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因具备节能、环保的优势,变为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装配式建筑吻合我国“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工程建设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不但需要作业层面的精细化施工与管理层全面的质量管理,还要遵照PDCA循环不断改良,还要监理在作业的所有道工序与环节实施巡视、检查与验收,并严苛把关。装配式结构建筑项目在作业进程中要通过监理办法来保障质量,在监理工作时,要充足认识到此类建筑的特征与监理工作重点,才能更优地完成监理工作。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工程监理,要点分析
1增强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的意识
装配式建筑的三大效益显著。即:经济效益包含出房率的增加,维护成本的减少,品质的提高;社会效益包含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互适性的提升,社会风险的减少以及建筑期限的变短;生态效益包含“四节一环保”,节水、节能、节电、节材和环保。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要构造方式,已形成大型化建设,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集约化管理的产业链。怎样保障这一新技术、新工艺所作业的项目质量是装配式工程行业参与者一同面对的新课题,也是摆于监理工作者面前一项相当紧迫的工作。
2把握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要点
对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实施阶段,项目监理结构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范和标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构件的进场验收、堆放、吊装、安装、连接、固定、装饰施工、成品保护等各道工序进行质量巡查,并强化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跟踪旁站,进行控制和把关。其监理工作把控要点如下:
2.1前期准备工作
熟悉施工图纸:①熟悉施工图纸和深化设计图纸,并且领会其设计意图和深化设计构造;②了解构件的品种、规格、所在位置和连接方式;③熟悉各节点详图的构造尺寸及埋件设置;④进行施工图会审,参加设计交底会议,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⑤对施工图存有异议时,提请建设单位予以释议,达成共识并写入设计图纸交底纪要;⑥施工过程中遇到有关技术问题时,及时与设计方取得联系,并办理设计变更和修改手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审查施工单位组织设计:①审查预制构件的堆放以及场内驳运道路的施工平面布置(场地面积、承载力及道路应满足施工需要);②审查吊装机械的选型及平面布置(机械的起重量和回转半径应满足构件起吊和安装的需要);③审查预制构件的总体安装流程(符合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④审查预制构件的安装施工测量(符合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⑤审查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和资料编制的相关要求);⑥审查构件产品(运输、堆放储存)的保护措施;⑦审查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⑧审查绿色施工和文明施工的措施。
2.2构件进场的监理验收控制要点
交接手续。构件进场时,总包单位、监理机构和构件厂三方按设计文件对构件进行交接。
查验质量。包括构件的几何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埋件位置、构件实体质量。
审查质量保证资料。如构件产品的合格证、夹心墙板节能检测合格报告、产品表面标识、构件表感质量。
质量问题的处理:①构件轻微的质量问题或质量瑕疵,要求生产厂家到现场返修;②构件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问题,或因装饰运输造成严重损伤或开裂,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必须进行退场处理。(与材料复检不合格才退场不一样,观察不合格直接下达退场通知)
2.3构件吊装的质量控制
吊装准备的控制要点:及时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①审查预制构件安装是否符合施工顺序和工艺流程;②审查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测量是否符合质量控制要求;③审查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和资料编制的相关要求;④审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复查总包单位对上岗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施工技术交底情况。使操作人员了解和熟悉施工工序和流程,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复查操作人员按规范应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及现场安全设施。如吊装区警戒线、警示标志等。复查吊装设备、设施准备情况。如塔吊、钢扁担、手拉葫芦、支撑构件的连接紧固件等。
2.4构件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1)墙板吊装控制要点:①控制墙板安装位置。外墙板的安装质量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而楼层标高、轴线位置又是墙板安装质量控制的重点,安装中严格控制标高和位置以及垂直度、平整度;②控制墙板底部止水。因內浇外挂结合处的整体连接,控制结构性渗水;③控制标高误差累积。在控制本层构件安装标高、位置偏差的同时,关注累计偏差。通过系统的过程控制和对墙板安装偏差值的校正,避免形成随着楼层高度的不断累积,最后超过质量验收标准的情况出现。
(2)剪力墙安装控制要点:①控制构件位置;②控制外侧控制线;③控制预埋螺栓及墙板底部预留孔位置的尺寸;④控制楼层及剪力墙接合面的基层清理、坐浆厚度、标高、垂直度和支撑稳定性;⑤控制剪力墙锚固钢筋与暗柱钢筋的绑扎和连接;⑥控制预留孔道灌注浆密实度及螺栓连接初拧和终拧的扭矩值。
(3)空调板安装控制要点:①控制标高的抄平与校正,安装空调板的平整度及围栏垂直度;②控制立面的总体效果;③控制支撑与固定方式的安全性;④控制空调板锚固筋与结构的连接。
(4)叠合板安装控制要点:①控制楼层叠合板铺设的标高和平面位置;②控制板底排架及搁栅的平整度;③控制叠合板混凝土钢筋锚入现浇梁结构的尺寸;④控制管线的安装位置及高度。
结束语:总之,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结构工程不仅具有“四节一环保”的优点,而且能够缩短建设工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社会风险,提升工程品质。政府采取“市场引导”和“强制推行”并举的政策。从监理角度出发必须加强对行业市场的定位,提升监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创新意识,刻苦学习,不断采用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效能,适应新常态。借此,本人将新学习和掌握的装配式结构工程在实施监理工作中,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供监理机构接洽业务和监理人员操作过程中借鉴,有不妥之处按规范执行。
参考文献:
[1]于凯.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施工技术,2017(s1):1114-1117.
[3]王腾飞.装配式住宅工程监理及其质量把控[J].居舍,2017(24).
论文作者:白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构件论文; 质量论文; 标高论文; 建筑论文; 要点论文; 结构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