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

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

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冠丞 邓纯东

【提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度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研究呈欣欣向荣之势,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推进提供了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系统回顾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历程,深入分析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 党史党建 学科建设 研究综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的开局之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研究呈欣欣向荣之势,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推进提供了理论武装和实践指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2018年度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工作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研究内容进一步增多,研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一、学科研究动态追踪

1.党建研究

一是党建研究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党建研究成果增长显著。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为检索条件全面检索关键词“党建”“习近平党建思想”,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各大出版社新时代党建系列丛书出版种类、发行数量明显提升,譬如红旗出版社的《新时代党建丛书》(5册)、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新时代党的建设丛书》(9册)等,表明党建学科地位、社会关注程度正逐步提升,标示着“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实践操作性得到广泛认可,正逐步成为学术界、理论界的研究重点。

二是党建各领域具体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围绕新时代党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党建领域具体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其中形成的重要观点体现在:政治建设突出党的领导,思想建设突出理想信念,组织建设突出从严治吏,作风建设突出反腐机制,纪律建设突出正风肃纪,制度建设突出党内法规体系。

2.3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整体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尺神经损伤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0.0%(P<0.05);观察组肘内/外翻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P<0.05);两组肘内/外翻发生率及肌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是党建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有新的聚焦。2018年度党建研究前沿和热点有所变化,主要聚焦于“关于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经验总结的研究”“关于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系的研究”“关于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的研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研究”等。

四是学术活动推陈出新。首届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坛、第五届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论坛、全国高校党建师资培训班、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等活动相继举办,推动了党建学科发展和研究进程。

2.党史研究

一是改革开放史研究成为重中之重。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界、理论界加大了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各大出版社策划了改革开放专题的研究丛书,全国党校、高校、社科院系统以及其他研究机构、团体举办了各类主题的学术会议,论文、著作成果非常丰富,其中不乏跨学科的、一些亲历者撰写的比较有价值的成果。

二是党史人物和事件相关学术活动增多。围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80周年、“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等历史节点,针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项英、王震诞辰,党史界举办了纪念学术会议,发表了系列学术成果,推动了党史研究。

三是党史文献不断推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组建,相关部门先后出版了诸如《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习近平谈“一带一路”》等文选册集,进一步夯实了推动新时代党史研究的文献基础,为党史文献研究的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四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神。近年来,各地以地域形成的精神成果为基础,建立了干部学院,开展党性教育、初心教育及红色教育,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史学研究。

翻转课堂最重要的环节是课中师生的互动环节,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互动,而这种信任和互动,是能够改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课中互动时,以讲故事、开玩笑等形式构造融洽的氛围,便于授课顺利进行。在言语上,口气随和,真诚沟通,实现平等对话,体现尊重。这些细节都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信心或亲近行为,促进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提升。

二、学科建设、研究方法、重点热点

1.党建方面

在学科建设上,为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出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和国务院学位办《关于推进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的通知》,全国11所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点,多所“双一流”高校也开始自设该专业并招收研究生。2018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家科研单位招收了党建专业博士研究生。2018年11月,首期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学科师资培训班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来自全国五十余所高校的教师参加培训,学科建设顺利推进。

在研究方法上,基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体系这一主体,使用党-群、党-国家-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路线等研究框架,采用以史、论、史论结合、比较研究、学科交叉、调查研究、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建设论、党务工作、世界政党比较进行分析。同时,以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上提出许多重大创新观点为指导,基本做到了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统一。比如:提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观点,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的观点,提出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观点,提出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的观点。学术界、理论界基本能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进行学理阐释。

2.党史方面

在学科建设上,2018年11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了第30届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位点会议上,第八届张静如中共党史党建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揭晓,9名作者获奖,对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产生了积极意义。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林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发表的《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论要》,是党史学科建设本年度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文章认为,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发展遇到新挑战是学科定位不够清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损害了学科形象,文章深入探讨了党史学科定位、指导理论与方法、发展史与史料支撑、学术规范与成果转化传播等问题,对于提升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在研究方法上,基本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以唯物史观作为中共党史的根本观点,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阶级分析的研究方法。习近平指出:“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2]学术界、理论界基本能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进行学理阐释,同时结合社会、比较、口述等史学方法推进中共党史研究进程。

3.重点热点问题

四是关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研究。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科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具有开创性意义。冯秋婷在《锻造我们党更强大的组织力》一文中从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论述党的组织路线,提出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彰显了组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任务和要求。张荣臣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文中提出,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等重要观点。

十是关于“五一口号”发布和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2018年2月,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宣布将“组织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五一口号”发布和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成了本年度的热点。张献生在《五一口号: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奠基》一文中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淑萍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一文中认为,“三个新”和“三个有效避免”全方位、多视角阐述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刘维芳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考察》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探索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创新发展阶段。经过这四个阶段,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理论政策、相关章程和制度机制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巨大的优势。钟声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带给世界的启示》一文中指出,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和协商取代了西方政党之间的彼此倾轧与争斗,具有鲜明独特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度,给世界政党政治文明发展带来一种新的模式,彰显出中国智慧,为如何践行“政党的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为人类探索更好政治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七是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研究。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布局的新内容和新要求,是党的十九大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结合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再修订,2018年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研究主要是围绕意义论、制度论、方法论、目的论、实践论五个方面展开。李斌雄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的重大发展》一文中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制度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党的纪律处分制度的内涵、特征和结构,同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纪律建设实践特别是2018年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阐述了我们党在纪律处分制度上的重大发展。强舸在《纪律建设若干原则、重大举措及十八大以来发展历程》一文中从纪律建设的原则、举措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加强和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

五是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总目标、总布局的研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总目标、总布局。理论界认为,这个总要求、总目标、总布局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政治定力、使命担当。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总要求、总目标、总布局:必须明确中国共产党信“马”、姓“共”,必须要坚持人民的立场;必须要怀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通过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纯洁党的肌体,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经得起风浪考验,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绝不犯颠覆性错误,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养分,保持生机活力。

一是关于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经验总结的研究。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研究成为热点。王先俊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一文中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40年内的思想理论创新历程,评述了我们党思想理论创新的历史、发展、意义、经验及启示。许耀桐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新发展》一文中从干部队伍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群众路线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监督体制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几个方面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新发展。

海洋中生活着各种神奇的生物,有令人闻风丧胆的“海怪”,也有优雅的“美人鱼”。不知你是否听说过,海洋中还有一种被人称作“海天使”的神奇物种,它晶莹剔透,娇小可爱,虽然科学家已在北极冰海和日本北海道的冰原下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至今仍摸不清它的来历,这更给海天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方成靠刻苦和天分,从一个化学专业的学生,成长为中国漫画的一代大家,杂文也写得很出彩。在现当代中国漫画家中,既能画又能写,而且著作等身的,仅有丰子恺和方成二人。方成的杂文,生动幽默,充满生活气息,其中哲思和博大情怀,更值得回味。可惜,“文革”期间他因一篇发表于1957年讽刺教条主义的杂文《过堂》,被投进“牛棚”,被迫终止了杂文和漫画创作。改革开放后,他才重新恢复创作自由,迎来艺术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三是关于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的研究。突出、强化党的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的亮点。围绕道德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学术界、理论界也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姚桓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理论逻辑与实践难点》一文中从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上分析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体现,反映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内在联系,指出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措施。丁俊萍在《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鲜明特征和重大意义》一文中指出,习近平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系统分析了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任务和重大意义。

八是关于改革开放史的研究。改革开放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是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改革开放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史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深入而不断发展。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特点,一是从时间维度看,越是改革开放初期和早期的问题研究得越多越深入,例如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二是从研究内容看,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重心和热点。萧冬连在《改革开放史应当成为党史国史研究的重点》一文中指出,在国内,关于改革开放历程回顾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多来自一些经济学家,这种局面应当有所改变,讲述中国故事,党史国史界学者不应当缺席,改革开放史研究应当提上日程。对此,需要多做区域性的、专题性的和个案性的研究。孟永在《试析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心态维度》一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更是国人心态发生巨大变迁的年代。可以说,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是群体心态结构的解体与重建。因而,改革开放史不仅要研究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而且应当将其与心态史研究结合起来,多层次地揭示和把握这段历史。樊超在《改革开放史视野下的外交史研究》一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相关历史文献的正式出版、外国外交档案的解密以及史料搜集方法的多样化运用,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可望从外交史领域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提供较为独特的学术资源。

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水费主要包括农业排涝水费和农业灌溉水费。2011年省委1号文件决定取消易涝地区农民的县乡两级水利工程排涝水费,农业排涝费用由各级财政负担,目前大部分县乡已取消排涝水费。据2012年统计数据,农业水费支出占农业生产支出的10%左右,全省农业灌溉水费收入1.06亿元,水费实收率约为62%。2008年以来,当阳市、荆州区、南漳县、宜都市、潜江市、咸安区、江陵县、仙桃市、蔡甸区、老河口市等地实施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示范项目区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排灌体系,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保证率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形成了良性的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确保了粮食与经济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九是关于红船精神的研究。自习近平正式提出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学术界、理论界对红船精神的研究逐步深入。2017年已经掀起了一个热潮,截至2018年底,在论文数量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谢文等学者在《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一文中指出,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的“初心”,就是当年他在浙江提出的“红船精神”的延伸。许春和在《用“红船精神”激活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一文中指出,“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源头,要用“红船精神”激活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李娟在《红船精神研究:综述与展望》一文中对过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历史地位、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五个方面。已有研究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研究规模和学术影响力不够,地方主义色彩明显;研究主题同质化程度较高,学术视域有待拓展;史料支撑较为薄弱,理论解释的说服力有待提高。未来需要着重在红船人物与红船精神的关系、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探讨。

二是关于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系的研究。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标示着习近平党建思想已经形成了实践操作性强、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杨德山在《习近平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创新述析》一文中系统分析了习近平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创新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邸乘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一文中系统研究了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根本目的和目标导向、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系统分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关系。

十一是关于“大跃进”的研究。2018年是“大跃进”运动60周年,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成果。陈晋在《毛泽东的经验与智慧19:不在同一条河流两次失足——毛泽东是怎样吸取“大跃进”教训的》一文中认为,“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心中永远的隐痛,从发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有弄虚作假和狂热浮夸的弊端,毛泽东在各种场合不下50次谈论其间的错误和教训,这在《毛泽东年谱(1949—1976)》里有大量记载。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的反思,体现出从承担责任到初步纠正,从总结教训到摸索规律,进而如履薄冰地对待经济实践的心理轨迹。张金才在《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的认识》一文中考察分析了邓小平和陈云对“大跃进”运动认识的异同点,认为邓小平和陈云都希望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同时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三、研究趋势与展望

党建研究方面,要准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探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更是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延续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变化,使党在自身建设方面面临着各种严峻考验,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都将成为党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一是要注重突出党建研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目前来看,虽然党建研究的力量多,成果也比较丰硕,但是如何使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是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二是要注重兼顾党建研究中的学术性和实践性,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和统计分析工作,这样的成果才能经得住实践考验。三是要注重区分和把握学科的党建、工作的党建、理论的党建、学术的党建、宣传的党建这五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每一种党建的本质、特点、作用和意义。

六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新时代党建布局的新内容和新要求,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贡献。2018年,党的政治建设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仇文利在《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理念》一文中从改革开放40年的角度系统分析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理念、本质要求和实践逻辑。刘宗洪在《政治的逻辑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从“政权意识”“利益代表”“政党纲领”“政治关系”的视角加以推进。刘汉峰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伟大工程建设》一文中从党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治理能力和党的政治建设的关系入手,系统阐述了以政治建设助推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牛安生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当代价值及基本要求》一文中提出,当前学术界、理论界多从政党建设的一般意义来阐释党的政治建设,认为政治是政党的基本属性,这是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基本原因。同时,他提出了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什么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的疑问,他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新时代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现实背景着手分析,得出一个基本规律:党的建设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侧重点,这样才能够不断巩固党的自身,加强党的领导。他认为在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基本要求,包括遵守党内规矩和纪律、严守党内法规以及共产党人价值观和党性修养三个方面。

党史研究方面,要准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史研究领域的一大“公害”,开展党史研究必然要面临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问题。然而,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过程中也存在着方式、方法和有效性的问题。要避免隔空“无的放矢”、文字式“吆喝”;要讲究方法、手段,对历史虚无主义现象的来由、动机进行区分,从而做出道义上的“鞭挞”或是理论上的批判;在诉诸网络管理或法律行政手段的选择时争取做到“出手”即攻其要害,直奔历史虚无主义“大本营”。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背景很复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要充分运用好大数据分析和心理分析等现代化手段。

例如一只纯色表盘的手表,除了时针和分针,没有其他装饰,这种情况下,指针的走动特点就可以领略到该款手表的个性。由于间隔一段时间才走动,所以这个指针的走动在整个过程中就非常明显了,如何将指针的走动过程设计得即简单化又可以受得起冲击呢?现在的城市生活节奏快速,生活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工作、人际关系甚至连周围的物体都会给人带来多多少少的压力感,我们也希望手表可以帮我们承担起一部分释放压力的作用,就是希望它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

经过对2018年党史党建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比对,以下内容或为今后党史党建学科研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党史、党建相关研究;党的政治建设内涵、体系、方法研究;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研究;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研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研究;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研究;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研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研究;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研究等。

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等情况,其中疾病认知度评分需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判,考核的评分满分为100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主要从饮食、运动以及用药等多个方面来评判,考核的评分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主要是从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方面来评判,考核的评分满分为100分。

注释

[1]参见王炳林:《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论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2]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李志勇心里特别高兴,可他没想到,拜访过程并不顺利。 “我见到那家酒店的经理时,那经理只是上下打量了我几眼,看我一身乡土气,就不耐烦地把我赶了出来。无奈的我走出酒店,恰巧碰到了另一个供货商,人家穿着西装马甲,胳膊下夹着小皮包,头发梳得溜光水滑,皮鞋擦得锃亮酒店经理看见了,赶紧连声打招呼‘老板您好您好’,我心里真不是滋味。”酒店门前的李志勇看了看自己,身上是皱巴巴的衬衫,脚上是15块一双的皮鞋,叹了一口气。

【中图分类号】 D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19)08-0026-06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19.08.004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 赵 玥

标签:;  ;  ;  ;  ;  

新时代党史党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