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后期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_体育管理论文

大型体育场馆后期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育场馆论文,经济效益论文,后期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888年,法国教育家皮埃尔·顾拜旦倡导了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活动,并于1896年在希 腊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近代世界性大型体育比赛之先河。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迅猛前进,体育运动随之在 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世界范围的体育运动大发展,对于各国的大型体育设施的 兴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国际体育比赛承办国的大型体育设施提出越来越严格 的要求。建设大型体育馆作为一国或地区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政治经济风貌及建筑技术水平 成就的重要形式,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社会发展、城市规划起带动作用,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

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兴建了一系列大型 体育场馆。这些场馆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竞 技训练、比赛、社会体育发展及体育文化建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型体育场馆修建的 投资额度巨大,建设工期长、投资回收慢,直接效益不明显,加之管理复杂,早期规划直接 影响后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十分重要。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传 统、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所建大型场馆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善、 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经济、社会效益等缺陷,对国有资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认真 研究分析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发展现状,研究其发展规律,进而对未来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规划 、建设及管理提出对策性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对 其经济效益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新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体育产业完 善做出有益探索,使之更好的为我国体育事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统计法 根据研究需要,课题组成员赴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吉林、西 安、武汉等城市考查我国部分大型体育场馆,并委托驻外留学生实地考查美国、日本、澳大 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体育场馆设计。

1.2 问卷调查法 同时向场馆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场馆设 计、管理、利用率及使用经营状况等内容。发放调查问卷713份,回收有效问卷596份。

1.3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文献资料,并通过INTERNET进行有关资料查 询。

2 分析与讨论

2.1 我国体育大型场馆建设历史状况及发展水平

2.1.1 大型场馆建设历史情况 1949年以前,我国体育场馆总数为4 969个,体育场14个 ,室内体育馆5个,按当时人口计算,约每万人有一个体育场地。在这些场中,能代表体育 运动建筑质量,体育场看台容量1万人以上的有9个,体育馆座席1 000人以上的有5个[1]。

2.1.2 大型场馆发展水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充分重视体育事 业的发展,把开展体育运动作为增强国民体质、巩固国防、振兴中华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行。 建国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发展方针。并在力所能及 条件下,投入大量资金,优先发展体育设施。50多年来,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辉煌成就。根据1997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与课题组调查研究,到1995年已 发展到615 693个。这次体育场地普查查明,现存解放前体育场地2 855个。体育场地占地面 积 107 000万平方米,体育场地建筑面积7 700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7 8000万平方米。累计 投入 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372亿元。平均每万人拥有5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65平方米 ,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金额31.06元[2]。课题组调研显示,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居首位的 省区分别为广东(34个)、福建(8个)、河南(8个)、江苏(6个)及北京(18个)、上海(5个)等几 个省市(图1)。现有大型体育场馆中仅一期工程投资额达3 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和体育场7万 人 以上体育馆8 000人以上座席的大型体育馆有44个,游泳跳水馆6个,体育场31个,滑雪场14 个,高尔夫球场47个;棒垒球运动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但已建有球场20多处。我国室内体 育设施在改革开放前,仅占场馆的1.2%左右,到1995年底上升到2.6%,有了明显的提高。体 育设施类型多样,完全可以承接大型洲际比赛。同时,也为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创造了条件 。场馆质量显著提高。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运动项目进入室内。很 多大型体育场馆装备质量高、设备现代化,如较多场馆装有高质量塑胶跑道、良好的音响设 施、照明设备、大型电子记分牌、活动看台、地板、人工草坪等先进设施。新型膜结构在大 型体育设施建筑中广泛应用。这些现代化设施,为大型体育场馆带来多样的外型和更广阔的 应用范围。

2.2 分布特点 课题组调查显示,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总体分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2.2.1 首先,处于政治文化中心地区的城市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多、质量好,且场馆的布 局 相对合理、项目结构多样化,较好的适应了体育发展需要。如北京市,大型体育场馆中投 资额达3000万元以上的有18个,为举办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一次性新建场馆即达20多个。 2008年奥运会北京申办成功,即将新建国际比赛场馆11处之多。

2.2.2 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大、质量好,项目结构贴近国际 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育场馆的保值、增值工作较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性 发展势头。课题组在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调查也显示出这一特征,大型体育场、体育馆、 游泳馆等均有分布,仅质量较高的高尔夫球场广东省就有9个。

2.2.3 第三,某些省区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决定了具有地区特点的大型体育 设施呈数量多、设施完备、布局相对集中的特点,且与国际水平相当,经济效益良好。如东 北地区,冰雪项目大型场馆分布密集,国内多数高质量滑雪场、滑冰馆多集中于此,有国际 级滑雪场3个,室内滑冰馆1个。

2.2.4 第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少、质量差、项目结构失衡 ,国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表现为已有体育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体育发展需求、损毁严重,新 建场馆数量又严重不足的恶性循环状态。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型体育场馆无论是数量上 还是质量上都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体育场馆的场地和面积分布只有20%左右,体育建筑 面积和投资额只有10%左右。宁夏、新疆两省,仅有的大型体育场全部为高尔夫球场,项目 结构严重失衡。

2.2.5 个别省区甚至没有质量合格的大型体育场馆,与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不协调。如课 题组调查显示,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大型体育场馆数为0个。

2.3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主要 为运动队训练、竞赛服务,面向社会开放较少。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后,大部分体 育场馆已从行政管理方式转为企业经营方式,场馆的经营效益成为场馆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种变化促进了场馆的开放与利用。课题组在我国部分省区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部分省区 大型体育场馆中,盈利的占51.20%,收支平均占34.30%,亏损的占14.50%。与中国群众体育 发展现状课题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由于历史传统、国家政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建设设计等多方面 原因,大都存在着多块分割、相互封闭、自我服务、利用率低等问题。尤其以计划经济条件 下修建的大型场馆突出存在布局不均衡、建设投入不足、使用率低、设计科学化水平不高, 功能单一等问题。加之管理上缺乏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至使国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经济 效益低下。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体育场馆向社会全面开放率仅占44.1%,21.30%部分开放,34.60 %尚未开放。在各类场馆中向社会开放的比例按产权性质划分依次为:个体96.40%,集体66.20%,外资50%,国有35%。相反,尚未开放的场馆比例依次为国有39.90%,外资34.60%,集 体23.50%,个体0。已有的大型体育场馆还没有充分适应经济体制变化,主动面向市场。据 调 查,目前我国体育场利用率能达到80%以上的只占41.9%,其中最低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2.5% ,最高的综合体育场也只有56.8%。以体育馆为例,有观众的文体活动场次仅在5%—10%之间 ,观众上座率不过30%左右,大部分时间闲置未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质量高、规模大 的体育场馆多用于体育运动队的硬性训练、竞赛任务,除少数能得到充分利用的以外,多数 场馆有70%~80%时间空闲,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行尚有很大困难更难奢谈经济效益。进入市场 经济管理条件后,这种局面有所改变,但也面临多种复杂问题,有待解决。

2.4 影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的因素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开 放程度低、场馆设计功能简单、缺少多样化的项目构成等原因,是造成体育场馆经济效益低 的主要因素。同时,国有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普遍存在的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也制约 了场馆的经济效益。与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直接相关的另外一些重要因素为我国的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群众体育文化意识状况。

2.4.1 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功能单一,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与国际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功能过窄,利用率低,是影响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现有体育场馆绝大多数是按照体育比赛和训练要求设计的,功能比较单一。这些场馆 在设计之初,常因时间仓促,或因建设投资不足,规划设计过程中单纯追求简易等等原因, 而把体育设施的功能限定在较窄范围,致使建成后难适应实际使用需要。大多缺乏相应的配 套服务设施,尤其是在健身、娱乐、饮食等设施的配备上与群众需要差距较大,难以满足体 育设施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大多数按观赏功能设计,很少考虑群众使 用这些体育场馆进行健身的要求,可用于体育锻炼的最大场地面积往往不到建筑面积的10% 。缺少群众亲身参与体育活动的配套设施,大部分建设经费花在展台等附属设施上。造成场 馆使用质量低、效益差,给经营管理带来困难,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即 使是新建场馆,也有90%属单一功能设计为主,巨额投资难以取得更大效益,令人遗憾。根 据以往文献资料,70—80年代,我国的大型体育馆,平均每年活动的场次为200场左右,每 场持续时间为2—3小时,而且上座率不高。八成以上的上座的场次只占总场次22%—25%。北 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使用过的体育馆中,利用率最高的月坛体育馆,利用率为70%,利用率最 少的石景山体育馆,利用率仅有10%—20%。而在发达国家,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有些可达每天 15小时。

2.4.2 场馆管理水平不高,向群众开放程度不够,是大型体育场馆经济效益低下的又一 因素。尤其以国有大中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落后,开放程度更低。

由于我国的场馆管理受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影响较深,经营管理过程中等、靠、要思想严重 , 不能自觉适应市场经济调节。对外开放手段不够灵活,管理过程中又过多的突出了竞技体育 的需要,对群众体育的需求考虑较少,导致场馆开放率低下。在各类场馆中向社会开放的 比例国有场馆占35%。相反,未开放的场馆中国有场馆占了39.90%,表明国有大型体育场馆 尚未充分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主动面向市场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益,造成体育场馆入不 敷 出现象大量存在。如何利用有限的场馆资源,解决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问题,即保 证训练、竞赛需求,又积极面向群众,提高场馆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是场馆管理面临的又一 难题。

2.4.3 缺乏有效维修与更新改造措施,限制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经营管理保值、增值 手段有限,浪费国有资产,影响大型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很低,巨额的常年维修管理费成为这些场馆的沉 重 包袱。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体育场馆的较大支出主要为场馆设备维护、更新、改造费用。场 馆经费除行政事业拨款外,较少资金来源又集中在对外开放、租赁上。而有限的经营收入在 支付了维持场馆正常运行的水、电等能源及人员用工费用以后,所剩无几,大量场馆超期、 超负荷服役,而在国外公共体育场馆的维修费用一般控制在经费支出总额的20%以上,如法 国是21.8%,德国是23.38%。我国1991年为20%,1995年为14.5%低于国际水平,并呈下降趋 势,使有些场馆年久失修,设备陈旧,维修资金不足,更新改造不力,缺乏新增群体活动配 套设施,这对国有资产的使用和保值、增值不利。如工体草坪,23年间没有翻修,但在技术 上讲,大型草坪至少5—6年要进行一次彻底更换,最多也不超过10年。有些大型体育场馆在 设计建设中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更加不利于体育事业持续发展。

2.4.4 大型场馆建设过程中,融资方式简单,资金来源单一,致使其建设受到制约。场 馆规模质量已有经济条件限制,难以满足使用需求,限制其后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的大型场馆建设,很大程度上是沿用前苏联的模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 展起来的,带有高度的公益性和福利性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对各行业系统 规定的支出,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国家作为实现政府职能的唯一资金供应渠道,以指令性 计划配置资金。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财力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国家财政负 担过重。改革开放以后,虽也采取了一些灵活的集资办法,但总体上还是以国家投入为主, 尤其以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问题突出。目前我国体育拨款的总量占我国财政支出的0.43% ,在教科文中也只占2%左右,财政拨款总数却从1978年的32.2%下降到1995年的10.7%。大型 体育场馆因其建设规模巨大(如近几届奥运主体运动场,观众席数量都不少于5万),投入资 金力度不够,很难使建设水平达到场馆充分使用的多种需求。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力度 ,以近几届奥运会为例,1960年东京奥运会主办者用于建设与改造奥运会设施为4.6亿美元 ,用于发展和完善市政设施的费用25亿美元,1972年普尼里奥会用于建设奥运会设施与市政 设施费用为13.5亿马克,1980年汉城奥运会用于场馆建设费用为11亿美元。84年洛杉矶奥运 会为1 287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预算为30亿澳元。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的 发 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对大型体育场馆等城市基础设施需求必然加大。而目前我 国的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急需扩大大型场馆设施的投入规 模 。有限的资金与巨大的需求矛盾亟待解决。

2.4.5 我国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在整体规划上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思想,对城市总体 规划建设考虑不够。很大一部分大型体育场馆在设计过程中,过多考虑竞赛要求,未能很好 配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场馆距离交通干道、居民活动区域过远,也是影响场馆开放、 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题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质量高的大中型体育馆很多距离居住区相对较远,不便于广大 群众使用。同时,现有各种训练馆、健身房等绝大部分集中在体委部门的训练基地,普通百 姓难以问津。而设在居住区供群众使用的则相当稀少。课题组成员曾做过有关研究,如果体 育活动地点与锻炼者所在地距离超过20分钟的路程,就会失去对活动主体的吸引力。对大型 体 育场馆经济效益的调查也反映出,大型体育场馆的交通便利性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一个极为 重要因素。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所建奥林匹克中心,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便,经济效益一直较 低,场馆资源浪费严重。

2.4.6 整体上看,某些大型体育场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宏观调控,投资结构失调,有 限场馆建设中重复投资现象严重的问题,导致场馆经营恶性竞争现象发生,经济效益低下。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中,体育馆数量明显少于体育场,体育建筑面积仅为体育场地面积十 分 之一。而在项目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高消费项目投入过多,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以高尔夫 场球与保龄球馆为例,在近10年中新建的高尔夫球场达44个,占地面积4481万平方米,占全 国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4.81%;场地面积为221万平方米,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0.28%,总投 资520923.7万元,占全国体育场地投资14%。而且重复投资建设、盲目发展情况严重。造成 了竞争压力人为增大,一些已建成的场馆被迫关闭、转向等问题时有发生。

另外,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的场地分布情况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东部地区都优于中、西部。全国有近50%体育场地和面积集中位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 体育场地的投资额占近70%。西部尤其落后,场地和面积分布只有20%左右,特别是体育建筑 面积和投资额只有10%左右集中在西部。这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既有环境因素、政策因素, 也 存在体制限制因素,已成为场馆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4.7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体育文化事业发达程度与人民的体育意识状态也影响了 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使用。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为不平衡,决定了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差 异。课题组成员调查显示,1985年我国部分省区体育锻炼者在进行锻炼地点的选择时有14.2 %的人选择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活动,到了1997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3.2%。可见经济水平欠发达 是影响人们选择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人们对体育价值的取向,体育意 识等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进而影响人们主动利用场馆的积极性。

3 结论

世界各国大型体育场馆在设计、规划、建设、管理过程都随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而有所变化。为真正发挥大型体育场馆的聚集效应、带动作用,必须做出科学的规划设计。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场馆管理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体育场馆在早期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 充分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交通、群众多样化需要与场馆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等几个因 素 ,以更好地发挥其直接与间接效益。国有大型体育场馆要进行彻底的管理体制改革,采取灵 活有效管理方法,面向市场,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开放 体育场馆设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国家在进行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时,应 改为过去大型场馆主要为运动训练和竞赛服务的状况,充分考虑到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全 面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借鉴各国成功经验,改变场馆管理上的落后局面,而是以 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取向,按照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运作。真正做到以市场 为杠杆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贯彻执行《体育法 》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标签:;  ;  ;  ;  

大型体育场馆后期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_体育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