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文朔

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文朔

北京京西百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10230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规模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也就导致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和寿命。在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以及使用年限,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有较为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会对施工的质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有的优点和特殊性能,使其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有了保证。因此,深入分析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建筑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就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有关情况进行论述,并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将重点放在对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中,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预应力混凝土;特性;

绪论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量较轻,在应用时不但可以节约施工材料,还能提升整个建筑体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很多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所涉及到的施工内容较多,施工人员应按照具体施工要求对材料进行配置,确保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来说,之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体现出多种传统混凝土并不具备的优点,主要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与一般的混凝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就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思路来说,其主要是将高强度的钢筋与混凝土材料进行结合,利用预应力的外力促使其构件稳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混凝土构件的拉应力,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降低了在实际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将其按照结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完全预应力、部分预应力以及无粘结预应力,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进行预制的时候要按照张力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即可以分为先张法以及后张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求来选择较为实用的施工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2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特性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相比较有着很多优点,特别是其自身的强度以及刚度和抗裂性能非常的明显。因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量比较轻,在实际的施工中不但能够对施工材料实现节约,还能够对工民建整体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实际的工民建工程施工当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往往所涉及的施工内容也很多,因此在这当中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视,按照实际的施工需求,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工民建施工项目合理的进行。

3预应力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3.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首先需要对钢筋进行张拉,与此同时,还要将钢筋插入到混凝土内部结构之中,并将钢筋与混凝土自身具备的粘结力相结合,最终实现预应力的凝结和传递,促使混凝土所展示出来的效果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具备相关性能,人们应该对生产机械进行合理选择,站在工民建施工角度来说,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将钢筋和混凝土的预应力效果大幅提升。如果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则不管构件类型如何,均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适当应用。①应保证先张台座的设计与实际标准相符,还需要满足工民建施工对其的强度需求。②在钢筋选择上,尽量保证张拉力度均匀。由于钢筋张拉效果与数量对工民建施工影响十分严重,在提升质量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确保拉力强度与标准相符。由于在工民建施工中同时被张拉的预应力钢筋较多,因此应加强对施工设计各种要求的关注,保证钢筋的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实践

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最先进行浇筑混凝土,在确定浇筑达到一定强度后,预留位置放置钢筋,其次,分别在钢筋的两端进行合理的设备安置,达到传递预应力的目标。后张法和先张法一样,对生产装备的专业性要求极高。在现实运用中,能够合理的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在同时达到收缩其弹性的目的,并且不对预想预应力值产生消极影响。通常情况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更加适用于大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此种混凝土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并将预应力混凝土的产生弹性进行收缩,但此种收缩并不会在施工中影响混凝土的预应力值。

3.3工程项目相关的保护措施以及监控措施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有较为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在危险的施工阶段,例如,在进行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与管道保持一定的施工距离,这样一来,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除此之外,还要重点对混凝土振捣的质量进行控制。

3.4预应力混凝土的养护

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因为这对整体的工程质量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就目前工民建施工过程来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养护主要有蒸汽养护法和自然养护法两种。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所适用范围也不一样。蒸汽养护主要在台座当中实施,把台座的养护作为最基本的养护流程,然而采用这种养护方式的主要问题就是蒸汽往往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从而使钢筋构件出现膨胀,进一步影响预应力。使用较为普遍的是自然养护,其养护周期一般为一个月。

3.5技术应用的基本规定与要求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时,为了将预应力效果全面发挥出来,工作人员需要将整体应力调整到初应力阶段,具体到工民建施工之中,该初应力应该控制在15%左右,而在伸长值测量上,也应该将初应力作为测量工作的起始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测量工作的灵活性,施工单位可以对多种测量方式进行选择,这其中包括预压法、搅拌桩法等,在对软土区进行操作过程中,人们需要事先对软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地质结构创造更多的稳定条件。例如,在特殊路段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合料进行碾压操作,避免材料整体预应力无法发挥出来,还要对建筑病害进行全面总结,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防治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有自身的优良特性,应用在工民建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工民建数目的不断增长,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在具体的操作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比例的把控和整个建筑流程的重视程度,以此来实现对整体建筑质量的显著提升。在以后的工民建工施工过程中,还需不断增强对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和完善,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优势。科学地运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也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能使不同的建筑施工能够更合理的选用不同的建筑工艺,从而更完美的呈现整体的建筑设计。在不久的将来,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定会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余绍彪.浅析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及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8(13):148~149.

[2]黄学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在广中江高速公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4):212~215.

[3]罗来祥.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84-85.

[4]况永国,刘志军.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7,12(24):68,75.

[5]熊贤卿.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实践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20):107.

[6]黄学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在广中江高速公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4):212~215.

[7]余绍彪.浅析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及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8(13):148~149.

论文作者:王文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论文_王文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