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
前言:
膝关节疾病的主要特征为骨质增生及关节软骨发生继发性退行性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中常通过膝关节置换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患处疼痛的情况[2],探讨如何在膝关节置换术中提高镇痛效果对于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抽选本院100例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选取时间: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50例为观察组,另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3例;年龄为50至76岁,平均(63.22±8.43)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1例;年龄为49至77岁,平均(62.19±7.81)岁。对比2组患者的上述资料,P>0.05。
1.2方法
常规行腰麻,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于患者L2/3间隙置入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腰穿针,推注0.3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1ml混合液3ml,行手术结束后连接自控式镇痛泵并将速度控制在5ml/h,自控的剂量为3ml,锁定时间设置为15min。观察组:行腰椎管阻滞,联合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镇痛,腰椎管阻滞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实施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镇痛,超神探头为4至8MHz,神经刺激仪电流强度为0.5MA、频率2Hz,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对患者扫描直至大腿内侧的收肌管,通过超声引导,应用1号神经刺激针行隐神经穿刺,引出患者下肢的神经刺激征,进行此项操作时需确保回抽时为无血液状态,以此对患者进行0.5%罗哌卡因15ml神经周围注入。同样在术后连接镇痛泵,锁定时间设置为30min,保留镇痛48小时。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情况进行评估[3],其中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评估分数为1至3分代表轻度疼痛;评估分数为4至6分代表中度疼痛;评估分数为7至10分代表重度疼痛。同时对所有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2.0版本处理本次核算数据,运用(±S)表示2组术后24h及48h的VAS评分,t检验;运用“%”表示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卡方值检验。结果为P<0.05代表2组患者以下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含义。
2结果
2.1分析比对2组患者术后24h及术后48h的VAS评分情况,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得到有效性改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分别为(2.60±0.13)分与(1.07±0.24)分,和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对比(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情况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膝关节置换术是指保留患者关节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该手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患者术后患处仍存在疼痛情况,如患者手术时发生软组织受损或骨组织受损置入假体以及手术后的下床进行功能训练等均会造成术后疼痛[4]。采用神经阻滞取代药物镇痛,对患者自身或是机体血液动力学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对患者疼痛部位的判断准确性更高,麻醉效果及成功率更高,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因治疗所产生的痛苦[5]。本文中观察组经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较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8.00%与32.00%,存在明显差异,P<0.05。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围术期疼痛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宁,翟文雯,李民等.超声引导连续隐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0):870-874.
[2]董秋月,姚新宇,陈双涛等.超声引导下连续隐神经阻滞联合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34(4):322-325.
[3]汪其贇(综述),张俊峰,江伟(审校)等.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展望[J].医学综述,2016,22(17):3409-3413.
[4]彭文勇,屠文龙,杜光生等.超声引导连续隐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8,40(6):603-606,611.
[5]郭雅琪,罗娟,岳子勇等.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4):4183-4186.
论文作者:程国朝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超声论文; 神经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