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民”群体生活条件分析_北漂论文

“北京游民”群体生活条件分析_北漂论文

“北漂”群体生存状况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群体论文,北漂论文,生存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240(2014)04-0034-07

      进入新世纪,北京以其资源、机会、公共服务的综合驱动力,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集聚京城,形成了中国流动人口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即“北漂”。这一庞大群体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乃至对全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推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精神层面,“北漂”群体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时代品质,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同时,“北漂”群体的生活状况、适应情况以及心理调适过程、主观感受也面临诸多问题,诸如在北京难落户、居住环境差、子女上学难、心理归属感差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析“北漂”群体生存状况,把握“北漂”群体生存现状及其发展权益的落实,结合城镇化对“北漂”群体未来走向作前瞻分析,并对如何落实“北漂”权益维护提出建议。

      一、“北漂”研究回顾与概念界定

      截至2012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增长率2.5%。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773.8万人,增加31.6万人,增长率4.3%(源自新华网数据)。近两年,尽管北京外来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纵观新世纪以来,外来流动人口仍是北京人口极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漂在北京,居无定所,仍满怀期待,为工作、为发展、为孩子……在北京约30%的人始终处于这种状态,这一庞大群体有个称谓,即“北漂”。

      目前关于“北漂”概念的界定说法不一,并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以往研究归纳发现,“北漂”概念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将“北漂”界定为,北京无户口、无固定住房、无固定工作的“三无人员”。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干认为,“北漂”是指那些在北京没有固定户口、固定住房甚至没有固定工作的人。

      第二类,将“北漂”界定为,没有北京户口,却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孙运宏认为,“北漂”多是指来自非北京地区,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在北京的人没有北京户籍,尽管他们其中有的人实现了就业,但是,从就业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相分离这种视角来看,他们仍然属于“漂”的一族。

      第三类,则根据研究需要,将“北漂”范围进一步缩小,特指在北京生活工作、无北京户口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陈泽强调“北漂”一般指那些在北京工作、生活却没有北京户口的人群,通常以青年为主体,他们大多数具有一定的学历或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

      基于以往研究分类及本文研究视角,本文将“北漂”界定为:在北京工作、生活,没有北京户籍,有一定的学历或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以青年为主体的人群。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实证研究方式,一是借助工会组织系统,在本市大兴区、通州区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对拜尔药业工厂、康明斯发动机销售公司、首农集团公司、北京奔驰汽车公司等“北漂”职工相对集中的企业调研;二是以拦截式访问,深入中关村海龙大厦、鼎好大厦等电子产品大卖场,我爱我家、链家、21世纪不动产等房屋中介门店,马桂莹美容美发门店,随机对从事销售、房地产中介、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北漂”员工访问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640份。经归纳、统计、交叉分析,比较全面了解掌握了“北漂”群体目前的生存状况、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北漂”群体生存现状及分析

      (一)户籍限制致使住房压力增大,住房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3)》数据显示,8成以上北京户籍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在二居室以上;而绝大多数外来常住人口没有能力在京购房,只能选择租房居住,按照2011年平均工资计算,即便房子租住地在昌平区,房租也要占到工资的4成。其中占外来常住人口比例84.4%的新移民工人,大多数只能选择租住“城中村”的农民住宅、地下室、工棚以及群租房等非正规住房来安身。本次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是以“合租”为主,房租占到工资收入的67.7%。同时,现有的北京市外来人口购房政策规定,对非京籍人口在京购房实行“限购”,非京籍居民只有“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才可以参与购买住房。而针对北京市外来人口实施的优惠房政策中,北京外来人口只能享受公租房政策,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等政策却不能享受。可见,现行政策下,对于还未达到限购条件的大量“北漂”,在北京住房的压力有增无减,住房基本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收入权缺乏充分保障,幸福指数不高

      问卷中,70.6%的人群收入在北京社平工资以下,甚至还有一部分人收入尚未达到北京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有29.4%的被访者收入在北京社平工资以上,但在消费支出中,绝大多数人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房租、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费用上。访谈中,有一位月收入达7500元的“北漂”,也声称自己没有安全感,原因是房租的压力太大。在北京漂着,房租占去了日常花费的大部分,虽有落脚之地,却无安定之感和家的温暖。收入水平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很多受访者表示在北京生活并不幸福,主要是缘于收入与支出不成比例,除去房租、贴补家用的必要开支之外,并没有剩余多少,无法保障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准、享受生活。对收入不满导致“北漂”群体“幸福感”降低。

      (三)职业培训发展滞后,高技能人才缺乏,职业发展权有待维护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北京6岁及以上常住外来人口中,大学教育程度者占到24.4%,低于北京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该项指标值(32.8%),外来人口在北京高端服务业中的人力资源优势还不是很明显。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北漂”,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技能普遍缺乏,即使有部分技能,也多是来京前在家乡做徒工时掌握的。可见,政府、工会针对外来务人员工展的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尚未完全落到实处。一方面是由于“北漂”自身的问题,参加培训,必然会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如工学矛盾、学费负担以及起点低等问题。同时,尽管大部分“北漂”有学习的愿望,但仍有1/3人群满足于现状,进取意愿不强,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自己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针对“北漂”人群需求的课程资源还很少,现有的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难以与其需求紧密结合,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强。根据《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届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在首都自主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而北京也将成为世界创新型人才聚集和产生的高地。《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0年,北京要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但是,目前,北京市外来人口人才结构总体上与首都建设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尚有较大差距,这也严重制约着北京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四)保障权未充分落实,社会保障水平低

      依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在社会保障方面,北京青年流动人口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的比例仅为同城同龄户籍人口的一半左右,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只有户籍人口的1/3。“北漂”就业与生活的临时性、不稳定性,劳动保障政策宣传的不到位以及受全国社会保险联网尚未实现的影响,使他们对医疗保险等劳动保障关注程度不高,社会保障意识相对薄弱。调查也显示,有9%的人群就业单位未给其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访谈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表示,并不是单位不想给这些员工缴纳社保,而是由于员工自己主动放弃缴纳,他们宁愿多拿看得见的工资,也不愿去为将来缴纳保险。而受访的部分“北漂”表示,由于未来并不确定在北京工作、生活,没必要在北京缴纳社保。

      (五)“三高”人群在“北漂”群体中存在差异化需求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中,大学教育程度者占到24.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北漂”群体中,“三高”即学历高、收入高、职称高的人群格外需要关注。调研发现,清华创业园的“创业者”、中关村科技人员及其他一些企业的白领,有很多都来自于外地,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较高,是新生代(80后、90后)“三高”群体中的典型代表。他们更关心企业的成长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探寻个人价值的实现,其价值观、自主意识都体现出时代性。在这些新生代“三高”群体中,反映的集中问题除创业融资难、国家税收优惠力度小等,关系个人生存和利益的主要是,大龄男女青年成家难、孩子在京入学难等困难。同时,出于自主意识,他们对北京的归属感并不强,文化上的差异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离不开“三高”人群的知识与智力贡献,作为北京工会,有针对性地开辟相关工作路径,解决其面临的生活难题,使他们尽快融入北京,也是一个新课题。

      三、结合城镇化对“北漂”群体未来走向的前瞻分析

      (一)城镇化对“北漂”群体的影响

      近年来,北京人口急剧增加,不断突破城市规划的人口目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773.8万人,增加31.6万人。目前,北京常住人口早已突破设定的到2020年1800万人的控制目标。

      北京的常住人口增长,主要不是来自自然增长,而是机械增长,即迁移增长。而迁移增长的人口,除北京自身发展需要“人才引进”以外,更多的是大量外地进京人员的涌入。与上海、深圳相比,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就业比例高于北京,大部分流动人口参与经济发展,而北京则有更多的非就业人口,如学龄儿童、养老一族;在产业方面,上海流动人口的技能水平也要高于北京。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向首都人口规划和人口服务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问题将会在“十二五”期间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集中影响,由此进一步引发的教育、就业、交通等问题可能在“十二五”期间产生井喷效应。作为一个资源稀缺型城市,北京目前的人口已经接近各种资源的承载极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城市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严重影响未来北京的协调发展,北京人口合理调控势在必行。首都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为优化人口结构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动力,北京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也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人口环境。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北京“十二五”规划强调,今后5年,北京要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将实行户籍指标调控人口规模。

      (二)“北漂”群体未来走向的前瞻分析

      “北漂”群体数量未来仍会增加,但增速将持续放缓。北京就业、置业和学业这三大要素未来仍是吸引“北漂”源源不断聚集北京的主要动力。按照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城市功能的重新调整,部分企业及单位的外迁,将会疏解部分人口转移至二三线城市发展,“北漂”群体增速将会得到放缓。

      “北漂”群体未来将更多聚集在10个远郊区县工作、生活,中心城区“北漂”或将减少。北京“十二五”规划强调,10个远郊区县将建10个新城,把城市中心人口转移到新城中去,缓解城市中心资源紧张压力。因此,鉴于“北漂”住房压力和北京城市功能划分调整,越来越多的“北漂”将会逐步在10个远郊区县工作、生活。

      “北漂”三个阶梯群体将会长期存在,第一阶梯“白领”群体将会成为政府力倡融入北京的“理想样本”。北京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等中等体力劳动者、大学生蚁族和“白领”,这三个阶梯群体未来仍会存在。根据《北京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届时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将在首都自主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而北京也将成为世界创新型人才聚集和产生的高地。因此未来政府将更多助力“北漂”群体向高素质、高技能兼备的“白领”人才群方向发展。

      四、落实“北漂”权益维护的建议思考

      目前,“北漂”群体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北漂”群体不可或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排忧解难,是政府和工会的责任。为此,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1.适度开放户籍控制,将“北漂”纳入城市住房体系,提高社会融入

      市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户口迁徙政策,促进人才交流引进,在政策上给予“北漂”由“准市民”向“正式市民”的转变。最新的《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已经实施,其中最具价值的,是规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入户的条件:满足在广东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保满5年等条件的,其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应当与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对待;满足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保满7年等条件的,可以申请常住户口。北京的户籍政策可以参考广东省的一些作法,适当提高居住和缴纳社保年限,从而给“北漂”一个公平生活工作环境。

      将“北漂”住房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市政府应将“北漂”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给予“北漂”与北京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将非本市户籍在本市居住一定年限、缴纳社会保险和正常纳税的外来人口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形成更加包容和开放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可以推行“缓冲性住房机制”,即政府可以专门选定一定的区域,在区域内建设公寓型适用房,符合规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入住。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北京市民的接纳意识,强化“北漂”的城市归属感、自豪感。“北漂”作为移民群体,北京居民对其接纳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北京的喜爱及对自身“市民”身份的归属认同。在“北漂”的生存环境中,目前还缺乏被认同的氛围。因此,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进一步解读北京精神,阐释“包容”、“厚德”时代意义和现实因素,突出展现“北漂”群体自立、拼搏、创新的优良品质和对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贡献,形成一种“本地人”认可接纳“外地人”的文化融合氛围。

      2.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和薪酬保障制度,实现“北漂”体面劳动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合理确定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进一步发挥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增长的作用,调节和指导各类企业适时增加职工工资,促进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工资合理增长。

      应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北京外来务工人员正常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得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压低北京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水平。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推动、指导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用人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其法定工作时间、劳动定额和计价报酬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支付加班工资的规定,不得以北京外来务工人员自愿加班为由违法加班或拒付加班工资。

      3.探索多样化社会保障套餐,加大政府监管执法力度

      探索社会保障低缴费区域向高缴费区域转移的方式方法,消除“北漂”的参保顾虑;提供更多可供“北漂”选择的保险套餐,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性需求,使得“北漂”更易于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参保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改变部分“北漂”对社会保险存在的认识误区,使他们了解参保的益处,提高参保热情。

      政府执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大对《社会保险法》的宣传力度,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监督企业合法合规用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北京教育资源适度向“北漂”子女倾斜,切实解决其子女上学难问题

      设定阶梯式入学标准,教育政策应对长期稳定留京的“北漂”有所倾斜。通过设定标准,根据在京年限享受不同层次的政策。考虑到其流动性大,政策上应对长期稳定留京的“北漂”有所倾斜,首先保障这部分人的权利。

      建立“北漂”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的两级联动机制,共同解决其子女上学难矛盾。鉴于北京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市,建议北京市政府与人口输出地大省建立两级联动机制,两地政府可以共同出资建立“北漂”子女专项基金,或用于在北京建立定点“北漂”子女学校,或用于补贴其子女在京就学费用。

      5.依托社区管理,加大对社区“北漂”群体服务的覆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应把社区管理作为解决“北漂”群体问题的切入点,尤其是针对“北漂”集聚的社区,将“北漂”群体纳入社区服务的对象范围,建立集管理、服务、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引导“北漂”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投身社区建设。

      提供职业发展与生活保障服务。为“北漂”提供商业信息和劳动力供求信息,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办证咨询、卫生防疫、医疗保健、计划生育、防火防盗等服务项目,方便“北漂”群体的生活;提供社区教育,满足“北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解决其子女就学困难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提供维权服务。社区内的法律咨询机构、劳动保障所等部门要向“北漂”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6.针对“北漂”中的“三高”群体,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

      对“北漂”群体中的高学历、高收入、高职称的“三高”人群,建议政府应根据其特殊性,制定特殊政策,推出相应服务项目。

      建议实施创业就业行动计划,设立创业扶持资金,鼓励“三高”新生代自主创业。依据《北京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8个领域作为北京市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政府可以对进入这8个领域的“北漂”创业者给予创业扶持资金资助支持。

      建议市政府,对在资金上有困难的“北漂”创业者,尤其是外地生源大学生毕业生给予减免税收补贴,保护其在北京创业的积极性。

      建议市政府,对有特别贡献的“三高”新生代,给予落户优惠、子女上学优惠,缓解“三高”新生代落户难、子女上学难问题。

      (二)对工会的建议

      1.强化工会组织对“北漂”群体的影响,扩展工会组织对“北漂”的覆盖

      积极借助各种传媒和工会组织自身的宣传舆论平台,采用“北漂”易于接受的方式,结合微博、微信,网络交友平台,电视时尚娱乐节目等在这一群体中影响大、传播广的特点,传送北京工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服务项目的实效、维权效能的实例;以北京工会的名义,发掘“北漂”群体中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典型,予以褒奖,广泛宣传,引发群体内的名人效应。切实让他们知晓工会组织的社会职能、作用,以及对他们的助益;感受到工会组织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关心和重视。

      依托区县工会、街道工会和工会服务站,调查了解、掌握辖区内“北漂”群体的分布情况,重点深入“北漂”相对集中的就业单位、居住社区,如,中关村几个IT设备大卖场、海淀区和丰台区若干“北漂”集中聚居地,进行调研沟通,熟悉他们的生活状况,分析他们的各种困难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其特点的建会和发展会员工作。尽早做到有“北漂”的地方就有工会的影响、有“北漂”群体的地域就有工会组织。

      2.依托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为“北漂”群体技术、技能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增值服务

      对于“北漂”集中的行业,即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探索成立行业特色的素质建设工程培训站点,加大对这些“北漂”集中度较高行业培训课程的研发力度,提供更有效的延展培训和增值教育项目。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北漂”群体教育培训体系。“北漂”群体对学习培训需求是多元的,既有一般岗位技术、技能学习的需求,但更多的是高级技能培训的需求。同时大多具备一定学历的“北漂”还有对生活知识、人文艺术修养、科技新知方面的渴求,如家庭保健、子女教育、文化艺术鉴赏、收藏品鉴、北京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在学习培训形式上,素质教育大讲堂受众面广,内容灵活,易于他们接受;进一步开发定制式教育传播项目,如,艺术鉴赏沙龙、名家互动讲堂等,逐步探索适合更广泛职工群体学习培训需要的内容与形式,扩大素质建设工程品牌的影响力。

      3.依托北京市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和党政工联席会,缓解“北漂”子女就学困难

      依托北京市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动态掌握“北漂”子女就学需求信息。一方面开通三级工会信息反馈、咨询服务、协调解难绿色通道。明确各级工会职责,企事业工会负责向上级工会及时反馈“北漂”子女入学需求信息;各街道工会负责向辖区内“北漂”提供分片入学的相关政策咨询和必要的协调服务;建立“北漂”子女入学需求动态数据库,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北漂”子女入学服务咨询电话;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目标考核,确保每一位“北漂”子女同享北京优质教育资源。

      依托党政工联席会,反映和协调解决“北漂”子女就学难问题。北京各级工会组织应向党政积极反映“北漂”子女就学困难信息,建议政府对于优秀“北漂”个人降低其子女在京入学门槛,将这项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考核体系中。

      4.构建覆盖“北漂”群体的工会服务体系,增强新生代劳动者城市归属感

      依托京卡·互助服务卡,探索适合“北漂”群体特色的服务项目。由于“北漂”群体需求与其他人群存在差异,其在京普遍存在交友难、婚恋难等问题,在京卡项目的进一步开发中,可与具备资质的知名婚恋网站,如,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等建立合作关系,对持京卡的“北漂”登陆这些特约婚恋网站登记注册可享受折扣服务。

      依托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宫、工人俱乐部、工人体育场等现有资源,主动适应“北漂”群体求知与娱乐需求,定期向他们免费开放场地。同时、工会协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文化场所,适时组织专题性的展示活动,充分显示“北漂”群体的时代风采和对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贡献,为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北京,搭建广阔的平台和活动空间。

      依托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实现“北漂”群体的医疗二次覆盖。目前市总工会推出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主要覆盖对象是参加北京医保的职工和参加北京当地新农合的职工,但对庞大的“北漂”群体还鞭长莫及。建议市总工会考虑对“北漂”群体医疗互助保障覆盖的思路,逐步实现北京市工会数据库与外地医疗数据库的对接,缓解“北漂”看病难的瓶颈。

      建议推出“三高”新生代联谊服务项目。针对目前“三高”新生代中有部分大龄男女青年存在的交友难问题,建议工会推出“三高”新生代联谊服务,拟采用“时尚Party”来为单身男女牵线,并引导各企事业基层工会建立与联谊单位活动的长期联系机制,解决“北漂”中“三高”人群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稳定其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

标签:;  ;  ;  ;  ;  

“北京游民”群体生活条件分析_北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