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下,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准则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令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全面的创新。在建筑施工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并且,在持续发展当中产生了诸多新型技术及材料,提高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空间,所以,也较好地加快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与钢筋良好地融合,由于具有极好的整体性能,强度极大,最关键的是施工成本较低,所以,获得了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这些年来,房屋建筑大规模地扩张,建筑结构也日益复杂,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也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所以采用先进的手段和工艺对施工技术进行改造和提升,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应用概述
混凝土是一种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当中使用非常广泛,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使用量非常巨大,据估计,一般建筑工程混凝土的造价约占工程建设成本的12%-19%,钢筋混凝土占比更是达到20%-30%。同时,混凝土为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六大部分组成,内部结构及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在生产、运输和浇筑当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非常之多,每个环节把控不严均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以混凝土结构为例,混凝土结构裂纹按照裂纹的深浅度可分为表面裂纹,深度裂纹以及贯穿性裂纹。混凝土工程施工需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有害裂纹情况,在施工当中就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变化、水泥热化反映以及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等一系列重点给予充分的重视,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在建筑工程当中的管理。
2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依照规定比例正确配置混凝土
(1)掌控原材料质量。如果想要合理配置混凝土的质量,应当在配置混凝土前掌握好原材料的质量。施工方应当了解到原材料质量的价值,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应当严格依照相应标准选择原材料,还需注重商家的信誉,对长时间接触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施工方而言,最好与销售原材料质量好、信誉佳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从本质上掌控混凝土的质量;(2)严格依照设计标准配置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是否正确影响到施工后是否产生裂缝、蜂窝孔、麻面等状况,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外观与质量具有影响,在配置中应符合设计与施工标准的比例,掌控好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令混凝土搅拌具备保水性以及流动性,并且还需具备粘聚性。假如混凝土欠缺和易性,则较易形成离析或振捣不实等状况,从而令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不足之处。可以在混凝土内融入高效减水剂,以此令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并且令其具备流动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振实。
2.2加强混凝土的运输管理
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施工的场所不是固定的,不同地区差别也很大。有些地方的施工场所比较偏僻,购买材料需要很远的距离,因此施工进程中的材料运输是不可避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远距离的进行材料运输,对于像混凝土这样的材料需要注意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发生一些离析现象,这样就会降低其质量,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好的防范措施,把这种因为远距离运输导致的伤害降到最低。在运输的时候,工作人员首先要规划好路线,尽可能的缩短运输距离,选择适宜的时间,提高运输的效率,在不耽搁施工进程的情况下,安排好时间和路线,以此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3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影响着施工中混凝土的断口焊接质量的好坏。为了确保其质量,需要对搭接的过程进行把控,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材料的成本和规格,通常会采取成本相对比较低的钢筋进行连接,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够很好地调节所用钢筋的尺寸,从而影响其性能的发挥。所以在施工的进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整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法式来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的质量,同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成本。
2.4模板施工
在安装模板之前,首先应该参照图纸,对整个工程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去施工场所进行考察,根据它的安装条件,制定适宜的模板。反复斟酌模板尺度,以确保该模板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还有就是需要在模板的结合处进行特别的处理,避免施工中发生断裂。
2.5控制温度应力
第一,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有效控制,做好对混凝土降温的措施。由于混凝土的浇筑的过程大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混凝土在浇筑当中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浇筑混凝土应尽可能的选择在适宜天气下进行,避开高温天气。第二,如果混凝土浇筑环境的温度太高,甚至是已经要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对混凝土及其相关的原材料进行冷却和降温处理。第三,混凝土在施工养护时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水管,主要是为了给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这种强制性降温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温度不适宜的问题。对混凝土温度应力进行控制,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内部温度都能够达到合理的范围,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
2.6浇筑技术
(1)基础筏板浇筑技术。因为基础筏板的厚度较厚,因此,对于混凝土浇筑而言,需要极为注重混凝土散热,谨防因为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发生表层开裂现象。并且,也需保障结构具备相应的承载性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选择适当的水灰比,而且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存在持续性;(2)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若想较好地保障墙体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谨防墙体出现烂根现象,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前,在模板底端预先浇筑一层与墙体材质相同的砂浆。并且,在浇筑墙体时,需要尽量保障分层浇筑的高度处在40cm上下。不同混凝土层浇筑时,需要尽量预留一部分散热时间。可是需控制不同混凝土层的浇筑间隔在2h内;(3)顶板浇筑技术。混凝土顶板结构在浇筑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需超过板面的厚度。并且,运用平板类振动器,依照不同垂直角度,对板面执行往返振捣。如果是混凝土板面的厚度过大,则需要运用插入式的振动器,对板面采取振捣处理。在表面结构完成浇筑后,需要依照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及时给予处理。
2.7混凝土防裂技术及养护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防裂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添加剂以及塑化剂来减少水泥的用量,并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工作;第二种时浇筑时对缓凝土进行科学的分块,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水分损失很快,这使混凝土水泥水化推迟,且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为此,应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养护工作,具体包括夏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对混凝土进行洒水,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而冬天则应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
3结语
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的保证是建筑行业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施工人员要熟练的掌握原材料配比、裂缝控制、浇筑技术以及温度控制技术的要点,按照相关标准严格的进行各个环节的施工,保障人们住房安全的同时,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
[2]陈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6.
[3]缀海燕,缪德勇,蔡春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3.
[4]严小敏.对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
论文作者:蔚家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原材料论文; 裂纹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