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姜淼

探究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姜淼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华强小学,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小学管理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两项内容,该两项内容开展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本文从当前小学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对小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又分别从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出发,详细探讨了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安全管理

小学管理工作是一种将小学教学活动规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性与科学性并存的管理活动加强小学管理工作,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不容忽视但是,在过去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适目前教学活动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在小学管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并消除学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1 小学管理中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德教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有效的德教教育,能够弥补文化教学存在的不足,是对学生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接受思想道德层而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而健康发展。

1.2 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安全管理是小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从现阶段各地区小学管理的现状来看,安全管理都是放在首要位置。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极大地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小学生传授必要的安全防御技巧,对于保证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具体策略

2.1 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确立人本管理理念

2.1.1 改变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

小学管理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德教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往,在对学生进行德教教育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德教教育受到束缚,德教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在此情况下,德教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用现代化的德教教育理念去实现德育的目标。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展开德育教育,进而对学生思想意识培养、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影响。在德育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要起到引导作用。

2.1.2 实施民主的管理模式

必须承认的是,传统的德教教育管理模式已经很难再满足现代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更加科学、更加民主的管理形式才能够更加满足学生全而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因此,小学针对学生的德教教育,应当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强化对教育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实施民主的管理形式。

一方面,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技巧,采取民主化的管理形式,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学生德育教育效果显著或是提出可行性建议的教师,给予奖励,增加师工作信心,为教师队伍树立榜样进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德育教育。第三,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集思广益,以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民主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推进学校管理民主化,就是充分尊重学校教职工,形成民主、平等、融洽的管理关系,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学校内部管理关系好了,教职工就会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管理效率自然会提高。

2.1.3 营造浓厚的校园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在对学生进行德教教育的时候,应当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可以起到积极影响的优势,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营造出浓厚的德教教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步入校园后能够充分接受德教教育,进而提高学校德教教育水平。

2.2 加强小学安全管理措施,打造和谐校园

安全管理是小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安全的认识能力还不足,防范意识相对比较差。也更容易受伤或发生安全问题,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 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如体罚事件、食物安全卫生问题、学生踩踏事件和火灾等,都是需要重点预防的,切实保证小学生的人身安奎,保护其健康、快乐的成长。小学安全管理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2.1是树立正确校风校貌,避免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中,校园之间的打架斗殴是学校重点关注的管理内容。学校要严格观察打架事件,树立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文明校园能够让学生懂得谦让、礼貌、团结,而若是建立坏的校园风气,就会导致学校出现打架斗殴等事件发生,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恐惧中,长期存有这种恐惧思想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和谐美好的校风校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行为举止,并为培养小学生积极进取、互尊互爱、互相帮助、谦虚谨慎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处于正确的学习生活风气之下,从而远离打架斗殴等不良风气影响,为学生营造安全校园氛围奠定基础。

2.2.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小学生安全责任与义务

安全管理制度是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的行为依据,只有明确行为的对与错,才能使学生对行为进行自身约束。此外,校园安全管理者在正确管理制度下,可以明确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向,当意外不幸发生时,可通过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追责,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分,起到惩处的同时更对其他学生有良好的警示作用。

2.2.3 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

所谓安全预警机制是针对大型灾害发生时而启动的应急预案,例如对于有地震危险的教学区域,学校应设立地震安全预警机制。此外,学校要定期为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安全意识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做到自觉履行安全管理相关规范。

3 总结

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措施都是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和规划的,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将民主化、科学化融入教学管理是极其必要的,要以科学的眼光审视传统管理模式,进而改善现在的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等问题。积极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管理工作,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要目标,加强各方面管理,努力协调好校园各方面工作,真抓实干,保障校园安全,为小学生的德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林.浅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教育,2016(8):56.

[2]周庭文.浅析关于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科学,2016(12):277.

论文作者:姜淼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探究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姜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