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爱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机械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来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59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整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所收治的28例患儿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视为对照组,2011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31例患儿采用NCPAP的方式进行治疗,视为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血气分析、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心率、呼吸、氧合指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O2、PaO2 /Fi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显著降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心率、呼吸、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氧合指数明显增高。结论:NCPAP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效果优于普通机械通气,且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关键词】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127-0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引起进行性呼吸困难乃至呼吸衰竭,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不成熟所致,极易引起患儿死亡[1]。其临床治疗主要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和呼吸支持。呼吸支持主要有机械通气治疗和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两种方式[2]。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使用机械通气和NCPAP方式在动脉血气、呼吸、心率、BNP、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效果,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我院2008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59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5例,其中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所收治的28例患儿采用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视为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为1~15d,平均8±2.3d,平均胎龄为(32.1±1.2)周, 出生体重(1623.9±326.5)g;2011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31例患儿采用NCPAP的方式进行治疗,视为治疗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为1~15d,平均9±3.6d,平均胎龄为(31.9±1.4)周, 出生体重(1506.9±431.5) g。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出现紫绀,吸氧不能缓解,呼吸频率增快,大于60次/min,伴有鼻扇、胸廓凹陷及呻吟声,深吸气时背部可闻及细小水泡音;配合血气分析有肺氧合功能低下,胸部X线检查有支气管充气征、网状颗粒阴影等。排除标准:患儿及母亲均发热、使用激素等,先天性肺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200mg/kg气管滴注治疗,之后治疗组采用NCPAP方式进行呼吸支持,而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呼吸支持。初调参数: FiO2 40%~50%,氧流量5~7L/min,吸氧温度在36.8℃~37.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x-±S来表示,并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P<0.05代表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O2、PaO2/FiO2水平明显升高,PaCO2显著降低,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心率、呼吸、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都有明显下降,P<0.05,氧合指数明显增高。
3.讨论
早产儿胎龄小、体重低、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肺Ⅱ型上皮细胞发育不成熟,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出现合成不足或结构不成熟,因此早产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纠正缺氧是非常关键的一步[3],目前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的呼吸支持技术主要有机械通气和无创通气,即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械通气属于有创操作,具有侵入性,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威胁患儿生命。而据报道,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以增加患儿肺内气体溶质及功能残气量,增加萎缩肺的顺应性,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诱发Herning-breuer反射使患者自主呼吸更有规律,改善氧合功能[4]。并且,使用NCPAP,还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机械通气治疗的发生率和拔管失败率,缩短患儿的吸氧时间以及住院时间[5]。
本文研究表明,NCPAP组体征在血气分析和心脏功能标志物方面都优于机械通气组,并且在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亦优于对照组,说明相对于机械通气来讲,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仅能提高氧合度还能保护心脏,增强心脏负荷功能,还具有经济学优势。
综上所述,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优于机械通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丹,刘春涛,冯玉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与诊断标准商榷[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3):160-162.
[2] 姜建霞.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J].中国药业,2012,21(5) : 90-91.
[3] 代玉静.经口/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 : 276 -278.
[4] 王玉山,马德军.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295.
[5] 高薇薇,谭三智,陈运彬等.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比较 [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24-526.
论文作者:范雪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呼吸论文; 正压论文; 窘迫论文; 综合征论文; 早产儿论文; 气道论文; 机械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