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宏观经济出现下滑趋势以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启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对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在当前各种市场需要似乎都已饱和,一些消费热点即起即消的情况下,住房和家用轿车被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寄予厚望,并对其可能产生的拉动作用描绘出乐观的前景。
但是,人们普遍看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却迟迟未能形成,专家所预料的发展前景也可能成为泡影。乐观地讲,即使住房和家用轿车在今后五年或十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至少失去了当前启动经济回升的现实意义。
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何迟迟不能形成?主要在于,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在消费热点、宏观背景、居民收入和消费心理等方面都与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消费热点呈现不同的特点。从现象上看,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购买热潮,如狂飙排浪般,一浪高过一浪,历时之久,范围之广,形成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并非没有消费热点,住宅电话、家用空调、电脑、VCD、大屏幕彩电等也一度成为消费热点,但只不过一波一波,且难以持久。从普通日用消费品中升级换代的新产品、新开发出来的高档消费品越来越多,但几千元价位的商品即使热买热卖也难以形成引人注目的市场热点,某一消费热点很难经久不衰、独领风骚而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宏观经济形势不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宏观经济过热时,消费浪潮席卷而来,投资和消费双双膨胀,使经济热上加热。经济体制转轨初期爆发出蓄之已久的经济潜力,长期的经济短缺为经济增长点的不断涌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九十年代后期,宏观经济不断降温,接着出现过冷局面。在宏观经济过冷时,市场需求疲软,消费和投资双双冷却,使经济冷中更冷。经济体制转轨初期经济增长的爆炸性效应已趋缓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快结束了经济短缺的局面,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相对饱和。经济体制的深层矛盾日益显露,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更加明显。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自1983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外需不足转而压迫内需,使国内以需求不足为特征的通货紧缩更为严重,以至于消费热点难以持久,住房和轿车等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形成。
第三、居民收支特点不同。八十年代以来,越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而且几乎是同步增长,既没有教育、住房等大额的预期开支,也没有医疗、下岗等后顾之忧,这有利于居民的即期消费,并形成这一时期特有的跟风、攀比、齐步走的同步消费。九十年代以来,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收入的层化导致消费的层化,高收入阶层与下岗职工等低收入阶层在消费需求上相去甚远,这使得同步消费、跟风消费失去了支付能力的支持。同时,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显著放缓,人们的收入预期大大降低。1998年,农民实际收入增长仅为4%,是近五年来的最低点。收入增幅减缓是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最大因素,消费热点没有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关键在于缺乏收入增幅的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与各项经济指标的下滑趋势相反,1998年增长最快的就是居民的储蓄存款,增幅为17.1%,创七年来新高。教育和住房成为居民考虑最多的大额预期支出,同时,人们不得不为医疗和失业作最后的保底。因此,即使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很难刺激居民消费。这表明,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即期消费。收支现状和预期是人们最现实的考虑,并不是人们缺乏消费需求,而是收入水平制约着人们的有效需求。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收入积累尚不足支持其对住房及家用轿车的购买,新兴的信贷消费远远敌不过传统的量入为出,因此,住房及家用轿车迟迟未能形成消费热点,更谈不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消费心理不同。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收入水平趋同、消费需求趋同的消费大潮可以说是个特例。九十年代以来,经历市场经济洗礼的城乡居民消费心理日益成熟,对市场经济的峰谷起落及不确定因素,其心理承受能力和物质承受能力都大大提高。在消费行为上则表现出理性化和丰富的个性化色彩,即使对于大众化需求的住房,人们也会有多样化的选择。消费需求作为一个独立变项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更加明显。可以说,今后市场上很难出现象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样的消费大潮,因此,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预测决不可用简单的类比。
作为启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对策,对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预测是失败的。在理论分析上则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把经济增长点与消费热点混为一谈。一些论者在谈到经济增长点时,实际上是在讲消费热点。经济增长点不同于消费热点,但二者又有很多联系。经济增长点必然包含几个消费热点,但某个消费热点不一定是经济增长点。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分别处于市场经济结构的不同层次,如果把消费热点等同于经济增长点,则很难深入分析和准确预测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局限于某几个点的狭隘视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然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点”上,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吃”、“穿”、“用”经济增长点线性地推论出“住”和“行”这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不仅过于简单化,更在于忽略了与点相关的链条、相关面,以及这个点、线、面所在的框架空间。住房之所以没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在于高房价和低工资等直接相关的经济因素,也在于与住房相关的改革滞后、政策不到位等非经济因素。因此,如果忽略与经济增长点相关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这个“点”便很难理解,更谈不到预测。
我们总是对形势给出过于乐观的基本判断,而这种判断总是被不断发展的实际进程所否定。社会经济预测对不同层次的经济决策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有关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预测和理论分析上的某些偏差,可能误导消费,尤其是误导投资,甚至干扰宏观调控的正确决策。如果依据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预测投资,则可能造成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如果局限于经济增长点的狭隘眼光实行宏观调控,则会丧失广阔而长远的视野,丧失对经济运行基本趋势及基本相关的洞察力,而为表面现象所感。
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预测的认识误区,还在于它混淆了不同的分析层次。如果把它置于恰当的分析层次,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分析预测仍有些相当的价值。
经济增长点的系统分析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消费热点分析、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空间。它体现了社会学观察经济现象的独特视野:从不同层次和角度,从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联来分析经济问题。
第一、消费热点分析。消费热点处于市场经济结构的微观层次,收入水平、消费需求、消费心理和消费时尚是其基本变量,其中,消费心理和消费时尚是影响消费热点的重要因素。对于成熟的消费者来说,他只有对消费热点有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总是前卫和新潮,才有可能抓住消费冷热的时间差,选择性能价格比适当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商家、厂家来说,消费热点意味着一个卖点或商机,因此,调整产品结构、产品更新换代不可不分析消费热点。
第二、经济增长点和扩大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点的直接变量是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使消费热点得以持久和不断扩散升级,并吸引相当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流动,使新的经济增长点得以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点至少包含几个相关的消费热点和投资热点,并具有相对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扩大的经济增长点既包含了纵向关联的上游需求热点和下游需求热点,也包含了横向关联的需求热点,从而形成了行业性、区域性的经济增长空间。比如八十年代后期家用电器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深圳特区和浦东开发区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的经济增长点是一种方向明确而稳定的中等趋势,是企业投资的良机。这种趋势仍然以消费热点、投资热点和社会流动热点为信号和标志,先知先觉者稳获先行之利,后知后觉者跟进获利,而不知不觉者错失良机。
第三、经济增长空间。经济增长空间是指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它蕴藏着一系列彼此相关的经济增长点。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每一个经济显著增长期都在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中运行,直至经济增长空间不断被充实或饱和,继而进入经济徘徊不前的缓慢增长期,经济的负增长则表明经济增长空间的大大萎缩。经济增长空间既包括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的经济因素,也包括与经济增长间接相关的非经济因素,表现在体制的、结构的、区域的、市场要素的不同层面,突破经济的或非经济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是进入新的经济增长空间的必经之路。
从长远来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空间有七个方面:1、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空间。“第二代”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开辟最为广阔的经济增长空间。2、所有制结构调整空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非国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潜力无限。3、城乡结构转换空间。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中等城市扩容的城市化,将开辟巨大的市场需求。4、区域结构开发空间。发挥东部优势,开发中西部地区,有巨大的经济潜力。5.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改组、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结构性需求。6、科技结构调整空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知识经济增长空间。7、城乡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空间。5万多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需求。
经济增长空间属市场经济结构的宏观层次,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关注的重点。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是洞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波动周期,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萌发和成熟营造适宜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尤其是关注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基本相关,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和制约,只有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