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代表我校参加第34届滨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获颇多。
我校参赛的项目是电磁感应发电毯。该设计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分上下两层,上层是用红色导线连接的四个电磁铁,下层是用黑色导线把四个线圈串联在一起。当用力踩踏上层时,电磁铁所在电路闭合,电磁铁产生磁性的同时插入下层对应的线圈内。根据楞次定律下层线圈将产生感应电流,下层的四个线圈相当于四个串联的电源,四个线圈同时给与它们连在一起的电容充电。该装置可以放置在学校、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门口、楼梯等处,利用人流对装置的踩踏,把机械能转化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设计的理念有了,怎样把理念转化为现实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不用说学生,就是物理专业毕业的我,在动手操作方面也存在先天性不足。在如何使上层的四个电磁铁准确落入下层的四个线圈中就难到了我们。不用说四个电磁铁准确落入四个线圈中,就是让两个电磁铁准确落入下层的两个线圈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和我的学生团队反复试验,始终没能成功。没办法只能向一位木工朋友求救,他听了我的设想,又和我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用木板分别固定电磁铁和线圈,再在安装电磁铁的木板两端装上凹槽,安装线圈的木板在凹槽内上下运动,这样就能确保四个线圈同时落入四个电磁铁上,从而顺利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难题。
问题解决了,但同时引发了我对我们教学的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培养怎样的人?正如一首儿歌唱的:“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我认为物理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开足、开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就是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加大学生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利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培养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能力,尝试进行误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意识;利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培养学生对滑轮组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能力,尝试提出一些提高滑轮组效率的方法,并能把提高滑轮组效率的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电压》一节时,课前先布置学生根据教材插图自制能点亮发光二极管的水果电池,学生在制作水果电池的过程中会发现:插入水果的两块金属不能是同一种金属,为了让发光二极管亮一些,需要把几个不同的水果串联。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电源和电压的理解,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能体验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性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完《两种电荷》,学生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根据这一原理再结合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我给学生设计了“探究不同物质对电子束缚能力“的探究实验。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摩擦起电的认识,同时对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定期举办一些手工制作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完《电动机》一节,让学生利用磁铁和铜漆包线制作一台能够转动的电动机。为了能使制作的电动机转动起来,学生会挑选磁性较强的磁铁,“转子”部分会尽可能多缠绕几圈铜漆包线。为了让电动机更容易转起来,作为“转子”部分的线圈不能放在平衡位置。所有这些知识是无法通过教师的口头灌输获得的。从学生制作的作品中,选择比较成功的作品办一场展览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学生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歌词定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为了孩子,为了明天,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具有灵活的大脑,而且拥有灵巧的双手,早日成为祖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论文作者:孙连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学生论文; 线圈论文; 电磁铁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动手能力论文; 下层论文; 电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