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陈浩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陈浩

江苏国成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关注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探索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全面分析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缺陷,不断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1导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质量,并深入地探析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同时,加强材料、设备和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地上的高楼大厦到地面的公路建设,从堤坝建筑到桥梁建筑,每一个大型土木工程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在重型结构、高层结构、地下结构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整体性高,可模性好,耐久耐磨等特点。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2.1混凝土结构整体性高,可模性好

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灌注成为一个整体,整体性能好,抵抗自然能力强;比如:混凝土的高层建筑防御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强。同时混凝土的可模性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模型,浇筑成任何形状,不需要二次加工。

2.2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好

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混合砂,石经混合搅拌、浇筑等技术步骤造就成的水泥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结构主要材料是砂石,材质坚硬无比,能经受住高温和风沙的考验,耐火耐高温性能好。

2.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

混凝土结构对破坏的抵抗能力较强,不易被破坏或者腐蚀,不需要进行长期的加固和维护,稳定性强,安全性和使用性能好,一般土木工程的混凝土建筑寿命都长达几十年,所以大型建筑的应用比较广泛。

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涉及建筑地质勘探、设计、施工、养护等诸多环节,主要采用砂石、水、胶凝材料等,使不同的施工材料进行混合、胶结,成为水泥质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在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结构、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

3.1混凝土施工材料问题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材料极其关键,如果没有对水泥、泥浆、砂石等材料进行检测和试验,使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则会使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钢筋混凝土材料表面存在污染生锈或碰撞移位的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下降。

3.2施工操作问题

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操作都是人的行为,如果在混凝土混合、搅拌、运输、浇捣、夯实等环节中出现问题,则都会影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无可弥补的裂缝。为此,要注重人为施工的规范性作业。

3.3混凝土自身的性能问题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存在自缩现象,即水泥的硬化现象,当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损失过大,则会增加混凝土的脆性,生成混凝土裂缝。

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会添加高效减水剂,它尽管可以加快混凝土的流动度,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对水泥的自缩性带来极其显著的改变。另外,混凝土中还会掺入一些硅灰、煤灰等矿物质,它们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自缩现象。

3.4温度变化的问题

混凝土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会因自身体积变形而产生应力,当其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则会生成较为普遍的收缩裂缝,并以现浇墙板式混凝土结构和现浇框架式混凝土结构为甚。

同时,如果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构造不够合理、模板拆卸时间不准确,则会使混凝土出现漏水、漏浆的现象,降低混凝土模板的刚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不够恰当,则也会生成混凝土裂缝。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4.1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管控

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经过专业的部门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混凝土结构生产过程中严禁偷工换料,原材料必须按照科学方法配置使用。砂石、水灰等都需要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使用,不使用过期的水灰和硅酸盐水泥,对需要进行加工的钢筋进行防锈准备。例如:对钢筋下料进行控制。钢筋的下料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尺寸或者规格,按照图纸要求严丝合缝的进行裁制;焊接必须是具有从业资格证的专业人员按照图纸要求规范进行施工操作,没有职业资格从业证书的焊工一律不得违规操作。

4.2对模板工程的施工做好管控

模板应该选择表面平滑,没有凹凸的模板,使其拼接起来没有明显的缝隙。施工时要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不能随意篡改;员工不能马虎大意,不能偷工减料,在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工作。例如:对于跨度超过18cm的模板工程,必须经过专家检查实验论证建立专项方案。

4.3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温度做好把控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较为严格。混凝土结构中可以用少量的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降低因使用水泥产生的高温,还可以有效的增加混凝土的密度,增加混凝土的防水能力和抗压能力,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另外浇筑时间可以选择是高温天气,这样可以借助混凝土表面进行散热,更好的把控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寒冷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排板时,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不要因为温差的骤然变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4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管控

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保障环节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顺序以保证浇筑质量和混凝土的质量。例如:对墙体进行浇筑时,浇筑的时间保证间隔的时间不超过2h,浇筑的厚度和高度分别约是5cm和50cm,浇筑的墙,板和钢筋等材料整体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应该使用振捣器进行均匀的振捣,保证混凝土的紧实。混凝土的养护离不开洒水或覆盖薄膜,通过减少水分的蒸发降低混凝土表层龟裂的可能,保证浇筑排板质量。

4.5控制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裂缝

要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温度控制,避免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施工,可以在混凝土内部架设水管,注入冷水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目的,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还要采取改变混凝土原材料性质的方式,以达到提升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在施工中添加金属纤维或无机纤维、添加剂等方式,进行严格的配比计算和实验,依循正确的搅拌流程进行操作,可以较好地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同时,还可以采用添加一定数量配筋的方式,使之保持适宜的间距和直径,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4.6对混凝土的养护做好管控

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是需要养护的,不是建设完工就搁置不管了。比如:混凝土要进行二次收浆以预防混凝土泌水量大,进行养护。如果是因为高温或者强风天气等自然原因引起的裂缝,应该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填补抹面以达到闭合裂缝的效果。由于混凝土由砂石,水泥等混凝而成导致毛细孔道大量存在,水分蒸发快,容易出现变干变形,添加外加剂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的毛细孔道,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的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材料自身特性和施工特点,要把握适宜有效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温红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4):96+102.

[2]刘国清.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43-44.

[3]邓虎.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6):46.

[4]许宏良.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11):226.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陈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