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中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血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变化,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的FPG、2hPG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血糖指标
糖尿病是一种可引起身体多器官和系统损害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我国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还要从生活、饮食、运动等多方便采取干预以改善机体的代谢能力,强化治疗效果[1-2]。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将临床护理路径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的研究中将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40例糖尿病患者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所纳入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及合并症,以患者的入院时间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8-84岁,平均(50.3±5.5)岁,病程3-25年,平均(10.3±3.2)年。观察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39-85岁,平均(50.5±5.6)岁,病程4-26年,平均(10.5±3.0)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饮食、叮嘱相关注意事项,按时监测血糖等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成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理组长共同组成,从万方、知网等学术网站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计划,并印刷成册,发放给小组成员,护理路径的制定,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措施与纵轴,内容如下:
(1)入院当天:入院当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完善相关检查,并讲解医院相关规章制度。
(2)入院次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因,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语气温和的与患者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结合其疾病的辨证类型,以及中医对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种分类,对患者进行情志调节,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诉求,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
(3)入院第3d至出院前: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根据“药食同源”及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食疗,饮食的总体原则为清淡、易消化,禁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饮用清三高花茶(牛蒡子、葛根、麦冬、鲜芦根等煮水饮用),定时、定量饮食,限制淀粉的摄入,在饥饿感严重时可以生花生米、豆制品代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行中医辨证治疗,胃热炙盛者以天花粉、黄连各90g,蜜炼为丸服用;肺热伤津者以鲜芦根、麦冬、生地等泡水代茶饮;阴阳两虚者以黄芪50g、山药100g煎水服用。指导患者练习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健身功法,以达到强身健体、调节阴阳、促进血糖代谢的目的。每天在饭后1-2h进行运动,运动时间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宜,避免空腹及注射胰岛素后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另外让患者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告知低血糖的症状及预防方法,加强自我管理。
(4)出院当天:明确出院后的药物、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为患者发放出院手册,并建立回访档案,每月1次电话随访,每3个月一次家庭随访,随访至出院后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包括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评价方法
使用电子血糖监测仪检测患者的FPG与2hPG,在出院时让患者按照医院护理满意评分原则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95-100分为A级满意,60-94分为B级满意,0-59分为C级满意。护理满意度为A级满意与B级满意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工具为SPSS19.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FPG、2hPG血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以上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阴虚、燥热等诸多原因引起阴阳调节失衡,使气血津液、精微物质发生输布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血糖、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紊乱[3]。西医中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障碍及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造成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药物调节胰岛素的分泌,还需要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4]。
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在护理后的血糖指标均降低,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路径是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根据某种疾病类型,按照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流程,制定成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出院到入院这一阶段按照所制定的模式接受护理措施,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基础,与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辨证护理方案,以促进病情更好的转归[5]。本次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治疗流程,设计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在护理过程中按照中医辨证施护原则,保证从治疗到护理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个性化,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霞,田维君.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医药导报,2016,23(17):111-113.
[2]钱冬,郭征楠. 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71-372.
[3]王永兰,王芬.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及血糖影响分析[J]. 四川中医,2016,35(1):205-208.
[4]李桔,陈国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Ⅰ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5(10):2491-2493.
[5]沈琦,刘伟萍,张蕾. 中医饮食及情志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4):132-134.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中医论文; 路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