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2.3术后处理术后7d重点观察患肢血运、皮肤感觉及活动。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即可软塑料楔形鞋垫,垫高足跟下床负重站立和行走训练,楔形垫随足下垂矫正逐步减小楔形的高度,始终保持与地面水平,负重站立和行走训练贯彻整个治疗过程,定期复查。1.3观察指标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主诉、体格检查评估治疗情况。主诉:无疼痛可稳定行走为优;轻微疼痛可耐受,活动时不适可耐受为良;疼痛明显且严重影响活动为差。体格检查:足部外形正常,背伸超过中立为10°、跖屈超过20°为优;足部依旧存在一定内翻,跖屈小于10°但背伸基本到达中立位为良;足内翻畸形明显,踝关节各方面活动小于10°,无法背伸至中立为差。此外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随访3个月的结果显示,主诉评估结果显示患者中优15例,良13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3%;体格检查结果显示优12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为86.67%。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疾病复发、过度矫正及神经血管牵拉损伤情况,3例(10.00%)出现轻度针道感染,而经相关处理后感染均消失,预后良好。3 讨论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是常见的下肢畸形,疾病的病因复杂,个体损伤疤痕差异,通常认为疾病多因外部因素作用所致,病理变化为软组织挛缩、骨关节畸形等,针对这一疾病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对外伤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治疗上,针对各种类型的外伤性马蹄内翻足推广使用Ilizarov技术外固定治疗的方式[3]。该治疗方式具有如下几点优势:第一,手术具有微创、避免手术再次损伤疤痕挛缩、手术时间短的优势,符合Ilizarov技术微创无血技术原则,且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使得装配外固定器的时间可极大的缩短;第二,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型外伤性马蹄内翻足,治疗过程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逐步缓慢调整及个性化定制支架,且牵拉过程可维持及促进骨质、关节周围韧带、挛缩疤痕组织再生修复矫正畸形,减少肢体短缩发生,符合Ilizarov技术再生矫形、治用并举,自然康复及个性化原则;第三,针对重度的马外伤性蹄内翻足,使用外固定器能纠正各个方位的畸形情况,这样对患者足踝各骨正常解剖关系的恢复有重要帮助[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患者主诉及体格检查优良率良好,术后无疾病复发情况,虽说出现针道感染但经相关处理感染消失,获得良好预后。综上所述,对于外伤性的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Ilizarov技术外固定架的治疗方式可取得理想的畸形矫正治疗效果,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罗颖琪, 石磊, 邹利军, 等. Ilizarov技术技术技术联合跗骨V形截骨在外伤性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25(01):54-57.[2]郭占豪, 孙克明, 王军建,等. Ilizarov技术技术外固定架联合有限矫形手术治疗青少年证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J]. 中国临床医学, 2017,36(5):719-722.[3]徐剑, 孟国林, 程建岗, 等. 创伤性足下垂畸形进行Ilizarov技术技术外固定架治疗后的足底压力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36(3):89-90.[4]张小兆, 逯登鹏, 刘曦, 等. 应用Ilizarov技术技术技术三维矫形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 2017,5(18):112.
论文作者:杨有良,李兴伟, 毛润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5
标签:畸形论文; 马蹄论文; 内翻论文; 技术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外伤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