动者研究
        职业共同体研究
    三. 研究问题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结构
    注释
第一章 作为流动者的驻华外国记者
    第一节 通往中国之路:各种背景的驻华记者
        一. 外国驻华记者的分布
        二. 三种流入中国的途径
        三. 流动过程中的地方性关系与专业性知识
    第二节 驻华分社的分布与记者在中国的移动
        一. 作为中心的北京和上海
        二. 驻地之外——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流动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驻华外国记者新闻生产常规的重设
    第一节 时差、双重时间与节奏的重置
        一. 三份时间表
        二. 作为一种仪式的晨会
        三. 时差、双重时间与截稿时间
        四. 时间的重叠与节奏的重置
    第二节 消息源网络的搭建
        一. 难以接近的消息源与替代性的消息源
        二. 作为消息源“把关人”的新闻助理
        三. 与消息源关系的维持
    第三节 技术与日常新闻生产中的控制
        一. 总部的控制和记者的独立性
        二. 作为抵抗政府控制的技术
        三. 两种受众的浮现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驻华记者共同体内部的沟通
    第一节 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的记者共同体
        一. 仪式化的新闻发布会与非计划性协作的共同体
        二. 工作与休闲重叠的记者聚会
        三. 虚拟空间中的日常交往
    第二节 共同体内的竞争与合作
        一. 合租办公室的逻辑
        二. 消息源的垄断和共享
        三. 外国记者共同体内的流动和共享知识的传递
    第三节 作为中介的新闻助理共同体
        一. 称谓的演变与角色的认知
        二. 现实与虚拟沟通平台的搭建与封闭化的沟通
        三. 半封闭的共同体与驻华新闻机构中的新闻助理流动
        四. 日常新闻生产中的合作与竞争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焦点时刻中的共同体
    第一节 拉萨“3.14”事件中的共同体:专业主义危机下的新闻报道
        一. 难以接近的西藏报道与奥运年的采访管制
        二. 信息真空与寻找权威的目击叙述
        三. 在延展时空下的新闻采集
        四. 作为共同体的驻华记者与中国官方间的叙事竞争
    第二节 “茉莉花”事件中的共同体:新闻实践中的集体反抗
        一. 后奥运时期外媒政策与管理权力转移
        二. 预期性的事件与非计划的新闻
        三. 来自官方的规训与来自共同体的抵抗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一. 日常新闻实践与共同体的边界
    二. 两种状态中的共同体
    三. 全球化流动中的职业共同体
附录一 驻华记者职业意识调查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
附录三 访谈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国记者海外传真(论文参考文献)

  • [1]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2]新华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1983-1998)[D]. 陈杰. 湖北大学, 2020
  • [3]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国人对美国在华宣传的反应——跨国史的视角[J]. 王睿恒. 全球史评论, 2020(01)
  • [4]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5]人民网地方频道发展战略研究[D]. 赵苑竹. 辽宁大学, 2019(01)
  • [6]驻华外国记者和新闻机构管理制度研究[D]. 胡莹.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7]萧乾的苦衷与澄清——他到底是不是采访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J]. 刘宪阁. 读书文摘, 2015(09)
  • [8]萧乾对“采访欧洲战场的惟一中国记者”问题之反思与澄清[J]. 刘宪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4)
  • [9]吴建宁:用作品与时代对话——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一次自我的超越[J]. 孔昭巍. 中国电视(纪录), 2012(10)
  • [10]作为流动的职业共同体:驻华外国记者研究[D]. 钱进. 复旦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中国记者海外传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