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
——以和文化为中心的考察
刘奇之1钱 伟2
(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2.扬州大学,扬州 225000)
摘 要: 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和”观念是在农业、饮食、音律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继而发展出 “和实生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等观念群,共同构成了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和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深入挖掘和文化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 键 词: 和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 “和”字早在甲骨文或金文中便已经出现。“和”观念是在农业、饮食、音律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继而发展出 “和实生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等观念群,共同构成了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和文化的思想精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有不少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对 “和”观念的梳理及对和文化的基本内涵的深入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此,本文拟就和文化的基本内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试做探讨,希望能够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置身其中,每一位师生都能充分认识到:校园里最美的风景是大家美好的心灵、优雅的举止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大家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然流露出的书香气质和儒雅风范。从而不断地唤醒广大师生胸怀大爱,情系校园,心系社会。在教学策略上,李林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研组、深入班级调查研究,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指导老师们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因材施教,分层考核,多元评价等教育原则和手段引导每一位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营造“以学习为乐,以进步为荣”的良好氛围。
一、“和”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和”字没有出现在甲骨文中,而最早见于金文之中。但是作为 “和”的异体字 “龢”“咊”“盉”已见于甲骨文中。《说文·龠部》:“龢,调也。从龠,禾声。”“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又《说文·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根据戴家祥的观点,“和”字本义疑为乐器名,如 《尔雅·释乐》: “大笙谓之巢, 小者谓之和。”[1]52又 《说文·皿部》:“盉,调味也。从皿,禾声。”根据方濬益的观点,“和”与 “盉”通,“和”字可能与饮食有关 [1]52。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字体的 “和”,都离不开 “禾”,这就说明了“和”的农业起源。
“和”与音律知识相关的最早记载见于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文中出现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和”“谐”。又《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因而,“和”字的初始含义中便有 “和谐”之义。同时,这种以音律知识为基础的 “和”观念在春秋时代得到发展,《国语·周语下》记载了乐官伶州鸠“和”的思想:“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凡神人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正是从音律学的角度阐释了 “和”的思想,这与史伯的论述有着密切的联系。史伯的论述见于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较早阐释 “和”观念的论述,奠定了和文化的基础。
“和”与饮食方面相关的论述则见于 《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婴的说法:“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和”就像调制美味的羮,需要不同的食物原料及佐料,“和羮”由水、火、醯、醢、盐、梅等多种原料相和而成,这样一种制作过程就体现了 “和”。这里虽以饮食为喻,却将 “和”的思想阐释清楚了。
“和实生物”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繁衍和生存中,对世界万物的一种根本性认识。这一观念最早由西周末年的史伯提出,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2]515这是史伯对于多样性与差异性问题的根本看法,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很显然,他主张多样性,否定同一性。他认为,不同事物的和,才能产生新的事物或者共存共荣;而相同的事物则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且难以为继。所以,“和”是事物产生发展的根本性基础,这也就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特性,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而经久不衰。
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和”字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含义,如 “和平”“温和”“调和”“和谐”“中和”“和顺”等。“和”也就稳定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
二、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和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由一系列观念共同构成的一个观念群,包括 “和实生物”“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等基本命题。
在自然界中,花色苷除以糖基化形式存在外,还存在多种酰基化结构。酰基化通常是在形成花色素-3-葡萄糖苷的基础上,酰基化基团取代糖基上某个羟基形成的。花色苷的酰基化取代基团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大类。由于取代基团不同、取代位置不同,自然界的花色苷种类繁多,目前报道的种类已达400多种[6]。
(一)和实生物
显然,史伯和晏婴二人都看到了 “和”与“同”的差异,并且肯定了 “和”,也就肯定了多样性或差异性的重要意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被孔子所继承和发扬,提出了 “和而不同”的观点,所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147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战国末年的 《吕氏春秋》回归 “和”的本原意义。“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6]259说明了“乐”的来源及其实质,是天地和谐、阴阳调适的产物。“天地之和既喻指音乐中的协音合乎自然之理,又意味着音乐中所展示的和谐,体现了完美的存在状态。”[7]进而, 《吕氏春秋》 强调: “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6]662正是由于天地二气的交合,才是万物生成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Gold等的实验中[6],相同的弹体以较高撞击初速侵彻混凝土靶板后还有弹体残余,而在撞击初速度较低时,弹体完全销蚀,这也许是其实验数据分散的原因。虽然如此,总体上讲,模型预测的侵彻深度与实验数据大致吻合。从图11中可以明显看出,本文模型预测结果与锥形铜弹侵彻混凝土靶板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儒家从创始人孔子开始,即非常重视 “和”。在本体论意义层面,荀子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5]206荀子展示了“和”的生命力,赋予了 “和”以哲学意义。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也认识到 “和”的重要意义,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4]117老子提出“道”的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万物由“道”而生,而 “道”如何生成万物,则是万物通过阴阳二气交互运动而达到的和谐状态。这与史伯的 “和实生物”的观点如出一辙,只是老子将此上升到了更形而上的高度。
“协和万邦”的观念产生很早,在 《尚书·尧典》中便有明确的记录:“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 “此经三事相类,古史交互立文。以亲言,既睦;平章言,昭明;协和言,时雍。睦即亲也,章即明也,雍即和也”[2]119。这里的 “和”就是求同存异的意思,这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原始和根本的理念之一。
《周易·乾·象》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8]13这里“保合太和”也是承续了史伯 “和实生物”的思想,重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世界之 “和”。孔颖达解释 “保合太和,乃利贞”为 “纯阳刚暴,若无和顺,则物不得利,又失其正,以能保安和会,大利之道,乃能利贞于万物,言万物得利而贞正也”[2]14。太和使得万物得以生成,并保持和谐的状态。
(二)和而不同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依托多种信息技术,例如声音、视频、图片等,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体悟生物世界的奥秘。例如,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这一课上,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实际,一一展示老年人的皱纹、头发变白和老年斑等症状,进而引出细胞衰老的特征。另外,结尾播放《当你老了》这一首歌,让学生在音乐中领悟“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让学生领悟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提升对生物的理解与学习能力。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所在,如果否定了内部矛盾的存在,那么事物也将不复存在。另外,从 “和”的字源意义来讲,如果没有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存在,只有一种音符无法形成音乐作品;如果没有水、火、醯、醢、盐、梅等存在,美味的羮肴就无法做出来。因此,在绝对同一的状态下,万物难以产生和延续;惟有通过彼此交互作用,协调发展才有可能。
(三)以和为贵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 “和”的民族,“以和为贵”也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正式提出“和为贵”的是孔子的弟子有若。他说: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3]51有子认为,“和”是最高的价值,但需要与 “礼”综合运用,制礼作乐才能发挥较好的效果。有子从更深的社会制度层面,提出了 “和”的补充要件。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241,强调 “人和”是最为重要的。此外,儒家经典 《大学》提出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追求,儒家又一部重要经典 《中庸》则把 “和”与 “中”结合起来,提到形而上的高度,提出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8。 “中和”观念由此而成为儒家的又一重要观念,有学者甚至认为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我们知道安培力是通电导体或者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而洛伦兹力是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且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意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当导体置于磁场中且不通电时,电子无序运动,单个电子受洛伦兹力,但不存在对导体整体的安培力,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由于外部没有电能输入,对导体而言也没有动能和势能的增加,整个系统是能量守恒的,对电子而言,受洛伦兹力在任何时刻都与运动方向垂直,因此也处处不做功。
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史伯 “和实生物”的思想,提出了 “和而不同”的观点。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肯定了史伯 “主张和反对同”的观点,把 “和同之辨”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君子追求和谐而不要求一致,这样才能兼容并蓄,才能真正求同存异。进而又有“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3]5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3]166,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四)保合太和
麦小秋被房间的豪华惊讶了,她一直租赁的是那种鸟窝一样的小房子,伸展不开翅膀。当然,使她不敢伸展的是比鸟窝还狭小的收入,这种舒畅漂亮的房子她从来想都没有想过。
(五)协和万邦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正是这些先哲们的探索,使得 “和实生物”的光辉思想逐步凝结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并为后世的思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最为根本的含义是指多样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和实生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等观念为核心的和文化观念群,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三、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发展的崭新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则是对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尤其是和文化这一宝贵的人文资源。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是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了和文化的思想精华,让世界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保持世界多样性统一为根本前提。“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9]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让世界各种文明、各个民族在全球大家园中百花齐放。和文化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史伯就提出 “和实生物”的观点,主张多样性,否定同一。“和实生物”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并保持着较强的活力。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世界不同文明惟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紧紧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10]。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而中国自古以来便遵循着 “和为贵”的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和”就是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中国早期的两部经典著作 《尚书》和《周礼》中,分别提出了 “协和万邦”和 “以和邦国”的思想。“天下大同”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转化而来,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体现。
男人走后女人拿起那个牛皮纸信封,将一些照片倒在桌子上。她开始一张一张地看,然后托腮沉思。看过一遍之后便摇摇头,兀自苦笑一下。
四、结语
和文化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表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思维方式、话语体系,无论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还是在世界文明大家庭中都熠熠生辉。当今时代,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未来世界的发展已呈现出合作共赢、休戚与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要求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能解决。这与和文化所追求的 “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核心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了和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包容普惠、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为核心理念,旨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古文字诂林(第 2 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杨国荣.“和”“同”之辨及其哲学意蕴[J].教学与研究,2002(05):43-49.
[8]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9]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02).
[10]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03).
DOI: 10.3969/J.ISSN.1672-0911.2019.01.061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911(2019)01-0061-04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从孔子到董仲舒:早期儒家天命人性论探微”(项目批准号:17CZX024)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18-09-12
作者简介: 刘奇之 (1984-),男,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
钱 伟 (1985-),男,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 凤)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本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编辑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等,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标签:和文化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中国智慧论文; 中国方案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论文; 扬州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