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海燕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与机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血糖正常到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HbA1c经检测为(10.2±0.3)%,健康体检的对照组经检测为(4.8±0.2)%,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羊水异常率、胎儿早产率、胎膜早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羊水异常、胎儿早产及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结局与机体HbA1c水平呈正相关。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分娩孕周、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可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糖尿病;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安全影响极大,指首次在妊娠过程中发现或出现的一种糖耐量异常。以往常将血糖作为主要评估糖尿病病情的指标,但其易受采血时间、受检者是否为空腹等多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1]。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对近2-3个月内患者血糖平均水平进行反映,与有无应用胰岛素、是否空腹等因素无关,故目前,已是对糖尿病病情进行评估的一项“金标准”。本次研究选择妊娠糖尿病病例,对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9.3±3.2)岁;孕次平均(1.5±0.4)次,产次平均(1.4±0.5)次。纳入标准:(1)与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糖尿病进行诊断的标准符合,即HbA1c>6.0%、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CT)≧7.8mmol/L,空腹血糖(FPG)≧6.1mmol/L。(2)患者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等可引发糖代谢紊乱的病史;(3)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同期选取到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7岁,平均(30.2±1.4)岁。两组均为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287±549)g,胎龄平均为(37.8±1.5)周。组间年龄、孕次等自然信息可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对肘静脉血抽取,抽取量为5ml,检测HbA1c水平。后取葡萄糖50g,于200ml水中溶解,3min内服完,1h时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7.8mmol/L,需开展OGTT试验。应用免疫凝集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对HbA1c和血糖水平分别检测。另外,对新生儿的体重、胎龄收治,≧4000g为巨大儿,≦2500g为低体重儿。依据所得数据,分析HbA1c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HbA1c水平;(2)对比两组妊娠结局;(3)观察HbA1c与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关系;(4)对比两组新生儿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资料如HbA1c水平、新生儿状况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如妊娠结局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HbA1c水平对比

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HbA1c经检测为(10.2±0.3)%,健康体检的对照组经检测为(4.8±0.2)%,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2 妊娠结局 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羊水异常率、胎儿早产率、胎膜早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HbA1c由于血红蛋白中分布的游离氨基酸与葡萄糖结合而成,可对检测前1-2个月机体血糖平均控制水平进行有效反映[2-3]。现阶段,OGTT试验、FPG检测等为常用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诊断的手段,但均易受采血时间、饮食等多因素影响,有一定局限性。而HbA1c可有效规避上述不足,不受上述因素影响,为一项结果较为准确的对孕妇机体糖代谢状况进行评估的方法。虽现阶段针以HbA1c水平在妊娠期的动态变化方面的文献尚少,故无法对HbA1c在孕期公认的正常值范围确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采用HbA1c对妊娠糖尿病进行筛查和预测,已渐被广泛认可。孕早期HbA1c≧5.5%时,也可使对GDM预测的价值提高[4-5]。结合本次研究示,观察组妊娠糖尿病孕妇HbA1c水平经检测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的对照组正常孕妇,两组羊水异常、胎儿早产、胎膜早破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羊水异常、胎儿早产及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妊娠结局与机体HbA1c水平呈正相关。故在对妊娠并发症进行预测时,检测HbA1c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综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可对妊娠结局进行预测,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 何素琼,薛玉珊,张曦,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8):5-7.

[2] 中华医学分妇产科分会科学组.中华医学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6):426-428.

[3] 林春晓,李春花,缪士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围产结局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268-1270.

[4] 梁秋艳,伍晓容,谢艳红.低血糖膳食模式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尝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4):461-464.

[5] 柳双燕,张静媛,张亚军,等.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联合体重指数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5):73-74.

论文作者: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李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