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科学创新思维“三途径”论文_蓝晓勇

培养小学生科学创新思维“三途径”论文_蓝晓勇

浙江省青田县舒桥乡小学 323900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基于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实现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借助实践作业、依托社团活动这三大途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创新思维 培养途径

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课程,目的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并实现科学启蒙教育。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全面推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模式,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发展。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基于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实现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一思维形式,能够有效击破常规思维的限制,甚至能够依托于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去考量问题,由此提出具有不同看法的个人见解。所以,就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而言,应立足于课堂教学、课外作业以及科学社团活动等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一、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而是要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并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

1.借助设疑释疑,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理,由此也就容易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一兴趣会更多地停留在新奇、好玩这一浅显的水平层次,或者局限于简单的解释阶段。对于科学教师而言,要对学生这些“新奇与好玩”的意识和态度进行积极引导,使其成功地发展成为对科学学科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平常不会被注意的现象或者实践,充分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了能够拓展学生对探究的积极参与程度,促进思维的有效发展,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与其认知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吻合的问题,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基于已知展开积极主动地对未知的探究。

以《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可以链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如果给你一杯水,之后不停地加入白糖,是不是所有的白糖都能溶解呢?”这种形式的提问必然能够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愿,接下来便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基于操作过程获得结论。随后,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在对物质溶解能力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如果两杯水量不一样多,是否可以?”“对于同样多的小苏打以及食盐来说,如果它们都溶解了,是不是可以判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完全相同呢?”通过教师的一系列设疑,再结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实验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理解为何采取这样的设计方式。这一过程必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见,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中学生的关注力这一层面,同时也要能够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基于自主学习以及动手操作实践,从内心生发积极的主动探索的意愿。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要能够大胆提问,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如果提出的主体是学生,反而会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

2.利用认知矛盾,培养科学创新思维。

由于受制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验技能等因素,再加上实验条件以及实验次数的影响,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组织讨论,或者对失败的原因展开分析,或者对具体的措施进行改善等。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展开更充分的思维交流,使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对实验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展开全新的探究,学生必然可以通过失败处以及矛盾处准确把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此形成科学素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杠杆的科学》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谁是大力士”的游戏,他请了班中最强壮的男生和个子最小的女生进行比赛。比赛中,女生怯懦的压住距离支点相对较远的木棍的一端,而男生则选择离支点最近的一端。比赛的结果是女生获胜,这让全班学生感到意外。经历了反复几次尝试,结果仍然如此。对于这样的结果,很显然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会使学生从内心生发主动探究的意愿,渴望理解导致冲突的关键原因。

3.引导实验反思,培养创新思维。

当实验完成之后,很多学生都有所收获,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他人分享实验成果。基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也能够显著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反思,充分发现个人短板,同时有效汲取他人优点。

例如,在完成了“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实验之后,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基于这一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交流心得,有学生认为,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是却总结出了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那就是实验步骤存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有学生提出,此次实验备受好评,主要原因就是实验方案设计简洁但效果突出;多个实验的实施可以共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既低碳环保,同时也保障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学生基于对其他组的评价反思自我:上一组实验设计装置极为简单,但是现象突出,而本组实验耗费了大量材料,装置复杂,效果也不明显,这一方式很显然并不科学。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既有助于发现个人得失,也能够有效学习他人长处,为接下来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二、借助实践作业,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课堂是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课余时间必然能够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发展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科学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科学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创新思维的发展。

1.借助制作作业,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制作作业就是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或者废旧物品,通过学生的模仿或者自主设计,加工制作成为成品的作业。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制作,大都只能完成半成品,甚至只能完成设计,而教师则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将这一制作过程引入课外相对充足的课余时间,或者也可以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对半成品进行加工和改进。对于这一作业形式而言,首先要依托于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材料的易获取性等方面,最好可以保障循序渐进以及由浅入深的制作过程。

例如,完成《简单电路》的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小台灯;在完成《照镜子》的学习之后,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布置制作成一个简单万花筒的任务;在教学完《能源》以后,可以让学生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太阳能灶等制作方法进行改进,也可以自主设计其他的工作方案,有条件的还可以完成对模型装置的制作,以深化学生对再生能源的认知和体验。

2.借助实验作业,培养创新思维。

实验探究作业这一形式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也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探究水平,所布置的作业应由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完成。使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做中发现结论,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巩固,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习得具体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针对动手做往往充满着极大的兴趣,不管是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还是具体的发现,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但是受制于课堂时间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很多学生并不能够在课堂实验过程中充分满足个人的求知欲望,特别是那些没有机会参与亲手操作的学生。实验探究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面对问题时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完成了《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之后,学生们就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形成。之后教师便可以布置一个实验任务“葡萄干跳舞”:在一个空玻璃杯中放入半杯自来水,之后放入葡萄干,再分别加入一勺小苏打以及两勺醋。由此便能够发现,葡萄干首先飘到水的顶部,之后再下沉,就如同跳舞一样。然后,让学生和父母一起探究葡萄干能够跳舞的秘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这一作业的挑战性和神秘感。

3.借助考察作业,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考察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走向生活,能够基于参观者或者调查者的视角充分考察现场情境,基于亲身体验的方式,对科技、社会以及和自身具有紧密关联的问题进行了解。这一实践活动既有助于深化认知,同时也能够保障更深刻的印象,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例如,在教学完《多种多样的植物》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校园内的每一种植物挂上“身份证”,上面分别注明这一植物的名称、种属以及典型的生长特点。又如,在教学《水》这一内容之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调研身边水资源的任务,充分了解当前导致水污染的关键原因,基于个人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深化对水资源保护的认知,养成良好的节水用水习惯。

三、依托社团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社团的创建是依托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自主自愿的方式参与的一种团队组织,其创建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爱好,所以这也是学校特别关注的专业提升团队。科学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依托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1.依托社团活动,萌发创新思维。

学生眼中的发明都是发明家才能够做到的事,实际上拥有这一想法极不正常,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以此萌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校每学期社团活动都会增加新队员,并以《走进发明创造世界》为主题展开专题讲座,同时也会向其他同学展示我校学生的专利作品以及获奖作品,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意识到,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够进行发明和创造,甚至还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成绩,由此树立创新信心。

2.依托社团活动,引导发明创造。

学生参与发明创造,仅仅只有信心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发明实践。因此,在科学社团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社团活动辅导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发明平台,或者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或者展开具有专业性的科技训练等等,通过对学生的积极有效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面燃起创新热情。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作业中、社团活动中采取有效策略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让科学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晶林 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探索[J].科学课,2017,(11)。

[2]王明华 例谈小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科学,2017,(06)。

论文作者:蓝晓勇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培养小学生科学创新思维“三途径”论文_蓝晓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