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第二人民医院 152300
【摘 要】目的 研究并探讨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20例,均采取局部振动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SHS评分为(12.2±4.5)分,治疗后为(5.0±1.5)分,治疗后SH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SHS患者采取局部振动治疗,能有效缓解SHS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ocal vibration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after stroke. Methods 20 cases of SHS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4 to August 2015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local vibration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SHS score was(12.2 + 4.5)points,after treatment for(5 + 1.5)points,after treatment,SH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 patients with SHS after strok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SHS,which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Local vibration therapy;stroke;shoulder hand syndrome;clinical effect
SHS是一种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属于脑卒中偏瘫后常见并发症。临床以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肩关节半脱位、患手肿胀以及患侧上肢疼痛为主要表现。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含脊髓刺激、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1,2]。振动疗法广泛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对脑卒中后SHS患者采取局部振动治疗,能激活肌肉功能,改善淋巴回流。本文分析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SHS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20例,均通过MRI或CT确诊。其中女8例,男12例,年龄50~62岁,平均年龄(56.22±7.31)岁;9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12例右侧偏瘫,8例左侧偏瘫。
1. 2 方法 在采取康复治疗的同时针对患侧SHS采取中药热敷、气压治疗、关节活动度训练、推拿、针灸以及冷热交替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采取局部振动治疗。本组患者均采取局部振动治疗,应用局部振动治疗仪,尺寸为25.40 cm×5.08 cm×13.97 cm,重量为2.5 kg,振动频率为60 Hz,振动头为钛合金材质,振动仪手柄直径为5.08 cm。取仰卧位,将一块干毛巾铺垫在患肢上,治疗师站于患者患侧,将振动治疗仪置于治疗部位,利用其本身重力作用,使得振动头与治疗部位紧密接触,沿一定方向均速移动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由近端-远端,叮嘱患者,手掌向上,经肱二头肌、三角肌,沿患侧上肢前部,逐渐至前臂、腕部、手掌;然后由远端-近端,经上肢前部、后部,沿着手部、腕部、肘部-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治疗期间按照患者反应、感觉等情况对接触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开手部、腕关节、肘关节、锁骨等部位,10~12 min/次,1次/d,1个疗程为7 d,持续治疗2个疗程。
1. 3 疗效评价标准 应用SHS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SHS程度[3]。包含疼痛痛觉过敏、上肢远端水肿、无痛关节活动范围(肱骨外旋、肱骨外展范围),最高14分,分数越高说明SHS病情越严重。疼痛痛觉过敏分为自发出现、严重、明显、中度、轻度、无,评分分别为5、4、3、2、1、0分。上肢远端水肿分为严重、明显、中度、轻度、无,评分分别为4、3、2、1、0分。无痛关节活动范围:①肱骨外展范围分为4级:<45°,3分;45~90°,2分;90~120°,1分;>120°,0分。②肱骨外旋分为4级:<10°,3分;10~20°,2分;20~30°,1分;>30°,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SHS评分为(12.2±4.5)分,治疗后SHS评分为(5.0±1.5)分,治疗后SH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8,P<0.05)。
3 讨论
SHS也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发病率,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指、手、肩畸形,甚至丧失患手运动功能。所以,脑卒中后一旦出现SHS,应立即采取治疗。本文对脑卒中后SHS采取局部振动治疗,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远端肿胀、患肢疼痛症状。临床治疗脑卒中后SHS,首先缓解水肿、疼痛,但关于发生水肿、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无结论性意见。对于疼痛主要认为是一种神经活动依赖性过程,具体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①脑卒中后,大脑皮质对感觉传入整合产生异常;②放大的局部神经源性炎症造成周围神经敏感化。临床上,对于偏瘫患者,其患侧肢体深浅感觉变化较为常见。水肿可能是由神经源性炎症、交感神经调控下淋巴刺激增加、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等因素所引起的。上述均能对局部振动治疗作用机制作出解释,为脑卒中后SHS治疗中局部振动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局部振动治疗能对肢体外周感受器产生刺激,传输至大脑以后,能使感觉整合恢复正常化,同时能对粗纤维形成刺激,出现闸门控制效应,具有镇痛效果。除此之外,局部振动治疗能对肌肉收缩、血管舒缩活动所形成的泵效应产生刺激,有利于淋巴回流、静脉的改善,缓解患者肢体水肿症状。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SHS评分为(12.2±4.5)分,治疗后为(5.0±1.5)分,治疗后SH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对脑卒中后SHS患者采取局部振动治疗,能有效缓解SHS症状,与崔高亮等[4]研究结果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关于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SHS报道较少,通过本组研究发现局部振动治疗效果显著,为脑卒中后SHS治疗提供一项新干预措施。但由于本组样本量小,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该方法治疗效果的确切性。
参考文献:
[1] 黄鹏,杨文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概述.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11(12):120-124.
[2] 刘元石,马晓晶,任振家,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经筋分布规律总结.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13):189-192.
[3] 孟凡颖,温进.温针灸外关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针刺研究,2014,2(3):145-147.
[4] 崔高亮,程立,刘桂花.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8(31):168-170.
论文作者:周惠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局部论文; 脑卒中论文; 综合征论文; 患者论文; 水肿论文; 评分论文; 上肢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