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阳春镇白沙小学 644200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衡量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否实现了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德育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包括明善恶、辨是非、懂爱憎和识美丑等。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体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情感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恰当的教学情境来展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同时还能够促使其认识到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深刻内涵与意义价值。不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将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做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策略。
三、列举优秀人物,树立榜样作用
我国的优秀人物层出不穷,列举优秀人物的故事进行教学是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优秀人物进行教学,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枯燥的道德知识变得可感、可信,让学生受到感染。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关心你,爱护他”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列举了雷锋、焦裕禄等先进的榜样人物,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懂得了如何帮助他人。使用这样的方法教学,一定要注意人物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要注意人物选择的典型性。要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习优秀人物的思想,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五、时事阅读与课外延伸
在小学教育阶段,虽然学生客观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为一般,但是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些见闻或知识,包括看新闻、报纸或杂志等,阅读时事,把品德与社会教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所总结的信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热情与动力,同时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了解解放军战士的革命斗志和奉献精神,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而了解到国防的重要性。要让小学生感受到驻守边疆的人民解放军不畏艰苦、为国奉献的情怀,体会军队与人民的鱼水之情,热爱解放军。在学会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品德与社会修养。
六、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课后探究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的每一课课后都设置了课后探究活动,以往课堂教学中对此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就是纸上谈兵,还有部分老师把它当书面作业来做。探究活动课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达到影响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印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重要的教学学科,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学生,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朱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学生论文; 品德论文; 社会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人物论文; 课后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