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7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做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8例同样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做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与康复配合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康复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康复锻炼中应用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康复锻炼中的配合度,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康复锻炼;应用探讨
心理干预是以心理学为基础,对患者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施以具有计划性、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患者某些方面向期待指标良性发展,并在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等方面体现[1]。本文重点探讨了心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恢复期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7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做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神志清醒②患者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③患者无意识障碍、认知障碍④患者肌力均在1级及以上,其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0.1±3.9)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5例,初中及以上36例,大专及以上6例。同时选取48例同样的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31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1.3±4.2)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初中及以上34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康复锻炼方法、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制定干预方案与实施心理干预两部分。入院后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收集患者资料,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各层次患者的心理诉求。准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表测定患者焦虑程度。最后由多名护理人员开会研究,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由护理人员负责分阶段实施,由主管护士长负责监督实施程度,实施过程中随时结合医生意见、患者反馈完善方案。
1.2.1锻炼前心理干预①患者住院后,对病区环境及治疗方案不熟悉。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护士在接触患者时没有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将这些问题讲解清楚,并不注意患者的感受与信息反馈,忽视了这些交流,就会产生交流障碍,甚至造成误解或不满[2]。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展开护理服务,执行各项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将所掌握的沟通技术运用到和患者的交流当中,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②准备计划康复锻炼前1-2天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干预。临床认为,患者认知程度的受限,会使思维受限,导致对疾病的错误判断,从而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因此,我们认为加强认知心理干预是必要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开展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治疗过程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是患者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康复锻炼开始后再次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锻炼方法。③在此期间,护理人员每天应主动与患者沟通,通过沟通掌握患者更多的信息资料,准确评估患者的需要,做到主动服务,有效服务;通过沟通,还可以改变患者的观念、情绪和心态,提供必要的社会心理支持,使之配合治疗[3]。因此,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表达,予以理解。正确对待患者情绪方面的释放与宣泄,分析具体原因,通过科学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清自身出现的非理性情绪,进行自我调节,提高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和配合性。同时,教导患者应对某些应激情绪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法,机体松弛法等。
1.2.2锻炼中的心理干预 锻炼时保证病房安静、舒适、安全,轻声与患者交谈,增加其安全感,告诉患者锻炼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患者做的不正确的及时给予纠正,对患者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家属一起参与。
1.2.3锻炼后的心理干预 锻炼一段时间后,有的肌力恢复慢,不理想,患者会出现抑郁、失落感等不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更贴心的护理方式,如握手、拥抱、微笑等安抚性动作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多讲一些成功病例,播放一些开朗的音乐,加强家属的配合与支持等,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1.3观察与判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出现不良情绪的情况,加以比较。观察两组患者锻炼配合度,患者主动配合情况,肌力康复情况,各项体征均正常,为配合良好,相反为配合稍差。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ˉ±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改善情况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改善情况对比
3讨论
脑出血曾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但近年来已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高。临床治疗可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继而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因此,心理因素在其康复过程中的影响重大,对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使患者早日重新适应社会,回归正常生活。所以说良好的心理干预是重要而必要的,是新型护理理念中体现患者“身心健康” 不可缺少的护理环节。
本文通过在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积极的沟通,评估心理状况,结合患者的诉求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以情绪、认知、行为几方面为干预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分阶段实施在观察组患者当中。在康复期间细心给予患者帮助,提供给患者有效及时的心理疏导,调节心理状况,控制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建立患者对早期康复锻炼的早期认识,保证康复锻炼持之以恒的进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多数患者缓解出现的心理问题,患者也能掌握和运用相应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锻炼过程中,研究组患者配合良好率80.85%,对照组配合良好率为25.00%,研究组康复锻炼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充分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影响患者康复锻炼的顺利进行,我们通过锻炼前对患者进行积极的认知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锻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锻炼时又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鼓励与支持,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在早期康复锻炼中应用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调节锻炼前后的不良心理状况,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保障康复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惠霞.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0(15):209-210.
[2]刘俊兰,护理沟通障碍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J],天津护理,2008,16(6):341-342
[3]杨晓明,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4):124.)
论文作者:莫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脑出血论文; 恢复期论文; 情况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