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富裕”范畴的具体性及其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具体性论文,范畴论文,本质论文,共同富裕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构成部分,同时又自成系统。其 中“共同富裕”不仅是某种将要达到的结果状态,而且从逻辑思维的层面看,还是一个以其 丰 富的内涵即多方面的规定性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范畴,也就是说,它不仅是一个 结果范畴,更重要的还是一个过程范畴。
一 反思贫困的基本结论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
人类的一切现实的活动都是以某种特定的价值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又由理论变为现实,根本的原因在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以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 动因为出发点,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指明了实践社会主义的 主体,是从事着社会历史创造活动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及运动体 现了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历史观、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换言之,科学社会主义学 说及运动不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但是社会 生产力的客观发展使然,也是生产力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使然。这是社会主义具 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全面 进步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把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最高标 准。所谓人民利益,归根到底表现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和水平的提高。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而且是为了争 取和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幸福、自由。所以,邓小平讲:“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 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 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级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 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1]
但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党内“左”的思潮却逐步滋生蔓延开来。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心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上存在 着超越现实阶段去追求消除一切不平等的、空想色彩浓厚的目标模式,而且这种急于求成的 心态和对制度模式的向往,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要求,偏离了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 务,倾心于穷过渡和穷革命,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认识上的误区 :按劳分配被视为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共同富裕被当做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强调发展 生产力被斥为“惟生产力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竟荒谬地提出了“宁要 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要求 片面地对立了起来。结果是,人民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对此,邓小平曾不无感慨地说:“ 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 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2]
现实与理想价值目标的巨大反差,促使邓小平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个似乎已经解决了的基本 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这一思考过程也正是紧紧围绕着摆脱贫 困、实现共同富裕来进行的。早在1980年4月,即在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时,邓小平就指出 : “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 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3]进 入80年代中期,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邓小平明确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 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 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4]1985年4月邓小平在《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 行改革》一文中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 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 这个问题。……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 的。”[5]1987年4月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历程作了回顾性的总结,他指出,改革开放以 前,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也在逐步发展,“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 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 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 资本主义的特点”[6]。
如果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首要的基本 问 题,那么从价值观上看,正是人民群众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这样一种实际为邓小平思考和 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持久的激情和动力。摆脱普遍贫穷落后就意味着追求和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对陷入误区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的拨乱反正,由此实现了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 的思维转换,即由固守一种超越现实发展阶段的、空想色彩浓厚的社会制度模式转向追求实 实在在的社会发展目的,并依据社会实践的结果和社会发展目的来审视现实社会制度及其运 行体制的合理性。共同富裕这一根本价值目标,既然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它就不能不具有制约社会主义运动过程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必定在过程上规定着社会 主义的本质,引导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因此,对于共同富裕,我们不仅应该从某种将要 达到的结果状态上把它理解为一个结果范畴,而且应该从我们正在从事的社会主义的现实运 动过程上把它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价值规范功能的过程范畴。从这样的视角看问题,我们就 不难发现共同富裕对于发展生产力、防止两极分化、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诸方面所具有 的涵盖性和统摄性,从而也就不难理解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由反思贫困而确立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价值目标,构成了 建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现实的、历史的、因而也是逻辑的起点。需要指出的是,把反思贫 困作为建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与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作为邓小平理论 的历史的逻辑的起点是内在一致的。因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而落后 的生产力和由此造成的人民普遍贫穷以及由二者构成的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则是初级阶段论的基本事实依据和主 要内容。
二 发展生产力与防止两极分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就已经强调指出,新社会必须“是以生产力的 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 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 要死灰复燃”[7]。这表明,大力发展生产力,“避免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为巩固 和发展新社会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以后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早在粉 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就及时重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 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 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 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8]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邓 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即把它作为一个首要任务、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来强调。这些都可以说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升 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还是第一次,是邓小平在思考和解决“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上所实现的一个重大理论的突破。 那么,为什么把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素呢?笔者认为,对 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逻辑上讲,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比较发达 的 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严格的说是工业化之后的社会主义。但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却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和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变成了现实。如果说建立在已经发展了 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尚且有一个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的根本任务的话,那 么不言而喻,建立在资本主义没有发展或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更应当把大 力发展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人们未能自觉而清醒地认识 到“先天不足”的社会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以及由此所规定的不同寻常的根本 任务,反而把理论上的设想当做理想目标模式付诸当下的实践并以此来“裁剪”现实,片面 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结果不但未能尽快地、反而严重地阻碍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所以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 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 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9]正是基于先进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迫切要求并鉴于以往实践中的沉痛教训,邓小平在从“怎样搞社会主义”追思到“什 么叫社会主义”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升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要素。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 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各国间逐步由对抗发展到对话,两极格局终结 ,国际局势总的来说日趋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0]这是邓小 平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出现了新 的飞跃,并且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科 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竞争,特别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 种社会制度间的竞争,业已转变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出于对“一球 两制”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激烈竞争、风云突变引发的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战略考虑,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1]“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 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 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12]因此,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是时 代的要求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使然。
第三,“发展生产力”既具有普遍性、共性,又具有特殊性、个性。就其普遍性和共性来 说,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从事物 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必须发展生产力,这是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甚至任何阶级的。 就其特殊性和个性来说,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不同阶级,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又是有区别 的。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手段 和目的之间是低水平下的直接统一。在存在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的社会中,手段和目的之间 发 生了“异化”,即人类被迫为生产而生产,劳动者由目的变成了手段,而一切生产发展和社 会进步就是这样实现的:少数人的利益获得和相对自由以及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数人的 利益的丧失和不自由以及片面畸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的目 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者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最终实现共同 富裕,因而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内在一致。因此,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 层面上的“发展生产力”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它成为社会主 义本质的一个要素、一个规定的根据,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其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着眼点。 简言之,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价值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要素的一个必 要条件。
我们之所以要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来理解“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还因为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并非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它还包含 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 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承认其合法性。事实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在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内部, 仍然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存在着剥削,而这正是产生并存在两极分化 的根源。市场经济带来的优胜劣汰、收入悬殊,更增加了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当然,在 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剥削乃至某种两极分化,并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但如果任其自流, 扩大到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就会导致社会主义性质的改变。对 此 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注意采取恰当、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予以防止。
总之,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就变 成了空中楼阁;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离开了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就失去了 特定的价值导向。但是,发展生产力对于共同富裕的决定作用具有或然性,就是说,其自身 的发展既能够导致共同富裕,也可能产生两极分化;而共同富裕对于发展生产力的统摄作用 却具有必然性,就是说,要实现共同富裕,惟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它规定 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并对社会经济及整个社会生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生产关系的根 本内容,所有制关系既反作用于生产力,又决定分配关系、分配方式,从而制约着社会成员 对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产品的获取和占有。从历史上看,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独有的东西, 因而公有制一般不等于社会主义;但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制度却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离开了公有制,也就谈不上社 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 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指出:“人类从资本 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1 4]因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为深刻的本质。
公有制不等于社会主义,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却不能脱离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下,坚持公有制以及按劳分配的主体 地位不动摇,并不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是保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 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并消除两极分化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桥梁、纽带和支撑点。对此邓小 平如是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 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 ,归根到底,是要更加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 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5]
四 先富、后富到共富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确立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会不会导致再回到过去的平均主义,从 而影响和损害效率并最终反过来妨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呢?不会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共同 富 裕的实现途径应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共同富裕是在对普遍贫穷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之后确立起来的根本价值目标。它 对共同贫穷的直接否定包含了对平均主义的直接否定,因为平均主义正是导致共同贫穷的根 源。平均主义说到底是小生产者心理的反映,其实质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一种狭 隘而低级的公平观,它漠视和限制了人们对正当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满足,不但损害了效率, 而且最终也丢掉了公平。
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是彼此制约、互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无疑是人类 社会在现阶段的真正的最大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发展生产力 必 须以追求效率为核心,追求效率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 本;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以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满足人民群众正当的物 质利益需求为基础。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 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表面上看来似乎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 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16]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把这个问题提到历史观的高度来强调:“革命是在物 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不讲多劳 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17]1986年,邓小平对这个问题作了反思性的总结和回答。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 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 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 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18]由此可见,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不 能再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
其次,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就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既是我 国现阶段的国情使然,也是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使然,因而是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必 由之路。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我 国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在 实现发展、摆脱贫困时必然有先有后,不可能“齐步走”。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 下,人们由于自身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其致富自然有迟早之分。总之,要实现共同富裕,就 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再次,先富是策略和手段,经过后富而达到共富才是战略目标和目的。(1)先富对于未富具 有示范作用。邓小平在设想和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大政策时就讲过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 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 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9](2)先富对于未富具有帮助和支援的义务。一方面 ,“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20]。这样,国家就有更多的力量 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使之形成致富活力,逐步跨入富裕行列。另一方面,提倡和鼓励先富 裕起来的人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当然,这必须坚持自愿 的 原则,而不能搞摊派。
最后,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结果范畴,而且是一个过程范畴,即它不仅表达着某种将要达 到的结果状态,而且表达着达到这一结果的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过程。因此,它对于我们正 在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具有价值目标的定向功能,而且具有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 过程的规范功能,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1)从纵向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由阶段性质 变到根本质变的有层次的不断递升的过程。这就是说,共同富裕不是一步登天,而是逐步实 现的。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体现着生产力尺度与人民利益尺度、价值尺度的 高度统一,因而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而且标志着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2 )从横向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由局部性质变到整体质变、由相对不平衡到相对平 衡的不断扩展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或同步富裕,更不是两极分化。“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意味着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其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导致两极分 化的可能性。正如共同富裕不是一步登天一样,消除两极分化也不能是一次性的最后解决, 它必须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设想让两极分化既成事实以后再去解决。因 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阶段及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必须从共同富裕这一 根本价值目标出发进行调节和规范,适时解决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问题,始终注意防止和消 除两极分化。没有这样的价值调节和规范过程,就难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结果状态。 邓小平在提出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时,已经指明了这一点。他强调:“共同致富,我们从改 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 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 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21]“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 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22]
综上所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 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共同富裕来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已经 清楚和明白:平均主义的共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搞不成社会主义;少 数人富了、多数人富不起来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 它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但如果分别来看,发展生产力、公有制 都不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共同富裕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讲发展生产力或只讲坚持 公有制,都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要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坚持公有制,还 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因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是目标与过程的高度统一 。
标签:共同富裕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公有制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