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孙金波[1]2002年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前言 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综合征,其临床病变复杂,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10~20%的病人一年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内皮损伤,凝血系统被激活,促使冠脉内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在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改变及如何采取干预措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目标之一。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较敏感的指标,血浆中TM升高见于多种内皮损伤性疾病。关于UAP患者血浆中TM水平如何及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尤其测定血浆中TM变化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国内外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测定UAP患者血浆中TM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同时观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UAP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血浆中TM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冠心病的发病机理及抗凝药物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6月至12月住院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男23例,女7例,年龄37~75岁,平均58.2±8.2岁。术后根据抗凝药物应用情况随机分两组,低分子肝素(LM硼)组及普通肝素(UFH)组各15例;对照组:选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6-74岁,平均56.l*10.5岁。各组年龄、性别组成相匹配。所有研究对象除外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近期手术、创伤、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疾病,介人手术前均未予LMWH及UFH治疗。 2.研究方法 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示管腔直径狭窄>50%确诊冠心病,采用Gensiai积分系统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定,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每支血管狭窄小于或等于 25%为 1分,50%为 2分,75%为4分,90%为8分,99%为16分,100%(闭塞)为32分,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支积分之和,对照组均记为0分。介人治疗按常规方法进行,UAP患者两亚组术后分别予以LMWH 0.4Inl皮下注射* J时一次,UFH 800-1000U/*时持续静点,均连用5天。两组术后常规予以钙桔抗剂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所有患者人院后次日晨及UAP组术后第2J*天分别采空腹静脉血ZInl,经3石%拘檬酸钠抗凝后离心,用ELISA法测定TM。在酶标仪波长450urn处读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TM浓度。另采人院后次日空腹静脉血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 3.冠心病危险因素选择指标 高血压年限、吸烟年支数、血中总胆固醇(TCX甘油叁酯(TG人高密度脂蛋白(HDLX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Gin)、纤维蛋白原(Fig)。h>5.72 nunol/L、TG>1.7 rnmOVL、LDL乃.64 nunVL叁项之一或多项异常为高脂血症,Fig>4.0矿L为增高。 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Is表示,组间及组内均数比较用t检验,血浆中TM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数据处理用 SppS 9.0统计软件分析,P<o.呼为差异有显着意义。 ·2· 结 果 二.UAP组血中 TM、TC、LDL、FIP、APOB及空腹血糖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M能u为 5.72。2·26 ngilnl,3.77土二.17 "g/rnl,P<O.05);单支病变组及双、叁支病变组TM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沙<o.05人但两病变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有高血压病史组血浆中TM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压融组。 2.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血浆中TM水平与年龄、高血压年限、总胆固醇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二0.235-0.485,P二 0.01一0.04),与病变支数、Gin、LDL、HDL。Fig人poA人ooB、TG、吸烟年支数无明显相关性。 3.LMWH组术后第2天血浆中TM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显着,术后第3*天及 UFH组术后第 2乃*天 TM均值较术前虽有下降,但差异不显着。 讨 论 在生理状态下,血管内皮是连续、完整的,能合成、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扩血管及生理性抗凝物质,具有维持凝血纤溶平衡,调节血管紧张度,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作用,其中蛋白C活化系统在调控血栓形成及溶解中发挥重要作用,TM作为其重要辅助因子,跨膜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能与凝血酶结合成复合物活化蛋白C,并具有清除凝血酶,抑制其活性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功能,从多个环节发挥抗凝作用。当内皮细胞受损时,TM以可溶性形式卜)释放人血,引起血浆中’YM水平增加。近年来已把血中TM作为评价内皮损伤最重要的标志物。研究表明患单一及复合动

李柳骥[2]2007年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文秀[3]2007年在《冠心病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作为凝血酶的受体,它参与蛋白C(PC)的活化,在抗凝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还能降解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促进纤溶。内皮功能受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内皮细胞的抗凝功能改变可导致抗凝/纤溶平衡失调。TM通过结合凝血酶,可以对抗由其损伤内皮引起的促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因此,作为内皮细胞的保护因子之一,且具有抗血栓形成功能的TM在AS中的作用令人关注。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T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TM的表达调控在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作用的机制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AS的表遗传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甲基化作为一种主要的表遗传学修饰,是最常见的复制后及转录前修饰方式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发育调节、基因组印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与特异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有关,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TM基因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在病理情况下显着升高。因此对体内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及对其表达调控机理的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从而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与正常人对比,观察人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2)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浆TM浓度,通过观察血浆TM浓度与人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TM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3)通过观察血浆TM浓度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进一步推测TM基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方法:(1)随机选取9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狭窄或有粥样斑块的患者,和75例经CAG证实无狭窄的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两组血浆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2)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TM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S-PCR检测发现,冠心病患者90例,甲基化检出率为41%(37/90);对照组60例,甲基化检出率20%(17/75),冠心病组TM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性别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关系分析:冠心病组男性患者76例,甲基化检出率为43%(33/76),对照组男性患者43例,甲基化检出率为19%(8/43),两者比较冠心病组男性患者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女性患者14例,甲基化检出率为29%(4/14),对照组女性患者32例,甲基化检出率为22%(7/3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血管病变程度与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关系分析:1支血管病变组甲基化检出率为44%(11/25),2支血管病变组检出率为39%(9/23),3支血管病变组甲基化检出率为40%(17/4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血管病变程度无关。(4)按年龄将所有对象分为4组,49岁以下组31例,甲基化检出率19.35%;50~59岁组48例,甲基化检出率29.17%;60~69岁51例,甲基化检出率33.33%;70岁以上组35例,甲基化检出率42.86%。随年龄的增加,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但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冠心病组血浆TM浓度为(0.70±0.24)ng/ml,对照组为(0.52±0.18)ng/ml,冠心病组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性别与血浆TM浓度关系的分析:冠心病组男性患者35例,血浆平均TM浓度为7.0±2.4ng/ml,对照组男性26例,血浆平均TM浓度为5.2±1.8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男性血浆平均T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女性患者6例,血浆平均TM浓度为6.1±2.4ng/ml,对照组女性15例,血浆平均TM浓度为5.6±2.2n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65例研究对象中,冠心病组的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推测外周血TM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抑制或下调TM的表达,使其失去对抗由其损伤内皮引起的促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产生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冠心病组男性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女性未发现此现象,提示外周血TM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在男性易患AS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雄性激素相关,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90例冠心病患者中,未观察到TM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随病变程度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这提示外周血TM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参与启动动脉粥样硬化,之后TM甲基化呈维持状态。(4)冠心病组血浆T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提示血细胞生成的TM不是血浆中TM的主要来源,冠心病内皮功能不全导致的TM血浆浓度的升高远大于由血细胞T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TM合成减少所致血浆TM浓度的下降。(5)冠心病组男性血浆TM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女性则未观察到此现象,提示TM在男性易患AS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黄全跃[4]2006年在《血栓相关因素和冠心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vWF基因-1793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背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基因启动子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关。vWF-1793C/G是一种新的遗传变异,该变异伴随着血浆vWF水平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高,临床上表现为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的近期预后不良。因此vWF-1793C/G可能是一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遗传基础。目的:探讨vWF-1793C/G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选择190例确立性冠心病患者和180名同期无脑卒中病史和无明显冠心病依据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测定vWF-1793基因多态性。结果:1.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人群中,vWF-1793C/G基因型的频率分布是:CC26.6%,CG58.5%和GG14.9%,等位基因C、G的频率分别是55.9%和44.1%。2.两组对象的vWF-1793C/G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显着性,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CC、CG和GG的频率分布为:20.7%对34.4%、56.7%对52.8%和22.6%对12.8%,但是等位基因C、G的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0.8%对49.0%和39.2%和51.0%)。3.在总研究人群中,CC、CG、GG叁种基因型对应的血浆vWF水平差异无显着性,但是,在对照组中,携带G等位基因的(CG和GG型)患者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CC型)。4.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依然是传统的危险因素为主,血浆VWF水平是新的独立危险因素,VWF-1793基因型没有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本研究观察了vWF-1793C/G基因变异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和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的vWF-1793基因频率与对照人群比较有显着差异,但是,冠心病患者的血浆vWF水平受-1793C/G的影响较小。第二章冠心病患者血浆vW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背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一高分子糖蛋白,绝大多数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储存,15%-20%的vWF由巨核细胞合成并储存于循环血小板中。vWF作为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过程中的辅因子,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又是凝血因子Ⅷ的载体,能使Ⅷ因子免于迅速被蛋白酶分解。研究报道,血浆vW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有关。目的:探讨血浆vWF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156名住院的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88名同期无冠心病依据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血浆vWF:Ag水平,同时检查其他常规生化指标。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的血浆vWF: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5.3%±74.5%对70.2%±66.7%),差异有显着性(P<0.01)。2、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vWF:Ag水平与冠心病和年龄正相关。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月后的预后只与心率和血尿素氮相关,预后与血浆vWF水平不相关。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月后的预后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C-RP相关,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中无独立的危险因素。预后与血浆vWF水平不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明显增高。vWF:Ag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近期预后无明显关系。影响wWF水平的因素为年龄、log-CRP和冠心病本身。第叁章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随后的血栓形成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凝血和纤溶功能的紊乱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临床事件发生密切相关。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触发斑块破裂后的血栓形成,即凝血过程的级联反应,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TF的主要生理性抑制物,可抑制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的血栓阻塞。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表明,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在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这些不能用单独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来解释。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同时他汀还有多项降脂以外的效应,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血栓、稳定斑块、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其中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与组织因子的表达下调有关。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影响。方法:将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叁组:不用他汀组(A组)28例,辛伐他汀20mg组(B组)29例和辛伐他汀40mg组(c组)31例,在入院第二天和在平均治疗8天以后的清晨空腹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TF和TFPI的水平。结果:1.辛伐他汀治疗的两个组TF中位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从12.75pg/ml下降到6.00pg/ml和从10.5pg/ml下降到5.25pg/ml(P<0.05),不用他汀组的TF水平无明显变化;2.辛伐他汀治疗同时还使血浆TFPI的中位水平增高,分别从182ng/ml和175ng/ml增加到243ng/ml和318ng/ml(P<0.05)。3.两种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后的TFPI中位数水平高于不用他汀治疗的A组,差异有显着性。4.40mg辛伐他汀治疗组的总胆固醇水平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显着的下降,而其他两组的血脂无变化。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TF和TFPI水平或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血脂水平无关。6.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基线状态时的TF水平与C-RP水平正相关。结论:20mg/天和40mg/天辛伐他汀短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能使TF水平降低和TFPI水平增高。辛伐他汀对TF和TFPI的作用独立于它的降脂作用。

贾秋蕾[5]2016年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微粒功能及与细胞微粒结合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微粒(PMP)膜表面功能蛋白CD62p、PAC-1、CD42b及CD40L的表达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在冠心病UA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差异;并采用显微成像流式细胞术观察UA患者外周血PMP与白细胞微粒(LMP)、内皮细胞微粒(EMP)、红细胞微粒(RMP)间形成的结合体形态,并检测结合体在冠心病U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同时,研究PMP表面膜功能蛋白及PMP-LMP结合体、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在冠心病UA血瘀证及非血瘀证中的差异,为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0名,采用同期广安门医院南区体检中心正常志愿者20名作为对照组。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并按braunwald分级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于清晨对所有受试者空腹抽取静脉血,并由柠檬酸钠抗凝。运用梯度离心的方法制备无血小板血浆(platelet-free plasma, PFP),将PFP存于-80℃冰箱内,在2周内利用普通流式细胞仪及显微成像流式细胞仪完成检测。将检测PMP及其表面膜功能蛋白CD62p、PAC-1、CD42b、CD40L的表达,以及PMP-LMP结合体、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水平并观察其形态,分析上述指标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PMP及其表面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UA患者PMP表面CD42b表达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PMP及其表面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并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p<0.05)。UAⅢ级患者外周血PMP水平高于UA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Ⅱ级和Ⅲ级患者PMP表面PAC-1、CD40L表达水平均高于UAⅠ级患者(p<0.05),UAⅢ级患者PMP表面CD62p表达水平高于UAⅠ级、Ⅱ级患者(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MP及其表面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与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PMP、LMP、EMP、RMP、PMP-LMP结合体、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水平高于健康人(p<0.01);UAⅢ级患者PMP、RMP水平高于UA 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级、Ⅲ级患者LMP、EMP、PMP-EMP结合体水平高于Ⅰ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PMP、LMP、EMP、RMP、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水平高于非血瘀证患者(p<0.05),且与血瘀证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1、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PMP及PMP表面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较健康人升高,且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与UA严重程度相关,表明PMP的黏附、聚集、促炎症反应作用参与了UA的发生发展。2、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PMP及PMP表面CD62p、PAC-1、CD40L表达水平较非血瘀证患者升高,且与血瘀证呈正相关,提示PMP的黏附、聚集、促炎症反应作用与血瘀证的形成有关。3、冠心病UA患者外周血PMP、LMP、EMP、RMP、PMP-LMP结合体、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水平高于健康人,且PMP、LMP、EMP、RMP、PMP-EMP结合体水平与UA严重程度相关。4、冠心病UA血瘀证患者PMP、LMP、EMP、RMP、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表达水平较非血瘀证患者升高,且与血瘀证呈正相关,提示PMP、LMP、EMP、 RMP、PMP-EMP结合体、PMP-RMP结合体参与了冠心病UA血瘀证的形成。

张跃[6]2008年在《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 fibrinolysisinhibition,TAFI)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对101例CHD患者与10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TAFI基因型,比较两组之间TAFI基因编码区505位点的多态性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对其中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与25例健康的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TAFI水平。另外结合造影情况,探讨TAFI基因多态性及血浆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25例正常人血浆TAFI水平均值为(79.7±8.845)%,参考值范围为65.2%—94.2%。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的血浆TAFI水平均值为(72.448±15.016)%。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的血浆TAFI水平低于正常人血浆TAF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不稳定心绞痛组与急性心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TAFI浓度与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07,P=0.133,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TAFI浓度与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2,P=0.066,无统计学意义。3.冠心病患者TAFI基因G505A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TAFI基因505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对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影响。结论:正常人血浆TAFI水平较欧洲人偏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TAF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亚组与急性心肌梗死亚组之间的血浆TAFI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提示TAFI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TAFI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TAFI基因编码区50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不是预测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孟莉[7]2013年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会较静止时发生显着变化,通过检测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了解血小板的活化情况。目前,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抗血小板的西药虽然作用快,但作用靶点单一,而且易产生耐药性和某些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一些中药或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的作用,可以预防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目的:1.运用流式细胞术准确测定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揭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2.运用流式细胞术准确测定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揭示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相关性。3.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证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有效。4.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从血小板活化分子水平揭示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方法:1.选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2例,健康人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两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CD42b、PAC-1表达水平。2.选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2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血瘀证患者20例,健康人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叁组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CD42b、PAC-1表达水平3.选取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14天,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CD42b、PAC-1表达水平,并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4.所有试验数据录入计算机,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着性。结果: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血小板膜糖蛋白CD42b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下调,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血小板膜糖蛋白CD42b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下调,其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血瘀证患者比较,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上调更为明显、血小板膜糖蛋白CD42b表达水平下调程度也较非血瘀组患者为着,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疗效:对照组显效8例(19.51%),有效22例(53.66%),无效10例(24.39%),加重1例(2.44%)。治疗组显效9例(21.95%),有效28例(68.29%),无效4例(9.76%),加重0例(0%)。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与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疗效:对照组显效11例(26.83%),有效20例(48.78%),无效10例(24.39%),加重0例(0%)。治疗组显效15例(36.58%),有效23例(56.10%),无效3例(7.32%),加重0例(0%)。对照组总有效率75.61%与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2b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其CD63、PAC-1表达的下调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CD42b表达的上调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上调、CD42b表达水平下调,表明血小板活化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密切相关。2.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上调、CD42b表达水平下调,且其改变较非血瘀证患者更为明显,表明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症状的作用,表明其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之一4.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够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瘀证证候,表明其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的有效药物之-5.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够下调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PAC-1的表达,上调其CD42b的表达,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功能,达到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血瘀证。

孙金波, 单晓清, 齐国先[8]2005年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TM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观察抗凝药物对TM的影响。方法:UAP组为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30例为对照组。UAP组术后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低分子肝素(LMWH)及普通肝素(UFH)共5天。测定对照组入院后次日及UAP组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2、3、7天血浆中TM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浆中TM水平与病变积分、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用多元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UAP组血浆中TM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对象血浆中TM水平与年龄、高血压年限、总胆固醇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UAP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严重,TM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的范围和程度,TM水平对评价高胆固醇及高血压对内皮的损伤有意义。

佚名[9]2018年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王师菡[10]2010年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RCT的方法,通过对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方证次对应,常规西药叁种治疗方式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评价叁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与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关联性,证实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体现,进而证实疾病、证候与方剂是具有相关性的。方法四个中心19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及痰瘀互阻两型,每个证型各99例,气虚血瘀和痰瘀互阻两个证型又随机分为方证对应、方证次对应、西药治疗组3个亚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气虚血瘀型方证对应组给予参芍片及丹蒌片模拟剂,方证次对应组给予丹蒌片及参芍片模拟剂,西药组给予参芍片及丹蒌片的双模拟剂;痰瘀互阻型方证对应组给予丹蒌片及参芍片模拟剂,方证次对应组给予参芍片及丹蒌片模拟剂,西药组给予参芍片及丹蒌片的双模拟剂。治疗28天,分别观察病人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及生物学指标疗效;并采用多因子降维法以9种影响疗效的因素建模,检测不同因素对疗效的贡献度。结果方证对应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存质量改善及对炎症因子、斑块因子、血栓因子表达的方面优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组,而方证次对应组与常规西药组在心绞痛疗效、生存质量的数个维度改善方面亦优于常规西药组,但对客观指标的改善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子降维法对9种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提示分组(不同的治疗方案)是改善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1)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方面叁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00);方证对应组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组,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F=53.384 P=0.001),而方证次对应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医组,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46)。(2)中医证候疗效:在胸闷、胸痛、气短等方面叁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00);方证对应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组,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F=74.114 P=0.000),而方证次对应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与常规西医组比较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65)。(3)生存质量量表疗效:从生存质量量表结果说明,方证对应治疗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功能及社会认知度等生存质量方面改善明显,优于方证次对应组及西药组(P=0.000);而方证次对应组在“心绞痛的稳定状态”、“自绞痛的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说明半对证治疗亦可改善心绞痛病人生存质量的多项维度。(4)客观指标的疗效: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D40配体、同型半胱氨酸、白介素-6):叁组炎症因子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证型中方证对应组疗后各项指标数值明显低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治疗组,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00),而方证次对应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5)。斑块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叁组斑块因子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方证对应组疗后各项指标数值明显低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组,经两两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00),而方证次对应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5)。血栓因子(P-选择素、血栓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叁组斑块因子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方证对应组疗后各项指标数值明显低于方证次对应组及常规西药组,经两两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00),而方证次对应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5)。内皮因子(内皮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类生长因子Ⅰ):叁组内皮因子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方证对应组、方证次对应组和西药组疗后各项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分析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的差别(p>0.05)。(5)通过采用MDR法对有可能影响临床疗效的9种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还是生物学指标疗效,分组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且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项因素,进而从不同因素相关性分析上进一步明确了方证对应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结论方证对应治疗不仅能够改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对生存质量也有改善作用,并从生物学基础方面诠释了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临床疗效优于方证次对应治疗及单纯西药治疗。在疾病不同证候的疗效判定上,证实了疗效的关键在于方证对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明疾病、证候与方剂具有相关性,考察了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临床内涵。

参考文献:

[1].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 孙金波. 中国医科大学. 2002

[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3]. 冠心病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系的初步研究[D]. 刘文秀.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4]. 血栓相关因素和冠心病的关系[D]. 黄全跃. 中南大学. 2006

[5].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微粒功能及与细胞微粒结合体的研究[D]. 贾秋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6].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 张跃. 昆明医学院. 2008

[7].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D]. 孟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8].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TM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 孙金波, 单晓清, 齐国先.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

[9].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佚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10]. 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模式干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及生物学基础研究[D]. 王师菡.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