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效益论文,发展速度论文,试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次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国有工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搞得很好,但也有一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搞得不好,经济效益低。必须很好地处理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问题。
一、国有工业发展要有符合实际经济条件的高速度
国有工业发展要有符合实际经济条件的高速度,所谓符合实际经济条件,即有实际生产资料的投入,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以加快工业发展的速度。我国国有工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工业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已经初步建立起工业的体系,已能生产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但是,从我国的国有工业总的发展水平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当落后的。在本世纪末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实现小康,要逐步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要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工业的发展必须有符合实际经济条件的高速度。
国有工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我国已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即由市场调节经济的运行。因此,我国工业要有高速度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社会性质上是绝然不同的,但它们对经济运行调节的形式,却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果违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我国的工业发展就难以保持高速度。
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工业发展要有高速度,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每个生产的周期,都生产出一定量的净产值。净产值的一部分要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部分要用于积累。增加资金的积累,决定着工业发展速度。只有使消费和积累保持合理的比例,才能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使工业发展有一个较高的速度。
采用新技术。工业发展要有高速度,必须采用新技术。这里所讲的技术,包括机器设备,它们是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的物质条件。使用新技术比起使用落后的旧技术,能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因此,要使工业有一定的高速度,必须及时采用新技术。
国民经济必须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工业发展要有适当的高速度,各产业和各行业之间必须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各产业和各行业之间,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相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除各产业之间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外,各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也必须有合理的比例关系。不同产业的各行业相互之间,也必须要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要有广阔的市场。工业发展要有一定的高速度,必须有广阔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生产的商品,都要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所以,随着生产的发展,市场也必须不断扩大。市场的不断扩大,既表现在原有市场上的购买力有所增加;还要不断开辟新的国内外市场。同时,还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在国内市场上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撤除各地区所设的不合法的关卡,使运输过程能通畅的进行,坚决制止在买卖中以次充好和各种欺诈等混乱现象以及各种行业不正之风,使商品的买卖都能依法有序地进行。在国外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在出口前,必须采取先进的检测技术,认真进行检查。要用商品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顾客来购买,从而扩大国外市场。
合理利用外资。工业发展要有一定的高速度,需要合理利用一些外资。制约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不足。利用外资,能够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引进一些我国现时还不能生产和生产不足的原料、材料。把引进的外资,用来发展我国工业中比较薄弱的行业和在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企业中去,能在提高工业发展速度上起一定的作用。
二、提高国有工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国有工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
工业企业生产的必须是畅销产品。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一条是生产的产品能很快销售出去。如果销售不出去,就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如果生产的产品长期被积压,要占用一部分资金,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生产的产品能很快销售出去。在生产某种产品之前,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然后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不生产什么产品,使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能畅销。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工业企业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产品能够畅销的极其重要的条件。有许多企业生产同种产品,在市场上,质量高的产品不仅能够很快销售出去,即使价格比较高一些,也会很畅销,从而会有更多的盈利。降低成本,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降低管理费用,降低生产资料的购买和产品销售费用。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按市场上同种商品的同等价格出售。会取得较多的盈利。即使把这种商品的价格降低一些,也会取得盈利。所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必然会大大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调动工业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国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具体操作者,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努力进行生产和经营。每个职工,都应该在他们的工作劳动岗位上,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认真执行物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在劳动时间内,加工制造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在制品和产成品。实行岗位工资制,对于在工作和劳动岗位上作出不同成绩和贡献的劳动者,应付给不同的劳动报酬。实践证明,平均主义的工资,会阻碍职工的工作劳动积极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能更大地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加速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加速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使同量的资金在相同的时间内,增多周转次数,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企业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加速直接生产过程,把生产出的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销售出去,收回资金,以便重新购买生产资料进行再生产。由于用同量的资金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按同等价格出售,就能有更多的盈利,从而会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国有工业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阐明了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之后,再进一步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国有工业低效益的情况下,要高速度发展必须增加更多的投入。工业发展的速度多少才算是高速度,从现时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工业发展的速度来看,每年约10%左右的发展速度,就算是高速度。工业经济效益低,要使工业有高速度的发展,就必须更多地增加投入。这种高速度,有时不仅不能增加工业产值的总量,反而会在再生产过程中,多消耗一定量的活劳动、燃料和电力。所以,工业经济的低效益和高速度发展,到一定时间必然会受到生产资料投入的限制,不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下去,不可能推进国有工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国有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必须以高经济效益为基础。工业发展的高速度,以高经济效益为基础,是在少投入多产出的基础上的高速度。在提高经济效益基础上的高速度,由于有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投入,能够使工业保持继续地不断高速度地发展,从而就能增强国有工业的经济实力,就能加快实现我国工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