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JS83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养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智慧校园已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将来的必然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利用物联网云技术等平台的帮助下,能够完美实现软件和硬件的相结合,最终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资源的传递共享。教师们也能够通过智慧校园的物联网系统完成成绩和课程管理、教学考勤等工作内容。学生们也可以以此来安排生活和学习计划。包括其他校园的工作人员,也能有效地对自身工作做好规划。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具体应用
引言
当前,物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的积极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有效应用,我国校园建设工作也逐步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积极发展。学校在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及建设情况,科学的、合理的对其进行应用,从而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校园智慧建设发展水平。
1物联网与智慧校园相关概述
1.1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是当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当今电子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的一重要体现。物联网简单的说就是物物都相连的一种互联网。当然这个里面还有两层含义,第一点就是,在最终端的发展,已经是扩展到了所有物品与物品之间,这些物品可以实现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第二点就是指物联网的发展始终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它是互联网的一种产物,是依赖于互联网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主要是借助识别技术、智能感知等通信感知这样的新技术技术,在网络的融合中被广泛地应用。
1.2智慧校园概述
智慧校园作为近几年的新兴词语,许多学者对它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研究,广受支持的一种观点是宗平等学者提出的“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引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共享和写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2物联网的功能特征
2.1连通性
连通性就是指:通过相应技术——比如感应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或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连接,让所有相关的人、事、物全部处于连通状态,这样才能实现物联网的信息流通。
2.2关联性
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其实现网络交流的方式是:在遵循网络协议的前提下,以计算机技术对电脑等设备进行关联。但是这种方式在如今看来已经有了局限性,而要实现物联网上虚拟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相连,就需要在使用条形码、影像技术、传感器等设备的帮助下,将不同物体和互联网相联,达到物物相连的程度。
2.3智能化
物联网最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为了让现实世界向着智能化方向转变,让人们的生活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其智能化技术内涵就是以无线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媒介,实现对事物的完全控制而达到为人服务的目的。物联网能帮助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利用以及作出正确判断并加以控制。
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3.1一卡通
一卡通系统目前已经被各个高职校园启用,一卡通即集合了借阅卡、水电卡、考勤、食堂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卡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系统中包含了支付和身份认证两个部分,全面实现了对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和传递共享。这就体现了物联网的所有优势,为校园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便利服务,使得校园管理快捷高效,实现了智能优化的校园建设。
3.2教学管理
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需要完成智慧教学中心的建设,以便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支持。而智慧教学中心为物联网技术在高校应用的核心体现,可以学生为中心完成高效、开放、互动的智慧课程教学平台的创建。利用该平台,能够对高校各类学习工具和系统进行整合,从而使不同系统需要重复键入数据和完成多个数据库建设的问题得到解决。凭借一组账号和密码,学生即能通过登录平台对高校各个学习系统的学习资源进行调用,并利用平台对学习资源进行实时共享,所以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以教师为中心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教学中心,则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智能的常态教学管理和教研工作平台。在该平台上,教师能够对“教研管理”、“教学备课”、“学生成绩评价”、“绩效考核”等多个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调用。在平台上实现互动交流,则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推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并完成学生成绩的科学评价。通过为教师开展常态工作服务,则能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3.3学生管理
在物联网技术中有个感知型的学习模式,其特点是能构建出个体对群体、现实对虚拟两两之间的构架,使得学生们合理的分工协作,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伙伴关系有了创新变化,所以说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协作式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生们能够在物联网中及时获取最新最全面的数据信息,教学方式也由被动传授转变为主动探究,学生们将会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技能。这在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探讨和分析、以及对科研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物联网培养了学生们在数据分析、网络应用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强化了合作探究和探索科学的良好精神。以物联网为基础建设的智慧校园对于学生们的管理十分方便有效,包括出入宿舍、校门时身份验证、课前自动识别签到、记录图书馆借阅情况等情况。
3.4后勤保障
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出安全校园也是校园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在各个方面上的监控管理,比如车辆停放智能化管理、火灾报警、水电的监控和流量分析、对设备的异常运行监控分析、智能照明系统等等,对校园建设的安全性、信息获得和反馈的及时性都有保障。物联网是能够为全校师生创建出绿色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的重要技术。校方还可以在人员密集或比较危险的重要场,所比如宿舍、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地点安装视频监控、温度湿度和烟雾的传感器等,能够感知到整个校园的实时变化。监控探头对校园各个角落的动向都有监控作用。通过无线网络建设校园智慧化照明,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5资源共享
教学和科研设备的有效共享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引入,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学校的研究性活动,及各种实践课程。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各种知识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弥补了理论和实践难以接轨的不足之处。学生们的学习活动有了进一步延伸,对于学习的知识更加有效理解。以物联网技术建设起来的智慧校园,可以构建校企联盟、学校与学习间的联盟,实现学校和社会、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资源交互,对优质资源进行共享。物联网技术可以把教育活动和相关企业的资源联通起来,为校企之间创造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智慧校园的出现,能够为跨区域和多领域智慧学习的资源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体现人性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特征,有效拓展和延伸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智慧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开梅,刘志清.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12):62-63.
[2]夏玉荣,杨印言,郭垒.物联网环境下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问题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17(11):277+279.
[3]王星尧.物联网在建设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2):14.
论文作者:张仁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校园论文; 智慧论文; 技术论文; 学生们论文; 互联网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