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单位明智的选择——发展科技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明智论文,单位论文,科技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浸润和改造着中国大地。中国农业的发展选择了农业产业化道路,而产业化的细胞就是企业。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以企业这种先进方式组织资源,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把农户分散、小规模的经营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生产环节利益得到补偿,实现资源的持续发展,无疑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顺理成章的客观选择。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技企业,高人一筹,领先一步,农业科技单位将大有作为。国外优质农产品的大举进入,更增添了国内高技术产品开发的紧迫性,使国内农业科技企业的崛起具有更深的意义。另一方面,完全依赖国家有限资助的大多数农业科技单位死不了,也活不成。在知识经济和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当代,具有知识、技术、人才密集优势的农业科技单位,若不能高效率运转,说明这里的知识、技术、人才要么是不具有现代意义,要么是管理无方,长此以往将留不住真正的人才,这样的单位就将解体,重组资源。机遇与挑战并存,农业科技单位明智的选择——发展农业科技企业。
一、环境要求并已被实践证明,农业科技单位以高技术产品为凝聚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新成果的载体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实现自我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
1.农业产业化呼唤高技术产品。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它正在成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不懂得农业生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业经济规律就不可能驾驭农业产业。农业高技术产品集多种必需成果于一体,最容易成为商品,利用市场经济的新机制,在社会中广泛传播,送到需求者手里,同时获得报酬进行再生产。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高技术产品无疑是具有竞争力的。一枚赛福奥生命蛋(一种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鸡蛋)值三元钱,而一枚普通鸡蛋才值三角钱,那么富集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技术产品也必将能取代一大批老产品,促进社会进步。农业新产品与农业产业化是伴生的。
2.技术产品将部分地把农民对技术的需要变成市场意义的需求。广大农村就是农产品生产的大车间,农民是其中的操作者。大量科技成果的注入,必将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农民渴求科技知识、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但农民希望不出钱就能获得知识,正是基于此,国家才通过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以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家调整了方向,要求多数农业科技单位要直接向农民要回报。换句话说,国家给农业科技单位一个环境,让他们竞相向农民提供服务,看谁的服务得到农民的承认。承认了,你就生存发展,不承认,你就解体。高技术产品是打开农民钱包的金钥匙,因为农民应用了高技术产品就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是技术产品把农民对科技的需要变成了需求。
3.将技术成果转化成技术产品,农业科技单位有优势,更有压力。农业科技单位具有人才优势、成果优势,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信息,有良好的纵横向协作关系和社会信誉,有较好的政策环境。大多数农业科技单位正在做着将大批科技成果开发成高技术产品的工作,一大批高技术产品,诸如优良品种、特用品种、高效饲料、肥料、农药、高性能农业机械、设施产品、产后保鲜品等等,已经形成,并在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纵观当今社会,包括大中型工商企业、现有农业企业及其它农业经营者在内,能向农业产业投入如此技术密集的产品,最有可能的就是农业科技单位。
历史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单位从经济系统中离析出来,有的是经济系统的选择,有的是国家的选择。我国长期计划经济发展,科技系统独立于经济系统而发挥作用,今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使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国家选择了让科技系统回归经济系统。它们的结合点是什么?我看就是具有生命力、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再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是科技系统以人才、单项技术成果、研究手段等单项科技资源流入经济系统,使科技资源在经济系统中实现再生产?还是科技系统发挥优势、凝聚科技资源创出高技术含量产品进而成为商品,实现再生产?实践中这两种结合过程都在进行着,对农业科技单位来说,及早选择开发技术产品是明智之举。
二、开发农业技术新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公益性农业和经营性农业,农业科技单位有两个市场空间,一个是国家需求市场,基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科技的作用,国家要向公益性农业投入巨资支持农业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另一个是社会技术商品市场,即具有9亿多人口的农村和更为广泛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农民要致富,要靠农业致富,达到小康,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资料,要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比较而言,集约经营的养殖业和部分高效种植业较易形成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市场。这里重点分析后一个市场。
1.农产品市场。面对农产品终极消费者,科技单位可以对准那些一般生产者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商品)的农产品,主要是具有高营养价值或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农产品组织生产。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型,比如上海农科院的香菇开发,江苏省农科院的螺旋藻产品开发,天津农科院的“中国果茶”,另外还有特用玉米,为名牌加工产品配套的基地产品,等等。这个空间潜力巨大,科技单位在引进或创新出一些高技术成果后,将技术组装配套,组织封闭生产,直接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
2.生产资料市场。这是农业科技单位现阶段开发力度较大的空间,复合农药、生物农药、产后保鲜产品等。
几乎所有农业生物领域都有种业开发,并且取得了较高的回报。这是许多农业科技单位安身立命的看家领域。现阶段,该行业已由高额利润回报期进入竞争发展僵持期,一些单位一方面在继续所持品种的优化开发,另一方面在发挥优势,研究新的农业生物种类的优良品种,拓展市场空白领域。种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不断投资研制更新品种、拓展新种与优势成品品种广泛占领市场并获取利润的一体化经营。农业科技公司切不可放松研制部分。随着国家将收取税收,以及竞争的激烈,企业必须精打细算,加强管理。在激烈的竞争之后,未来种业市场将由那些一体化发展较好的种业集团控制。
在动植物营养类产品开发中,也不乏成功者的足迹。大批复合饲料、专用饲料、各种添加剂、各种复合肥、专用肥、各种微肥、各种生物制剂等产品提高了生物生产率,改善了生物品质,增加了农产品的效益,开发中科技单位也得到了较好的回报。这类产品的开发和科技企业的建立为化肥工业和饲料工业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其科技进步。随着集约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这类产品的地域约束在弱化,故而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可以更大,形成的市场格局中,企业的个数会相对较少,现阶段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农业工程类产品。这类产品涉及农林牧渔各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领域和环节,肯购买者主要是农业工程服务单位和农业集约化经营者,应该说潜力很大,农业工程类研究单位必须从只重视种植业、养殖业的产中转向全方位地寻找需求,及时调整研究和引进方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产品需求的逐渐扩大,科技单位也要像滚雪球一样,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由于其产品适用面更少受地域约束,技术产品相应投资大,市场风险较大,所以应尽可能争取国家的扶持。骨干单位,必须得到国家的大力资助。
农业病虫害防治类产品。主要包括农药、疫苗和其它生物制剂。这类产品要求应用者有较好的技术水平。
农产品产后增值类技术产品。主要指贮藏、保鲜材料、器械和配套设施,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天津农科院保鲜研究开发中心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农业科技单位办科技企业的战略思考
与其在“困难!困难!”的叫喊声中解体消失,不如选准目标,埋头实干,利用企业——以获得最大附加值为目的的特殊系统——这种有效方式,合理组织资源,开发新产品,在市场中站稳脚根。在经过市场的分割、抢占,建立起一定的市场秩序之后,最终将是科技水平的竞争。科技产品的水平是科技企业的生命线。为此,科技单位办企业,总的发展战略应是分两步走,即第一步抓住现在国家资助、市场初步形成的大好时机,引进创制新产品,大力开拓市场,锻炼队伍,获取利润,积累资金。第二步是网罗人才,培植科研制高点。具体组织形态变化就是科研单位→科研单位办企业→科研单位与科技企业→体化→科技企业办科研。企业在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发挥优势,积累资金。通过自我分析,进行广泛调研,确定产品目标,制定计划,组织精干人员,开发出新产品。不怕项目小,只要符合方向,就要扎扎实实,务求实效。积累资金的过程也许比较长,但这是科技单位真正的起步。那种靠变卖国家资产维持生计的做法,是农业科技单位的耻辱,是短视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2.树立形象,网罗人才。这些都是内能的积累。形象是对企业再生产的投入,人才的贮备和培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3.创建科研制高点,掌握市场主动权。如前文所述,知识经济中,科研制高点是科技企业占领市场的根本保证。
4.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这其中有别于其它性质企业的主要是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管理应给予充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