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生产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直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护航舰”,是一个最基础的保障。如何确保这艘“护航舰”的正常运转就是我们必须时刻注意的首要问题。通过学习和分析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制定的标准和制度来看,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已逐步走向完善。但我们的工作中又为何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呢?究竟这些事故的根结在何处?
关键词:违章;克服;以人为本
总结以往事故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较大的设备缺陷和技术因素外,人为因素所占的份额最大,而在这些人为因素中习惯性违章又占了90%以上的比例。我们知道安全生产的三要素是“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劳动者”。劳动场所是生产的环境,劳动工具是生产手段和方法的依据,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劳动者必须使用劳动工具在规定的劳动场所内完成生产的过程。缺少哪一个要素生产过程就无法继续;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要素的发挥。然而在这三者当中劳动场所和劳动工具都不具备主观能动性,只有劳动者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劳动者的不可控因素最多。所以劳动者这个主体也就是我们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所以如何防止人为因素--习惯性违章对电力生产的影响,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才是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1.以人为本,治本为首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人是习惯性违章的主体,因此它也就使我们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本。思想指挥行动,治本也就是治人。所以反习惯性违章也要以人为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安全教育,通过树立“遵守规程光荣,违章作业可耻”的安全理念,增强员工责任感,使其清醒地认识到:违章诱发事故后,最终受损的还是员工自己及其家庭。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教育,使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提高,由“要我安全”、“我要安全”逐步向“我会安全”乃至“我保安全”转变。但是我们不能刻板的只重形式而不求效果。人是有感情的,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个特点,在安全教育上实行“以人带人,以人促人”。开始的阶段我们要通过安全先进带后进的方法,将安全工作的理念和安全工作带来的幸福感宣传到每一个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促使相互结对的人在工作中自觉的相互监督,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
2.坚持原则,治标为辅
加强管理,通过完善的制度、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抵制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的发生。规章制度是一个刚性的原则问题,任何情面都不能讲。只要是违章的行为,无论是谁都应该受到处罚,不能再人情面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应该通过规章制度的作用使得每一个人都能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在施工现场人人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是生命的保护者,也是保护生命的人。人人既是安全员,又是安全责任人。也要通过对好的工作行为和人的表扬奖励,对违章者的严厉处罚,体现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提倡自我管理,互相监督,友善提醒和制度化监督检查相结合,及时纠正习惯性的不良行为。
3.结合实际,培养良好习惯
既然违章的习惯是积累的结果,那么我们也要充分利用这种特质,培养好的工作习惯。通过结合实际,组织现场安全培训的方法,经常进行反事故,反违章演习。通过反复的大量的,形象化,标准化的实际操作训练,使员工熟悉本岗位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养成遵章守纪作业的习惯。让好的习惯代替坏的习惯。同时通过严格执行安全考核制度,加大对习惯性违章的监督处罚力度,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论文作者:黄瑛,张磊,刘佳忱,苟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习惯性论文; 作业论文; 劳动者论文; 是一个论文; 事故论文; 也要论文; 习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