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油价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我国石油储量少,产量低,消耗量大,石油进口依赖度高,而价格形成机制滞后,制约了石油供需平衡,不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石油自产不足,供求矛盾增大
石油储量快速减少。根据汇总情况,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约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海上246亿吨;预计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138~160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3.5亿吨,探明率为40%~46%;2002年底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3.8亿吨,储采比14∶1。2004年生产原油1.747亿吨,居世界第5位,以目前开采速度,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不够开采50年。
石油开采后续乏力。从近几年已探明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65%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我国的原油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目前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虽然西部和海上原油产量这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产量只占全国的1/5,其产量的增长难以弥补东部产量的递减。
进口依赖度逐年增大。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5%,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4,这两个弹性系数“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进口依赖度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进口石油9000万吨,进口依赖度达35%。2004年,我国进口石油1.2亿吨,进口依赖度升至40%。1993年起我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又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缺口从千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亿余吨,增加了10倍多。
国内专家利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预测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1.5亿吨;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 每年可增加可采储量2000—3000多万吨。预计2005—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8—2亿吨。原油缺口将增加到2020年的2.2亿吨,进口依存度提高到55%。
我国石油储量少,产量低,进口量大。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国内石油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高,市场供需矛盾十分激烈。油价是各种矛盾在市场中交锋的集中体现,而油价形成机制则在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多矛盾凸显,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油价机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83年以前的计划价格体制时期;1983年至1993年的计划价格体制下多种定价形式并存时期;1994年至1998年的价格调整时期;1998年以来的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时期,该时期确立了目前的油价形成机制。
1998年后,成品油零售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即由当时的国家计委制定并公布不同销售地区(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汽油和柴油(标准品)零售中准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上下5 %的幅度内制定具体的零售价格。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以国际市场(新加坡)汽油、柴油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确定,当新加坡市场汽油、柴油交易价格累计变动幅度超过5%时,国家计委调整汽油、柴油的零售中准价。2000年5月, 国务院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每月调整一次。2001年10月,国家对成品油价格接轨办法做了进一步完善,将国内汽、柴油价格只与亚洲市场挂钩改为与亚、欧、美三地市场(即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挂钩,使之能更大程度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同时考虑了国内市场消费结构,调整汽油、柴油比价、将汽油、柴油零售价格在中准价基础上的浮动幅度调整为8%, 增大了企业定价的自主权。
1998年后确立的油价机制保证了国内油价的相对稳定,但近年国际油价整体上升,期间大涨大跌剧烈波动,目前的油价形成机制明显滞后。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在波动中持续高涨,至2005年8月一度上涨至每桶70美元,后略有回落,但仍在60美元左右高位徘徊,国际原油高价引发了一系列重大事件:2004年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2005年夏大面积“油荒”,2005年上半年中石化和中石油据称共亏损460亿元,2005年与2006年交替之际的气价高涨。这些事件给目前的定价机制敲响了警钟,显露了其存在的以下种种问题。
其一,国际加权平均价格难以真实反映国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国内石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价格存在时间差,使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垄断企业可以预期价格的涨跌,容易激发囤油欲望,助长其投机行为,人为地造成供求紧张局面。
其二,滞后的油价机制导致国内油价变动滞后于国际油价。目前的油价形成机制使国内油价比国际油价滞后一个月,结果出现国际油价回落而国内继续提价的情况,容易导致消费者的不满。
其三,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的不对称。目前进口原油价格已完全与国际接轨,成品油价格却并未完全接轨。如果国际油价平缓,进口量不大,企业可以内部消化国际油价带来的不良影响。但近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进口依存度高达40%,成品油很容易出现价格低于成本的“油价倒挂”现象。
其四,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问题上缺乏发言权。我国已是全球石油第二大消费国和进口国,却很少得到大宗交易的价格优惠,一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国际期货市场,二是目前的油价形成机制实际上是一种放弃主动定价权的被动接受价格的机制。
其五,没有缓冲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的避险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石油储备和成品油价格调节基金等避险体系,相对稳定的小幅调价原则和人为压低成品油价格,只会进一步激化供需矛盾。
油价机制改善,矛盾可望解决
面对油价形成机制落后引发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油价形成机制要进行积极的改革,以求建立一种新的油价形成机制。可行的措施是:将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改为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使成品油与原油价格两者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是一种合理的油价形成机制。这种价格机制,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多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其一,新的油价机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国内外两种资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发展,统筹国内开发与对外合作,加快构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石油供求平衡体系,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其二,新的油价机制能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提高炼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并可以遏制由于现行价格调整滞后引发的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有利于创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其三,新的油价机制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不断的开采耗用,储存量逐年减少,而需求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逐年增加,供需缺口不断加大,市场规律将推动石油价格继续上涨,改革后的油价机制有利于企业朝着以低耗能为标志的精细型生产模式方向发展,节约能源成本,并提高企业的全球性竞争力,最终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其四,新的石油价格机制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新的油价机制有利于人们提高节约能源的意识,同时有利于企业加大在新能源开发上的投入,化解能源供给短缺引起的高成本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从而有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其五,配套机制和措施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油价机制的完善需要出台相关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比如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对部分弱势行业和困难群体适当补贴的机制等。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更加强调资源价格改革与体制改革、健全财税政策、完善市场体系、培育主体市场、改善政策监管等方面的深度配合与共同推进,更加强调整体协调配合,分步推进。这些配套机制和措施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
改革影响难料,积极稳妥应对
油价形成机制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可能对广东经济的各方面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是每一次改革都必须经历的阵痛,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恰当的措施减轻这些负面影响。
对成品油生产与销售的影响。
——改革对我省的原油价格影响不大。由于我省不属原油产地,原油价格已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燃料油(180号重油)也以自行进口为主, 所以这一环节的改革对我省影响不大。
——改革将极大地调动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对炼油环节、建立起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后,将极大地调动炼厂生产的积极性,除国家炼厂多产油以外,省内小炼厂也会增加部分原油的加工量供应市场。
——改革对成品油销售环节影响较大。由于目前成品油零售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按今年2月3日新加坡市场每桶收市价汽油64.5美元、柴油69.4美元计算,我省汽油零售价还低1000元左右、柴油约低1500元左右。如果成品油销售价格与国际接轨,省内的成品油价格可能会有较大的涨幅。
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如国内油价完全与国际油价接轨,即价格调整在时间上和幅度上完全同步,那么,石油价格的上涨就会影响到我省与石油相关行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增加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给国民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因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对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成品油价格上涨会直接推动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
——成品油价格上涨会推动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农民收入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会缩减电力行业利润,加剧电力供应紧张局势。石油涨价对我省电力供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油价上涨会导致电力生产成本增加,将减弱燃油机组总装机容量30%左右的供电能力;另一方面,相当多原本自己发电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因油价与电价之间的比价发生较大改变而改用或多用省网电力,将使电力需求增加。
——交通运输业成本与加价压力并增。我省交通运输业发达,无论是公路、铁路、水路还是航空,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都离不开石油作为动力。在交通运输成本中,油费的比重一般在30%左右,因此成品油价格上涨会直接增加交通运输业的经营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如果交通运输提价,则油价上升的负担将转嫁给客户,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范围将更广。
——陶瓷制品业成本将大幅上升。我省陶瓷制造业比较发达,而陶瓷制造业对油类燃料的消耗很大,因此受油价高涨的负面影响将比较大。
——汽车生产和销售热度将明显降低。汽车是我省支柱产业,而汽油和柴油价格猛涨,在相当程度上将遏制我省汽车生产和销售的高速增长势头。
油价体制改革对我省经济和社会将产生的具体影响还难以预料,但好与坏的影响肯定都将存在,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妥应对这些可能产生的影响。
应对措施及建议。
——改善投资环境。成品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为降低成品油价格上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只有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整治其他价费秩序,把其他经济运行成本降下来。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力度,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
——建立石油与相关行业的价格和税收的联动机制,通过从价的税收政策,适当调节强势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分配。
——对出租车行业,建议继续减免部门或行业的收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并通过提高运价或燃油附加的办法解决油价上升的影响。
——对工业生产企业及公路货运行业因油价调高造成运营成本增加,为不影响上述企业正常经营,建议各级政府在税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减少油价上升带来的影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在提出以上应对措施和建议的同时,也可以看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能源策略,学习他们的有益经验,积极应对油价变动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石油输入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全力开拓国内外石油资源。
1、鼓励本国石油勘探与开采。一方面,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加大了对本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自产石油的产量,降低开采成本。如美国在国内通过调节税费,促进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对油气勘探实行部分免税,对枯竭油田实行“折耗”优惠(给予27.5%的补助津贴),以及减免矿区使用费等。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勘探开发石油资源。日本政府更重视从组织上、技术上和经济上鼓励日本公司大力进行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日本公司以多种方式参与国外油气合作,如以购买股份、签订产量分成协议的形式大规模参与海外石油勘探开发,执行“变他国资源为自己资源”的战略。签订各种转让协议,直接投资开发油田等等,以拥有和掌握更多的石油资源。不仅在投资和财政,税收上予以支持,还成立了石油技术研究中心,为海外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2、改善石油进口来源结构,更多地从中东以外的地区进口石油。 日本采取多种措施改变这种过度依赖中东石油的状况。并制定和逐步实施了“欧亚大陆外交”策略,力图更多地从中亚地区获得稳定的石油供给。法国对石油进口实行多元化。据法能源观察所的统计数字,在2001年,法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其进口总量的比例已从1973年的71%锐减至29%。
3、改善进口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在调整进口来源和渠道的同时,很多国家增加了除石油外的其它能源进口,特别是增加天然气等石油替代能源的进口比例。日本公司还努力通过相应投资项目获得参与天然气开采、加工和运输权,来加强自己在天然气供应方面的作用。
4、优化石油进口方式,减少对跨国石油公司的依赖。 为了防止受跨国公司的操纵和对其过分依赖,一些国家注重优化石油进口方式。例如,日本一方面采取直接从产油国进口的方式,与产油国签订长期供油合同(有的长达20—25年),落实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另一方面,直接以参股和联合开发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海外份额油,保证稳定的进口供应。通过这些方式减少来自大石油公司的控制。在优化进口方式方面,日本还采取了“以进代出”和“以出代进”的策略。前者是指日本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进口大量原油后进行深加工,再出口大量石化产品,获得可观的增值效益;后者是指日本在海外投资办厂和出口其工业品获得大量外汇,以扶持其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进口。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石油安全战略。
石油使用方面——不断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同时开源节流,努力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美国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需求的多样化,减轻石油在美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本从60年代就已开始重视能源需求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天然气的进口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各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努力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节约使用石油产品,并大力开发新的能源和其他替代性能源。如日本在能源领域中的能效和节能水平是世界最高的。日本每千美元GNP中的能耗为0.16吨油当量,是工业发达国家中最低的, 比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平均指标低40%。这与其产业结构调整有关,日本将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改变能源需求结构。美国、法国和其他国家也在节约石油等能源方面做出了努力。
石油储备方面——高度重视并投入巨资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在经历了前几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一些国际石油消费大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目前,国外石油储备体系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政府或指定的机构掌握管理的政府战略储备;二是民间储备,民间储备又分为石油公司的库存储备和消费者拥有的库存储备。
1、政府战略储备。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其储量占经合组织国家中政府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的60%。其石油储备体系包括民间的商业储备和政府的战略储备两部分。战略石油储备完全由政府承担,并授权能源部具体负责。石油是美国剥削世界的另一经济手段。通常人们认为石油涨价美国的经济也会受损。世界上的前五十家石油企业除掉国家级石油公司,英法的两三家公司,余下的就是十家美国的石油公司,世界上的大部分石油资源被美国石油公司控制,石油的涨价对美国的经济影响不会像其他国家那么大,因为美国是一手出钱,一手收钱。
石油战略储备也是日本一项基本的国策。日本的石油储备也分为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政府储备目标为90天的进口量。目前已建立了10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并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使石油进口中断,日本利用战略储备也可以维持半年左右的需求量。日本通产省是石油储备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是分为通产省资源能源厅、国家石油公司、核心石油公司、国家储备公司等四级管理。
2、民间石油储备。许多国家的石油安全战略体系中, 民间石油储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私营公司建立的石油储备,日本政府给予较多政策支持。如储备油的购油费用由日本国家石油公司提供低息贷款;油库建设费用由日本开发银行和冲绳振兴开发公库提供低息贷款;石油储备设施实行加速折旧等。德国EBV 组织的石油储备目前为80天的进口量(原油为32天);炼油厂为15天的进口量。
3、储备油品种和储备基地的选择。从国外主要国家来看, 石油战略储备既有原油,也有成品油。但是国家投资建设的政府石油储备品种一般都是原油,主要是因为成品油在长期储存中易变质,需要定期更换。除石油及制品外,很多国家还重视能源战略储备的多样化。如天然气储备等。储备基地一般选择建在靠近石油加工基地和消费地,而且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以便能迅速向炼油厂和消费地供应石油。
2004年国际能源署(IEA)估计中国的石油需求每天大约会增加80万桶,而全球的增量大概为230万桶,中国将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35%以上。与此同时,中国虽然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是根据标准普尔的评价,中国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到0.1%,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中, 中国无法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施加对自己有利的影响,而只能被动地接受国际石油价格。由于没有可以影响油价的战略石油储备,中国不得不多花几十亿美元,承担国际投机商和少数石油寡头哄抬油价,坐视油价上涨带来的损失。
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石油储备分别为158天、161天、127天和74天。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在浙江宁波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4 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铺开,预计在2006年或2007年竣工,届时宁波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将从1000万桶的储存量开始,最终达到1.5亿桶的储备量。不太平的世界不断地提醒我们, 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快建立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不但恰逢其时,更是深谋远虑。
(课题组组长:蒋朝胜 执笔:何丞、曾光辉、曾文清、丘惠萍、刘金萍)
标签:油价论文; 石油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美国原油论文; 原油期货论文; 战略石油储备论文; 原油投资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国际原油论文; 国家石油储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原油策略论文; 能源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际市场论文; 汽油论文; 原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