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式论文,理论论文,皮亚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图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同时,它也是人们评论和争论较多的一个概念。对图式的看法不同,是造成人们对发生认识论作出不同评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准确地介绍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对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贡献与缺陷,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化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皮亚杰的图式理论
皮亚杰给图式下过一个定义:“图式(Scheme,Schma)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同样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①
这个定义较为简练,准确地把握其意思的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再来看一段皮亚杰对图式所作的一个说明,这个说明比较清楚地解释了上面的定义。皮亚杰说:“在一个活动中,我们把其中的那个能被从一个情景传递到另一个情景因而能加以普遍化和分化的东西称作动作图式。换言之,图式就是同一活动在多次重复和运用中共同具有的那个东西。举例来说,我们把幼儿堆积木的行为或较大的儿童搜集物品加以分类的行为称为‘聚集图式’。像这样的图式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甚至把两类事物联系起来的逻辑运算也是一种图式(父亲+母亲=父母,等等)。”②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认识发生、发展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活动和图式纳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加以考察,可以这样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活动是过程的内容,而图式则是在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并组织活动的形式或结构。在对图式作这样的理解时,我们应当注意,这种“形式”或“结构”只是一种智力的、认识的结构。对此,皮亚杰也指出,图式“只是具有动态结构的机能形式,而不是物质形式(在具有任何具体形式的意义上)。”③
从前述皮亚对图式的定义和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话来说,图式就是主体对于某类活动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或认识结构。在皮亚杰那里,图式与行为模式、认识结构是同等的概念。
皮亚杰在他的著作中,把图式分为初始图式、初级图式、高级图式等不同的发展水平。初始图式主要是遗传性的图式或反射图式。初级图式主要指感知─运动图式、习惯等。高级图式主要指运算图式、智力图式、思维结构等。那么,图式是怎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呢?皮亚杰说:“从行为(不管它们是多么简单)引起一种自发的努力,并自模式化起,图式就诞生了。”④举例来说,初生婴儿的吃奶行为,是一种本能,出于生理需要,婴儿会经常要求和进行这种活动,形成饿了就要吃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遗传性图式或反射图式。随着婴儿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不断接触新鲜的刺激,婴儿在类似情景的重复作用下,通过图式的分化和泛化形成新的图式。随着图式的不断增多和复杂化,图式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进而发展起多种图式的协同活动,表现为人的心理水平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要深入地理解图式的发生和发展问题,还必须了解皮亚杰对主体和客体在图式发展中的作用的看法。对于客体的作用,皮亚杰说:“由于图式始终是从经验中提炼的,图式的相互同化或组合无论多么精炼,只不过表示一个过去经验过的现实或者未来将要经验的现实。”⑤他肯定图式的形成依赖于客体,依赖于客体提供的经验材料。然而,皮亚杰也非常重视主体的作用。他指出:“经验不是能阐明图式分化的唯一原因。因为,图式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协调而增加。”⑥他针对把逐步建构的图式完全归功于外部环境的观点,特别指出:“当然每个动作图式的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所依附的客体和事件。但是,这并不表明图式的形成和功能不依赖于内源因素。……图式始终包括由主体(或机体)进行的动作,它们不是从客体或环境的特性中派生出来的。”⑦所以,皮亚杰特别强调:“凡涉及智力的地方,运用图式及建构图式的方式,都以主客体之间连续的相互作用为前提。”⑧总之,图式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这就是皮亚杰的图式发生和发展的观点。
图式在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是由图式的作用决定的。图式的作用,根据皮亚杰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一些:首先,图式是主体反应刺激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指出,刺激引起反应是简单的事实。但是,“什么东西使得机体反应一定的刺激呢?……只有当主体具有一种图式而又有反应的能力时,他才能感到刺激。而要有这种反应能力,就得先有反应的图式。”⑨简言之,没有图式,主体就不能反应刺激和认识事物。其次,图式是主体认识事物的认识形式和智力手段。主体运用图式来识别这处理外来的刺激,把不同的刺激加以区别和概括,形成对客体的认识,以适应和组织环境。再次,图式是对动作经验的保持。人在活动中形成的对主体有意义的动作经验,会以行为模式或智力结构的形式记忆下来,并同先前的图式组织起来,形成图式系统。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图式不是单个地起作用,而是以协调的、综合的方式起作用。还有,图式可以使主体对同一类的各种事物或不同状态下的同一事物恰当而又经济地发生作用,从而缩短反应的时间和节省做出反应所需要的精力。
从以上对图式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图式既是标志认识结构的概念以又是认识结构发生、发展的起点。因此,把图式看作是认识结构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准确而恰当的。所以,图式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
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对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基本观点
由于图式在皮亚杰的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引起了许多学者、尤其是哲学家们对图式的关注,发表了大量的不同看法。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怎样看待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呢?
第一个基本的观点:图式作为主体的行为模式、认识结构,它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我国前些年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中,有人提出问题:“在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中,究竟有没有一个认识结构(或称‘图式’、‘模式’)?”⑩对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国的研究者们多是指出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的思想是合理的和富有启发性的,但是都回避了从正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只从哲学的角度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先从生理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才能从哲学上作出明确的回答。
从发生学观点来看,动物有两种类型的行为,一种是本能行为,另一种是习得行为。
现代生理学指出,对本能行为,是不能完全用反射来解释的。有些本能行为是受遗传基因决定的预定程序控制的“自发”活动。这类行为的原发机制不是特殊感觉通道传入的兴奋触发的,而是由某些神经细胞集团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按一定模式自发放电促成的。
与这类本能行为相反,有许多动物的本能行为是由特别的刺激引起的。这也是一种本能行为的模式。
在对较高级的哺乳动物的习得行为的研究中,现代生理学指出,在哺乳动物中,一些基本的反射行为也是建立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些先天的神经联系模式之上的。但是后天习得行为的发展,则要靠大量的中间神经细胞的树突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同其他神经细胞发生适当的连接。
现代生理学关于脑损伤的研究发现,在脑损伤之后条件反射或习得行为的丧失程度决定于损伤的脑组织的体积的大小,而不决定于损伤的部位。同时还发现有些在损伤后丧失的习得行为,过些时候会自然恢复或经过很少的再训练就可达到原来的水平。对脑电波的研究发现,对一个新刺激出现概括化的条件反应时,记录到的脑的许多区域中的诱发电位的波形与原来的条件刺激所引起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十分相似。当人在想象一个特别的视觉图形(如某个几何图形)时,在脑中记录到的电位波动的模式与所想象的那个图形真的出现时引起的诱发电位的波形也是一致的。因此,一些生理学家在不排除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处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生理变化的同时,提出了对于习得行为的生理机制的新看法,认为在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的作用下,脑的许多区域的大量的神经细胞集合活动的某种模式是习得行为发生的基础。(11)
上面介绍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生理机制说明,在动物和人的身上,行为模式是存在的。虽然动物的行为模式与人的行为模式有着重大的差别,不同的学者对行为模式的机制的解释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行为模式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皮亚杰看来,动物和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图式。这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大量使用的“本能图式”、“反射图式”、“行为图式”,以及图式的定义和图式的发展理论中清楚地看出来。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肯定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中认识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观点。这是因为:第一,皮亚杰关于图式和认识结构的观点有生理学方面的科学根据。他的理论是从生物学、心理学、认识论的科学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有科学例证的支持,不是凭空杜撰的。第二,从社会的、历史的人的活动来看,认识结构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对个体的认识而言,人的习惯、思维定势、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等等,都是某种认识结构。对群体的认识而言,不同民族之间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不同阶级的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们在观念上的差异等等,都表现出认识结构的确实存在。第三,把认识结构引入认识论,能更好地说明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不仅表现在内容方面即认识的从无到有和认识的不断扩展与深化,而且也表现在形式方面即认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结构的发生和发展。不研究人的认识结构,就无法说明人的认识规律。
第二个基本的观点:图式是反映。
既然图式作为认识结构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那么随之而来就有一个如何看待图式性质的问题。如果不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对图式的研究就失去了任何现实意义。
唯物主义把认识看作为主体的人以观念的形式再现客体、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辩证唯主义反映论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理所当然地和毫不犹豫地认为,图式作为认识结构或认识形式也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第一,人的认识发生和发展,既有认识内容的发生和发展,也有认识结构或认识形式的发生和发展。认识结机也同认识内容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主体的自由创造,不是凭空的、随意的发展,而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图式始终是经验中提炼出来的”(12),这种提炼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二,即使是一些遗传性的本能图式,也不是随意形成的,而是物种在进化过种中对保存种的存续最必须的客观自然要求的反映。只不过这种反种不是在一世代中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多个世代中通过基因变化和自然选择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切本能图式都是具有的明显的、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就是明证。第三,辩证唯物主反映论所理解的反映,不是主体对客体机械地模写、映象,而是揭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表现认识的辩证性质的范畴。它不但肯定反映是人们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模写、映象,而且认为反映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实践检验反映,人在实践中加深和完善对客体的反映。这种对反映的理解,与皮亚杰的图式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观点,“所谓认识就是转变客观实在以便了解某个状态是怎样产生的”(13)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来看,图式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反映。
然而,皮亚杰却一直拒绝用反映来说明图式和认识活动。皮亚杰之所这样做的理由,一是认为“认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14),认识“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15),客体只有通过认识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能被认识。二是认为反映的观点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反射式的观点,反映不能表现和说明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但是,皮亚杰拒绝用反映来说明图式和认识活动,并不能表明图式在本质上不是反映。这是因为: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而实践则是人类能动地作用和改造世界是的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来都是以实践为基础来说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从来都不认为认识是在客体中预先存在的,而是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理解为反映。实际上,皮亚杰所说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看来,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皮亚杰所说的认识的建构过程,也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过程。第二,皮亚杰在较长的时间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接触甚少,他不了解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概念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概念的原则区别,不知道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观。仅仅从“反映”(reflection)一词的直接词义把反映理解为机械的、简单的、反射式的映象,等同于行为主义的反应概念,因而拒绝使用反映概念来表示和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后来,皮亚杰逐渐了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观之后,就不再反对辩证唯物主义把认识理解为反映了。所以,皮亚杰拒绝使用反映来说明图式和认识活动,主要是由于他对反映概念了解得不够,并不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范畴本身不科学。
第三个基本的观点: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不是先验论。
在国内和国外对皮亚杰学说的研究中,都有人认为,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近似于康德关于知性范畴的观点,皮亚杰用人所先天具有的本能图式来说明认识结构的产生,很难同康德的先验论划清界限。甚至有人明确地提出,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是一种唯心主义。
的确,皮亚杰自己也说过:“我把康德范畴的全部问题重新审查了一番,从而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即发生认识论。”(16)这似乎也表明了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同康德的范畴学说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康德在哲学史上首次区分了认识的形式和内容这两个维度,提出了认识结构的问题,对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皮亚杰提出的图式学说,不能说没有受康德哲学的影响。
但是,表面上有些类似的东西在实质上却并不一定相同,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与康德的图式和范畴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皮亚杰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虽然把康德范畴的全部问题审查了一遍,着重研究了时间、空间、可能性、现实性、必然性、因果性等图式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但是他不主张天赋论,抛开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假设,直接从儿童活动中研究图式的起源,用实验证实了图式不是先验地存在的,而是个体在生长成熟的过程中通过建构活动形成的,没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图式就无处依附。第二,皮亚杰的图式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随着主体活动的发展,图式也随之发展和变化。图式尽管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但并非生来不变的。而康德的图式和范畴则是生来不变的。第三,皮亚杰的图式作为人的认识结构,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不断分化和泛化,图式的发展在形式上和数量上是没有限制的。而康德的认识结构仅有时间、空间两个直观图式和十二个知性范畴。从以上这些大不相同的方面来看,应该认为,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与康德的图式和范畴理论有着原则的不同,它不是先验论,也不是唯心主义。如果仅仅根据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与康德的认识结构学说在表面上有一些类似,就把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看作是先验唯心主义的,那实在是对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严重误解。
三、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两点:其一,皮亚杰证实了认识结构的客观存在。从哲学史和心理学史上来看,皮亚杰并不是提出认识结构的第一人。但是在皮亚杰之前对于认识结构的研究在认识论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原因就在于以往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大都是主观的演绎和猜测。对于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中,究竟有没有一个认识结构的问题,许多人都持怀疑的态度。然而,由于皮亚杰对儿童的系统的实验研究,证实了在人的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中,认识结构是确实存在的,并提出了系统的关于认识结构的理论,从而使认识结构问题成为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二,皮亚杰指出说明了图式在认识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皮亚杰指出,人的认识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增加,更表现在认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图式的发展水平是人的认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图式既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又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没有图式,人就无法反应刺激、认识事物、把握客体。皮亚杰还认为,对图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应该成为认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皮亚杰的这些看法,是很深刻和有意义的。对人物的认识的研究,可大体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认识内容的研究,由于认识内容的丰富和多样,较难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而对认识形式的研究,就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研究工作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在现代,推进认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对认识形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
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对图式的性质的说明在理论上不彻底。皮亚杰的一方面肯定图式始终从经验中提炼的,另一方面又一再强调图式是从动作中形成的,随动作的发展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图式不是从客体或环境的特性中派生出来的。这两方面,单独地讲都是成立的和正确的。但是皮亚杰却没有在理论上把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其原因是皮亚杰始终认为客体是无法达到的,人们所能把握和了解的只能是主体的活动。这种理论上的不彻底,极易引起人们对图式理论的误解,限制了图式理论被人们的承认和接受。这也是皮亚杰拒绝用反映来说明人的认识的必然后果。
注释:
①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第5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②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第7页,三联书社1989年版。这一段引文,是作者对照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英文本另译的。
③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第32页。
④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第470,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⑤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第419,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⑥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第475,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⑦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第8-9页。
⑧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第230页。
⑨皮亚杰:《平衡化问题》,《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第136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
⑩《哲学研究》1983年第5期, 第33页。
(11)参见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理教研究室编:《基础生理学》,第87-8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12)皮亚杰:《儿童知力的起源》第49页。
(1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第10页, 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21页,商务印馆书1981年版。
(1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6页,商务印馆书1981年版
(16)见美国《哲学百科全书》“皮亚杰”条目,1972年英文版。
标签:图式理论论文; 皮亚杰理论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心理学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康德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