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观察实验;学习习惯;物理教学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习惯。
一、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学习了七年语文和数学,养成了一套学习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方法,而这些学习方法与物理学习方法相去甚远。因此,作以物理教师,应该加强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的习惯,进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首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进而逐步学会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和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条件。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热学时,在做晶体熔化演示实验之前,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回答:“晶体。”笔者又问:“在什么条件下观察?”学生回答:“加热。”笔者接着问:“观察的仪器是和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温度计、加热后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另外,笔者对学生的观察进行分工——让部分学生专门观察物态变化;部分学生专门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剩下的学生专门负责记录。实验后,笔者组织学生对观察前提出的要求进行逐个讨论并得出结论。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鼓励学生注意观察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叙述物理事实的能力以及从物理学角度去探索现象中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的本领,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最后,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等。例如,告诉学生观察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测量工具(仪器)等。在使用测量工具时,学生首先应该了解测量工具的测量内容、单位、范围,以及最小刻度。所以,在学生每次使用工具时,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识别测量工具。例如,学生每使用一次刻度尺,笔者就要求学生说一遍它的测量内容、单位、测量范围、最小刻度。此外,在测量过程中,教师还要重点训练学生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测量工具,如实地记录原始数据。在完成实验后,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写出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实验报告,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的习惯。
二、启发学生的思维
物理学是研究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科学。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理解物理知识和现象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到一个关键知识点,教师都要及时提醒学生理解其内涵。
首先,在学习新概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即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然后再带领学生学习这个概念的定义及其他有关内容。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举出生活中施力的事例:马拉车、起重机提重物、磁铁吸引铁钉、鸡蛋碰碗等,然后总结例子中与“力”相关的知识点:“拉、提、吸引、碰”是“作用”;起重机、磁铁、鸡蛋、重物、铁钉、碗都是“重物”,进而归纳出初中物理中“力的定义”。相反,如果教师先给出“力”的定义,再举出实例,就起不到训练学生归纳思维习惯的作用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在教学物理规律时,教师既要使学生弄清规律的内容、使用条件,还要使学生参与物理规律得来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适当改进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不闭合”“不切割”和分析“全部导体”等三种情况,使学生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最后,在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切忌让学生死搬硬套公式。教师要在启发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和条件的基础上,理解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涵义和适用范围,逐步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技巧。总之,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通过积极的思维去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学理论起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是人们在劳动中通过对自然现象长期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养成深究物理现象成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惯性知识以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出惯性实例,并分析说明其原因。这不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周围物理现象的习惯。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安全用电常识检查一下家庭照明电路中的保险丝是否符合要求,并分析说明如果不符合要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养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四、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表演、组织教学活动的“原著”。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经常忽视教材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让学生把教材搁置在一边,使学生养成了“信教师说、跟教师练”的被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有效的阅读。那么,学生怎样阅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通读。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读新课的内容,以达到预习的目的,使学生大致了解知识的结构和要点。与此同时,在通读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进行对比,让学生要找出新内容、新概念、新规律,并在疑难之处做出记号。
2.细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对教材进行细读。通过细读,学生可以将物理现象和概念、规律等联系起来,弄清其内涵和外延,明确其逻辑联系,并最终形成知识脉络。
3.精读。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教材进行精读。通过精读,学生不仅能懂得重点字句、重点术语的涵义,还能把来源于现象的概念、规律活化,从而达到见“物”能明其“理”,知“理”能联系“物”的境界。
对于以上三种基本方法,笔者需要说明的是:通读一般在课前进行。细读一般是在教师提出了一些具有“思考味”的习题或问题后进行。细读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困惑心态,引发学生自觉阅读教材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生思维碰撞,为学生消除部分困惑,进而为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精读则是在教师讲授完一部分知识后进行。通过对教材进行精读,学生可以巩固新知识,并找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提高自身的分析、概括能力。
此外,物理课本的设计还配合文字叙述绘制了大量的插图,每幅插图都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而初中学生往往把它们当作卡通画来欣赏,而忽略了图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的看图能力,让他们说明图中所隐含的物理涵义。
参考文献:
[1]张铭伟.怎样培养物理观察能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乔际平,刘甲珉.中学物理学习法[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3]刘齐煌.中学物理教学能力[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030027)
论文作者:左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现象论文; 测量论文; 教材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