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激战”的风沙_沙尘暴论文

北京“激战”的风沙_沙尘暴论文

北京“鏖战”风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沙论文,北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沙尘一直是北京环境治理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北京地区上空更是不时出现遮天蔽日的风沙,市区的风力达5至8级,扬沙天气、局部地区沙尘暴一再肆虐,严重时能见度不足100米。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上次来北京访问时,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往新闻发布会大厅走的镜头恐怕已经在众多人的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沙尘“百年频发期”将至

据中央气象台提供的资料表明,自1999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正呈增加趋势。截止2001年5月20日,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每两天就有一次明显沙尘天气。据了解,今年的沙尘暴遍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内蒙古中部和西北地区是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最多的地区,受到波及的北京地区便出现了十次沙尘天气,而远在黑龙江西南部,也出现了九十年代以来罕见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今年沙尘暴的出现不但时间提前、次数增加,而且程度明显加重。按以往的规律,这很可能预示着中国正进入新的沙尘天气的频发期。

根据对公元300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中国历史上曾出现5次沙尘天气的频发期,每次相隔时间在100年左右,每个频发期持续90至100年左右,上个频发期的高峰出现在1889年,1900年至2000年进入间歇期,按照这个规律,目前中国很可能正进入第六个频发期。

沙尘天气缘何愈演愈烈

专家指出,沙尘天气的产生必须要有沙尘源和将其卷扬起来的足够风力,其中强沙尘暴要同时具备沙尘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3个条件。

今年春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和气旋活动异常频繁,其中4月份尤为突出,不仅出现了1次历史同期罕见的强冷空气(寒潮),而且还出现过7次较强的冷空气过程。大风直接导致了4月6日到10日我国北方连续出现扬沙天气,部分地区遭遇了强沙尘暴。

另一方面,从1999年夏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范围大,沙尘源地土质疏松,含水量低,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据统计,今年3月份以来,除新疆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的降水总量达到25到50毫米外,我国西北和华北的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都不足20毫米,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和新疆南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西北和华北大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到5成,部分地区偏少7到9成。持续干旱少雨使得地表层土质疏松干燥,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天气。

专家同时指出,天灾是一方面,人祸更值得关注。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本来就很广阔,近年来再加上人畜增加、乱垦乱伐、水资源滥用、城市发展快、在建工地多等因素,致使表土裸露快速增加,扩大了沙尘源,这必然会助长沙尘天气的发展势头。

北京沙尘,起始沙点位于中国境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任阵海院士指出,根据多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在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外来源中,约有百分之八十起始沙点在中国境外,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蒙古国。

因为,蒙古低涡形成后,一般首先卷起当地的沙尘并逐渐南下。在移动过程中,低涡尾部的幅合上升气流将沿途沙尘源地的沙尘一并卷入低涡中,向下游输送。北京正处于下风向地区,深厚低涡系统往往给北京带来沙尘天气。而沙尘移动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北路从蒙古国东、西部地区,经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西部、化德、张家口至北京;西路起于甘肃哈密市以东至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蒙边境,沿河西走廊、贺兰山南,经毛乌素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呼和浩特市和张家口,最终到达北京。发生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尘暴在遇到强大系统过境时,会形成远距离输送,可以影响到北京地区。

任阵海同时指出,北京地区沙尘天气与天气气候背景、周边和本地地表生态系统、本地建筑工地以及裸露地等有密切关系。天气气候背景的变化对沙尘暴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系统的退化将扩大沙尘源地,本地建筑工地与裸露地的增多,将造成更多的局部扬沙。

齐心协力共治沙尘

要消灭沙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绿化造林。据园林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00年北京就启动了首都绿化隔离带和四环路绿化带及二、三环路绿化改造工程,其规模都是首都绿化史上绝无仅有的。截至去年底,在划定的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已有35000亩绿地横穿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区,隔离带中去年一年的绿化量就相当于过去6年的总和;宽达百米的四环路绿化有幸成为了一项跨世纪的环城绿化工程,现已完成绿化200余公顷;二、三环绿化改造已在去年全部完成,其为首都交通主干线增绿上百公顷。

今年,北京市市区将植树200万株(不含隔离地区);铺草150万平方米,扩大绿化面积3000公顷;完成隔离地区绿化2333公顷;完成四环路绿化带建设;城八区各完成一块1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绿地;整治裸露土地(含拆迁还绿)300公顷。

在未来5年内,北京市将构筑起高标准、较为完备的绿色生态体系。城区中心区将完成50块、总面积达150公顷的万米大绿地,完成居住区绿化面积500公顷,全市花园式单位总数达到3000个。

紧邻北京的河北省也准备加大环北京地区每年防沙治沙工程量,增加工程投资。他们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对张承沙区的治理,每年至少治理三十三万公顷沙地。河北省的人大代表们建议加大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投资,除按国家规定每公顷补助七百五十元苗木费之外,对整地、栽植、管护、浇水等适当补助,并付给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以满足当地人工造林每公顷投入三千元左右的需要。另外,他们还建议适当增加防沙治沙的工程量,根据轻重缓急,加大河北省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任务,尽快建设好首都的生态屏障。

此外,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加强扬尘污染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扬尘。国家林业局针对中国林草植被破坏严重、开发无序的状况,起草的《防沙治沙法》已经纳入人大立法规划,中国沙化土地的开发利用将建立起严格的审批制度。同时,气象部门建议,减轻沙尘暴的危害,还必须建立和完善沙尘天气的监测预警系统,探索一种新的沙尘暴天气中短期预报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沙尘暴演进的影响研究,提出减缓沙尘暴形成的技术措施。

治理北京沙尘无疑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2008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天蓝、水清、地绿”的北京。

标签:;  ;  ;  ;  

北京“激战”的风沙_沙尘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