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万佳丽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与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从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中抽取50例,统计并分析其基线临床资料、再出血原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消极情绪(28.0%)、用力排便(20.0%)、高血压(18.0%)、剧烈活动(16.0%)、过早搬动与下床活动(10.0%)、剧烈咳嗽(8.0%);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干预后,8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而死亡(16.0%),3例患者重度残疾(6.0%),其余39例患者均明显好转(78.0%)。结论:情绪波动和不合理活动均可引起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护理过程中需注意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对患者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以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蛛网膜下腔出血(英文缩写SHA)是脑动脉瘤破裂之后较为多见的一类并发症,常出现在动脉瘤破裂后1~2周,该并发症有着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对患者的预后结局有着重要影响[1]。本文从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主要分析和观察对象,以探究与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现围绕重点研究过程和结论作如下陈述性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临床研究,均属于入院后再出血。纳入标准:病情趋于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和呕吐;眼底出血;伴有抽搐、意识障碍或(和)脑膜刺激症;CT影响显示出血加重和范围扩大;腰穿检查可见血性脑脊液,且红细胞计数升高。本组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为(42.50±7.36)岁。患者中伴高血压症状有11例。

1.2 方法

通过病史检查、症状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统计本组患者脑动脉瘤破损后出现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特征及病因,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重点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活动变化,保证每天与其进行一次沟通,对紧张不安、恐惧的患者,立即进行对应的心理疏导,说明治疗的作用、效果和优势,使其具备康复的信心。同时嘱咐家属多谅解和包容患者,谈话时注意方法,以免对患者的情感产生刺激,造成情绪波动。(2)用药指导:定时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等体征指标进行测量,将异常情况反馈给医师;嘱出现高血压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加强病情观察,将其血压水平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3)饮食和活动干预:保证病房内整洁、安静,嘱患者戒烟、禁酒,鼓励患者多食用高纤维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了解患者每天的排便情况,嘱其注意不能用力排便,减少床下活动和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如厕时保证有家属或护理人员看护;严密关注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症状表现,观察有无再出血征象,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按照第一顺位因素排序法,统计本组患者发生SHA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记录本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死亡率。

2 结果

2.1 统计本组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

详情见表1。脑动脉瘤破裂后患者再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消极情绪、用力排便、高血压、剧烈活动、过早搬动(下床活动)以及剧烈咳嗽。

2.2 记录本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死亡率

具体情况如下:本组50例患者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干预后,8例患者因病情转危而死亡(16.0%),3例患者重度残疾(6.0%),其余39例患者均明显好转(78.0%)。

3 讨论

脑动脉瘤多发生于颅底动脉环中的大动脉分叉以及分支部位,指的是颅内动脉管壁异常凸出的部位。因为该病变部位处于颅底脑池中,往往出现自发性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会被发现,因而患者在得知患病后,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但是过于紧张或者恐惧可致使机体内分泌、神经和免疫中介机制失衡,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诱发再出血。本次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前都或多或少存在消极情绪,有用力排便、高血压、剧烈活动、过早搬动(下床活动)以及剧烈咳嗽等诱发疾病的危险行为,提示这些因素均与再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硬化,当患者血压骤然升高,其瘤体囊腔的内管壁受压会突然增加,从而引发再出血;而过早地搬动患者或过早下床活动,会对机体自凝状态产生破坏,增加了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同时,用力排便或者激烈运动均会致使腹内压升高,出现心率、血压变化;剧烈咳嗽可引起血压急剧变化、颅内压明显波动,从而增加了血流对动脉血管壁的冲击力,从而冲破动脉瘤壁[3]。因此,护理人员要从上述发病相关因素出发,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如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特点和出现负性情绪的根源,并协助家属共同进行疏导,避免对其精神、心理再次产生刺激;嘱咐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劳动,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改善自身的身心状态。本研究结果中,本组患者的好转率达到78.0%,死亡率为16.0%,说明在了解患者再出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施对症护理,有利于消除出血危险因素,阻止病情恶化和发展,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综合上述分析和研究,情绪波动、剧烈活动和咳嗽、高血压和过早下床活动均可诱发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值得临床护理人员关注,护理人员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要从心理、饮食和活动等方面对其进行干预,嘱咐患者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尽可能避免大幅度的肢体活动,以预防血流动力学改变,降低再出血的危险性,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徐美娣,贾颖,蒋燕.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3(22):163-165.

[2]易桂华.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05):1417.

[3]张奉丽.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08(29):249-250.

论文作者:万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影响脑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万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