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与非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非论文,党员论文,政治素质论文,学生党员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9)11-0025-03
为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是否具有更为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入党积极分子是否有进步的思想与政治倾向,本研究着重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及群众三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深入探讨高校应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好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
本文利用的数据是2009年1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所进行的首都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中某重点高校的本科生抽样数据。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完成有效问卷774份。院系、专业分布多样,以人文社科类学生为主,其中男生323人(42.2%),女生443人(57.8%);党员213人(27.5%),入党积极分子171人(22.1%),共青团员及群众369人(47.7%)。
本课题组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及方差分析。
一、学生党员与非党员价值观念、政治立场、道德取向的比较分析
运用统计学上频数统计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差异,所有的检验均以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显示,在价值观念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与群众三个群体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关系的态度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政治观维度上,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信念存在显著差异;在道德观维度上,只在体现助人意识和基本公德意识等四类现象上观点差异显著,而在其他问题上党员与非党员差异不显著。
1.在价值观念上,学生党员的国家和集体观念以及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总体表现优于非党员群体,少数党员持中间立场,态度不明确
调查显示,总体上,学生党员有更坚定的国家与集体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更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表现出明显的先进性。对于“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这个观点,有66.6%的学生党员表示认同,比例分别高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59.5%和58.6%;表示不认同的学生党员比例为7.3%,低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10.1%和16.6%(图1)。从态度均值进行比较(1=不同意,2=难以判断,3=同意),党员对该观点的态度均值是2.59,入党积极分子2.49,共青团员及群众的2.42。对于“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这个观点,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党员表示赞同,入党积极分子中表示赞同的比例为50.0%,共青团员及群众为43.7%。从态度均值(赋值同上)来看,党员的态度均值是2.38,入党积极分子是2.33,共青团员及群众是2.22。对于“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这个说法,有61.8%的学生党员认同,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认同比例分别为60.5%和53.7%;党员的态度均值是2.52,入党积极分子是2.48,共青团员及群众是2.37,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同意程度较为接近,要远远高于共青团员及群众。经差异显著性检验,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三个群体在上述观点的态度上均差异显著。
但是,从数据中也发现在学生党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持中间立场,态度并不明确,值得引起重视。如分别有26.2%、35.7%和28.5%的学生党员在以上三个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利益关系的表述上选择了“难以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党员群体同样受到当前市场经济下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在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他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生选择上有所动摇。
2.在政治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党员的政治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信心,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和群众的差异不显著
图1 对“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观点的态度对比
图2 对“共产党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观点的态度对比
调查显示,在涉及我国现实政治制度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党员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等基本政治态度上,认识是清醒而正确的。对于“共产党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这个说法,党员的认同比例为66.7%,显著高于入党积极分子的50.6%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43.9%(图2);再从均值来比较(1=不同意,2=难以判断,3=同意),党员的态度均值是2.56,入党积极分子是2.32,共青团员及群众为2.21,可见学生党员对这一说法的认同程度明显高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国际竞争中有很强生命力”这个说法,有70.7%的党员表示认同,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认同比例分别为60.1%和58.4%,相对较低。从此观点的态度均值来看,党员是2.67,入党积极分子是2.52,共青团员及群众是2.51,认同程度呈明显下降趋势。经检验,在对以上两个说法的态度上,学生党员与非党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入党积极分子与共青团员及群众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理论和态度上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当前入党动机趋于现实化、功利化的情况下,必须促进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提高发展质量,使入党积极分子同样能在政治理论和态度方面起到非党员同学的表率作用。
但是,数据结果也显示,不管是学生党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及群众,都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了“难以判断”的选项,存在认识的模糊性和偏差性。三个群体对“共产党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表示“难以判断”的比例分别为22.7%、31.0%和33.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国际竞争中有很强生命力”表示“难以判断”的比例分别为25.5%、32.1%、34.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10.6%的学生党员不同意“共产党是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在一些基本观点和重大问题上,部分学生党员存在认识模糊,党性弱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情况。
3.在道德取向上,大部分学生党员具有良好的助人意识和公德意识,同时个人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较不理想
调查显示,在对待“面对特别需要援助的对象漠然处之”这个现象的态度上,有75.5%的党员表示反对,有63.3%的入党积极分子和69.3%的共青团员及群众表示反对,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助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党员中持反对态度的比例比非党员高,但是入党积极分子对该现象的反对比例不如共青团员及群众,没有体现出入党积极分子应有的进步性。从态度均值(1=不同意,2=能够理解,3=同意)来看,党员为1.26,相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均值1.40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均值1.33来说是最低,也就是说最反对这种现象,经检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对待“面对危及公共利益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不敢挺身而出”这个现象的态度上,有43.8%的党员持反对态度,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群众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分别为46.7%和32.5%。不过,不管是学生党员还是非党员群体,都有一半左右的比例选择能够理解“面对危及公共利益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不敢挺身而出”的现象,值得引起关注,说明随着观念的变化,人们普遍对不愿或不敢见义勇为的行为持更为宽容的态度,个人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此外,在“利用网络和手机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的问题上,有85.6%的学生党员和84%的共青团员及群众都明确表示反对,而入党积极分子中表示反对的比例相对较低,为72.2%;在“对‘长流水、长明灯’现象视而不见”的问题上,有87%的学生党员和86.5%的共青团员及群众明确表示反对,入党积极分子中反对比例仍相对偏低,为78.6%。可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其中学生党员群体表现最为突出。
二、学生党员与非党员学习与生活中实际行为的比较分析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与非党员群体相比,大部分学生党员具有更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更高的认知水平,是高校中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但是他们是否知行合一,关系到能否真正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关系到党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党的威信。因此,本部分主要采用均值及方差分析对不同政治面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行为进行整体情况比较,进一步验证学生党员是否确实具有先进性。
1.在学习和业余生活方面,学生党员对待学业态度更认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方面更突出
从上课出勤率来看(1=90%以上,2=70-90%,3=50-70%,4=50%以下),学生党员的上课出勤率均值是1.37,入党积极分子的出勤率均值是1.43,共青团员及群众是1.53,可见党员的上课出勤率最高,共青团员及群众的上课出勤率最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党员对待学业的态度更认真。
从参加课余活动来看(1=没有参加过,2=偶尔参加,3=经常参加,4=只要有就参加),在参加各种讲座、报告会,学生社团,校、院系文艺活动,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培训,各级各类体育活动的情况上,学生党员的均值大部分都明显高于非党员,组间差异显著,说明学生党员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学校和院系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增长学识提高能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见表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参加社会实践或社会公益活动方面,学生党员的表现更为突出,说明学生党员不仅在思想上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将认知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将青春奉献给社会,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2.在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度上,学生党员具有更高的政治敏锐度和社会责任感,尤其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存状况”及“民族振兴的前景与挑战”
学生党员之所以能够保持政治先进性与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能够经常关注时事,关心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大事和要事是密不可分的。检验表明,在政治敏感度方面,不同政治面貌的同学存在着显著差异,学生党员的政治关注度最高,要普遍高于非党员群体,入党积极分子与共青团员及群众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及领导人更迭”的关注上(1=不关注,2=不太关注,3=比较关注,4=非常关注),党员的关注度均值是3.14,入党积极分子的关注度均值是2.88,共青团员及群众是2.86,呈现出关注度越来越低的趋势。对于“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和进展”的关注上,党员的关注度均值是2.83,入党积极分子的关注度均值是2.62,共青团员及群众是2.67。在对于“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存状况”的关注上,党员的关注度均值是3.12,入党积极分子的关注度均值2.93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2.96接近,党员要明显地高于非党员。对于“民族振兴的前景与挑战”的关注上,党员的关注度均值是3.09,入党积极分子的关注度均值2.91和共青团员及群众的2.92接近,党员的关注度最高。
学生党员对当前国内外的大事最为关注,尤为关心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存状况、民族振兴的前景与挑战,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党员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
综上所述,总体上学生党员在价值观念、道德取向、政治态度以及学习和业余生活等方面都基本保持了中共党员应有的思想和行动的先进性,所以应充分激发学生党员的模范意识。但是,数据也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在思想上存在立场不明确、态度不坚定的情况。此外,入党积极分子并未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性,甚至在个别问题上的认知与共青团员及群众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必须引起党建工作的足够重视。而占据学生群体将近一半比例的是共青团员和群众,这个群体对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同学做好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注:本研究利用了北京大学“首都教育”学科群项目调查数据,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