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帆[1]2017年在《《祝福》的叙事艺术与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几乎被各个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收录,叙事艺术精湛、醇熟,值得深入探讨。叙事理论日益发展成熟,可以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且叙事理论能够更加深入、广泛地阐释作品。本文首先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叁方面介绍了《祝福》中的叙事特点。接着调研了鞍山市的《祝福》教学现状,发现叙事学视角的缺失并进行了反思。叙事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用它串联起全篇课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随后本文设计了叙事学视野中的《祝福》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透过叙述者、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等艺术手段来掌握这篇小说的文学性,回归到审美和情感体验中去,并结合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反馈比较积极。最后由特殊到一般,提出了叙事学视野下小说教学的建设性教学策略,以期为小说教学提供借鉴。总体而言,从叙事学入手探究《祝福》以及其他合适的小说,有助于课堂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的文学性,应当也值得一试。
范雅[2]2012年在《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小说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财富。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既关涉到教师、学生对中国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学的理解与掌握问题,更关涉到教师、学生对杰出的文学作品的体验和学习问题。鲁迅作品和鲁迅小说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长期以来,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探索一条适合教师讲授、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较为切近的途径,在参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中学鲁迅小说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中学鲁迅小说的教学现状、中学鲁迅小说的教学理念、中学鲁迅小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力图通过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的研究,为中学语文老师提供小说教学、鲁迅小说教学、现代文学教学等方面的参考借鉴,为中学的鲁迅作品不再难教、难学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是通过对研究文献的梳理,说明目前关于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现状的研究。主要通过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获得关于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现状的感性认识;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于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现状的理性认识,以为后面关于鲁迅小说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的探讨提供基础。第叁部分是对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理念的探讨。根据个人经验和参考文献,本文提出了回到鲁迅和联系现实两个教学理念,并对此展开了自己的分析。第四部分为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本文通过对于两篇鲁迅小说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探讨,提出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和指导性教学策略在中学鲁迅小说教学中的适应性问题。
白君嫄[3]2016年在《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被大众阅读与研究近一百年,可谓经久不衰,对其评价与争论也越来越多且热度不减。通过阅读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以及相关资料发现,一直以来,鲁迅的作品在整个中学教材体系中占有绝对的比重。鲁迅小说作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以其对人物形象、社会环境、复杂但却生动的情节描写,折射出了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百姓的生活面貌。是对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与审美教育以及提高其文学素养的优秀范本。但由于鲁迅小说本身具有情节复杂、思想深刻、主题多样等特点,加之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加了学生学和教师教的难度。与此同时,即使学术界对鲁迅和鲁迅小说的研究已经有了无数的成果,但中学语文老师却很少认真阅读和研究关于鲁迅作品的研究论着,缺乏探索的兴趣和钻研的热情,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了解甚少,加之对文学作品本身缺乏深度的思考与钻研,教学也始终让教参、教案牵着鼻子走,导致鲁迅小说教学内容单一、老套、枯燥,也大大阻碍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因此,阅读和研究有关鲁迅小说的研究资料,发现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迁移到教学中并能促进鲁迅小说教学的内容,并尝试将这些成果借鉴到教学中,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和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对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第二部分主要对进行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说明。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的要求,并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分析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学鲁迅小说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第叁部分以二十一世纪为时间分界点,对二十一世纪以前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鲁迅小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进行概述。第四部分以叁篇鲁迅小说——《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鲁迅小说在中学语文中的教学现状进行梳理,从中发现现阶段鲁迅小说教学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首先以鲁迅的叁篇小说——《故乡》、《孔乙己》、《祝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关于鲁迅小说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再分篇目对“哪些学术研究成果可以开发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探析,并尝试作出教学构想。最后为结语部分。
高凤敏[4]2017年在《中学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多彩缤纷的作品中,鲁迅的文学作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中国优秀传统不可或缺的部分;鲁迅文学作品的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书写了光辉的篇章。鲁迅的作品,在语文教材中选入数目较多,我们每位学子都深得其中的思想与精神的教育。研究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教师和学生既可以学习到鲁迅文学作品的精髓,也能够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搏。一直以来,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常常是议论热潮,以至于在研究鲁迅的圈子内,此话题也是“长谈不衰”。由此可见,研究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中学语文教材有很大的益处和启迪,关系着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中学鲁迅小说,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研究内容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其录入教材的概况及现实意义、当今教学现状以及针对性策略四部分为主。本文的研究,力求为鲁迅小说、鲁迅作品以及语文教材中的其他小说提供参考意义和价值。本文共有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论文在对相关资料及文献的查阅整理的基础上,解释讲明如今中学鲁迅小说的研究成果,从中分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由此对研究本论文的内容、方法等能够明确肯定。其次是中学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的意义。将鲁迅小说与众不同的风格叙述清楚,并将其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及意义详细分析,以此确定研究本选题的必要性。再次是中学语文鲁迅小说的教学现状调查与探讨。针对选题访问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从中收获学生与教师对中学鲁迅小说的直接感受,找到其中的优与劣。最后是对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即中学鲁迅小说方法指导。立足于小说的背景,并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利用多元解读的方法为鲁迅小说的教学提供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方法。
何英[5]2013年在《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第叁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薄景昕[6]2007年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文中研究说明“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①教科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一定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体现,它能折射社会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追求,为我们提供一个时代的阅读经典,并进而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思想脉络。鲁迅被阅读,其间的反响、评价、争论与研究横亘近一个世纪;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阅读鲁迅,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与呼吸。通过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世纪玄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不同程度地选编了鲁迅作品,并且其历史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包括胡适、周作人、徐志摩、林语堂等,虽然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教材选编中大量选入,且数量比鲁迅多,但在现代教材的选编中都没有连续性,甚至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等,而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史上从未缺失。这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地位,具有永恒性,不可动摇。然而,世人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却是毁誉过当的。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说:“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有接近政党以前,党中一班无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把他抬到叁十叁层天以上,仿佛鲁迅先生从前是个狗,后来是个神。我却以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②这是陈独秀在鲁迅接受史上独特的贡献,历史跨越了五十年,鲁研界又回到了陈独秀这里。的确,真正把鲁迅当作人的时代毕竟是太少了。正如孙玉石所说,在鲁迅接受史上,“始终存在着一个超世俗的神圣化与反神圣的世俗化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③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超世俗的神圣化”之路,并且现在还在走。然而,鲁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超然与纯净,而是置身于文本世界中的孤立与茫然:“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④回望历史,无论是作为“神”的鲁迅,还是鲁迅作为“人的独异性”,都留下了无尽的言说。在这里,我只想希望获得一种与己更直接的方式来走进鲁迅,即在中学视野里,关注鲁迅及其作品,这是我论文撰写的视角。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使解读回到现场,拟以建国前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鲁迅作品为核心(建国后以人教社为主),以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教材与教参编者和语文教师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与阐释的史料为学术基础,在接受美学理论的视野里,梳理鲁迅作品自选入中学以来到本世纪初——八十多年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考究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历史演变轨迹,动态地显示中学鲁迅作品的历史生命,藉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史中所反映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厘清中学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接受的基本流程以及探讨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鲁迅观。也试图在史料的选编之外,寻找一个牢固的阿基米德点,撬起与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相关内容,即通过中学鲁迅作品的外部研究,透过政治文化的视角,叙述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语境,揭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内在联系,明确中学鲁迅作品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论文关涉的问题。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叁大部分。绪论部分简要论及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从中学语文教科书选编的角度入手,在接受史的语意背景下,来测量一个世纪的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及其文化走向,阐述鲁迅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其放大、延伸、扭曲而折射出来的时代的光与影,借助这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文字,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一个世纪,并与之保持持续的对话,①是本文的冀望所在。中学鲁迅作品受现代人歆慕已久,有些篇章已有口皆碑,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把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定为坐标,以此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透视出中国学人精神独立过程中的种种内在的认知逻辑、思维方式、内心动因、学术范型及其变迁的原因与规律;把鲁迅精神当作现代知识分子的最高品格,这不单单是一种学术行为,而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选择。然而,世纪之交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已是被批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从现状而论,中学鲁迅作品接受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一致的地方是来自选编者的观念和教师教学目的上的滞后固陋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的规约,因而导致我们的多数接受主体一以贯之地不喜欢鲁迅,有“谈鲁色变”之嫌。因此我们在痛惜过往的鲁迅作品接受没有给多少学生构筑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害怕现在和将来的鲁迅作品接受不能给学生以信心。因此,巩固并传承作为原创性鲁迅文学与思想在中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此达到“立人”的目的,这也是一项切实而有意义的工作。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的关系: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时期,鲁迅作品的选编也就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即使做调整也是单篇的调整;当社会出现大的转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之时,鲁迅作品的调整、变换甚至删减就越发频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去留增减就成为时代风云的一张晴雨表。一旦社会模式发生变化,选编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无论建国前后,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叙述者和表达者,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紧相连属,具有“配合”与“同构”的意义。这一方面说明鲁迅文本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的思想已指向未来。正文分五章。第一章旨在阐明民国时期鲁迅作品是如何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学术界和教育界又是如何接受鲁迅作品的,政治文化和选编者的心理架构对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材料梳理,我们清晰地看到民国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大多停留在鲁迅的小说与散文上,初中所选篇目比高中量大,教材选编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只凭‘主观偏见’和个人的喜好去选”。①然而,从选编的数量上看,鲁迅作品不及周作人与胡适。选篇只是单独作品的选篇,没有任何的提示和书下注释,到了民国末年才出现简单的课后练习题,教辅资料(教学参考书)在北师大图书馆仅存五本,教参的解读均注重其文学性的表述。但在40年代后的解放区中学语文教材里,所不同的是,杂文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在编者选编的过程中,多少都带有毛泽东观念的某种暗示,这会使人自然地想到符号对人的规训和控制。然而解放区的中学语文教材虽带有草创性,但为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标本。而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上,毛泽东的鲁迅论,远远超越了中国鲁迅学史上以前的所有鲁迅论,把中华民族对本民族伟人的认识提升到了最高境界,长期成为中国鲁迅研究的宗旨,笼罩达半个多世纪。第二章着重探讨建国后十七年里,鲁迅作品的重新选定。杂文的数量较解放前有了明显增加,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与鲁迅其它作品相比,杂文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会更大,许多鲁迅语录大多从鲁迅的杂文中得来。但选编突显其政治性,主要关注的是阶级斗争,而且存在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选文显然不够典范。教材和教参编者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严重的政治化倾向,因而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鲁迅文本的真实意义。主要表现在,自建国后,新闻媒介、文艺创作、理论研讨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下,众口一词地进行批判与赞颂。试想,当社会纯洁到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声音时,人们的思维机能必将僵化,思维进入一种偏执的愚昧之中,也就失去了“人”的价值。这是长期的思想教育的规约所必然产生的禁锢性的结果。第叁章侧重分析文革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由于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被“四人帮”所控制,人教社没有出版全国统编教材,各地方出版的语文教材又比较零乱,这一章主要是以北京市和吉林省出版的语文教材为核心,以此观照全国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北京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为配合文革错误的历史进程和当时阶级斗争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也成为政治夺权的工具,鲁迅是最大的傀儡。文革初,鲁迅作品一度被逐出中学语文课堂,因为鲁迅文学与思想与当时的斗争环境配合不上。两年后,选篇才不断地增加,杂文的选编走上了语文教材史上鲁迅作品选编的最高峰。文革中语文教参的阐释者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经验者对鲁迅文本极为政治化、庸俗化的描述,以及对鲁迅作品的弱化、扭曲和变形的阐释,都是极其严重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政治文化的影响,因而解读的意义已完全背离了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的自身,使鲁迅成为一个政治的附庸,地地道道的“工具”。然而,文革时期,让人极为欣慰的是李何林先生出版了《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②,这在中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并且对普及鲁迅的着作和传播鲁迅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问题试答”的特质是把中学鲁迅作品中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试答”对此都进行了一一的解读,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在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1978—2000)。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则完全从“文革”时期“政治压倒一切”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这与学术界的大力倡导有直接的关系,当然社会转型是决定因素。选文的数量还在增加,达到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的最高值。但保持了各类体裁作品的基本比例,同时删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杂文,删减的原因是这些杂文一方面被“四人帮”利用过,在受众群体的潜意识中存在前理解,文本背景复杂;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这些删减的作品已经不适合政治文化的需要。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裁多样,题材广泛,编排由浅入深,教材内部明确了学习重点,课后习题建立了能力训练体系。然而从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语境的生成与转换以及阐释者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历史事实表达中,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材与教参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鲁迅及其文本的真实意义——深层文化逻辑与诗意表达。显然,选编者与阐释者还完全没有从“文革”时期的政治文化的语境中解放出来,并带有深深的“文革”的印迹。中学鲁迅作品的意识形态化,严重阻隔了作为原创性的鲁迅文学在中学界的传承,同时也揭示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系统的滞后与阐释的僵化。鲁研界以至社会各界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接受在世纪末的风潮中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神坛请下又送上了祭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消解了一切权威,鲁迅也在其中。第五章论述新世纪中学鲁迅作品选编(2000年以后)的重大突破,面对多元文化,教材删去了论战的时文,尤其是那些与旧文人“对峙”的杂文,相反,鲁迅曾经反对过的文人,如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他们的文章也已进入教材,并且有些篇章还排在同一单元中。这种教材的选编方式使我想起了“人在五四”。新版教材(人教社第8版教材)由于袁行霈、冯其庸、钱理群、林非、谢冕等学术界的大学者的广泛参与和指导,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就更加科学化与学理化。杂文的数量在减少,小说与散文的数量在增加。注重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熏陶,唤醒人的独立精神的存在。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已进入了和谐发展阶段,需要反思人性,“以人为本”成为当今政治文化发展的主流。结语部分综合归结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并置交融的现代性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社会物质和经济条件得到改善,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科技知识的全面普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越来越趋向人文化和专业化。但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竞争的日渐加重,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以达到学校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学校在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的同时,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不扭转当今的以功利为目的的教育手段,就无以达到“人的现代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提倡学习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的意义就是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观。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启蒙主义教育。启蒙思想应当从基础教育开始,提倡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由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课堂权威话语的拘谨,教师自身的局限,使新一轮启蒙困难重重,但伴随社会经济市场化,政治文明的倡导,语文教改的进行,无疑给启蒙主义的教育带来希望。将中学鲁迅作品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复原鲁迅文本的真实意义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只不过都是在接近鲁迅本体并丰富鲁迅本体。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因阐释者因情势而构建的鲁迅作品的意义是不同的。
吴德祥[7]2004年在《关于中学鲁迅小说叙事艺术教学的思考》文中提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他奠定了中国小说的话语基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是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最多的,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小说的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和独特的艺术性,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偏重于对作品思想性的分析与把握,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对其艺术形式却重视不够。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鲁迅小说叙事艺术进行分析论述: 1.叙事视角的类型及其特征。 2.视角的选择及其意义。 3.叙述的基调和叙述语言 叙事语言。主要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叙述人语言的风格化两方面阐述。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作品的思想性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特点,明确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宋喆[8]2014年在《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文中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现代小说的奠基者。《呐喊》《彷徨》的批评与研究体现了五四新文学启蒙批判与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一百年来,鲁迅研究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充分的领域,而《呐喊》《彷徨》又是鲁迅研究中开始最早、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最多、积累最丰富最深厚的作品文本。不论是彭定安、张梦阳,还是林非、袁良骏,都对鲁迅研究做过专门的学术考察。尤其是张梦阳先生叁巨册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全面梳理过鲁迅研究的丰硕成果和史的变迁,王吉鹏教授也从各个方面撰写了鲁迅研究的“个案”史。但就《呐喊》《彷徨》研究之于鲁迅研究,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学术界还未能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和考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宏观上把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从百年《呐喊》《彷徨》的批评文本层面、“文学启蒙”与“艺术批判”的辩证关系层面,百年《呐喊》《彷徨》研究的学术发展层面对其进行综合考察。本文主要通过文本与资料细读、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叁个阶段:一“激越时代”,这是《呐喊》《彷徨》研究最自觉、自由的时期。这个时期对鲁迅小说作品的评价是知识分子与鲁迅对启蒙的共同追求和对艺术的自觉批判。它在学术研究范式上为以后各个时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尊崇时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鲁迅受到整个民族尊崇的情况下,研究由短暂的活跃而逐渐受到左倾政治思想的规约,曲折发展的时期。叁“重读时代”,这是新时期开始后,在全国范围掀起的鲁迅作品重读中,研究开始回归“五四”和鲁迅文学启蒙传统,回归文学独立和文学研究学理性的时期。通过对上述叁个时期研究状况的细致分析与论证。笔者认为:百年来《呐喊》《彷徨》研究的曲折发展证明:鲁迅小说的思想启蒙与艺术价值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一百年来的《呐喊》《彷徨》研究不仅是知识分子借文学研究继承鲁迅文学启蒙事业的一个过程,同时它还反映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观念、文学创作的嬗变,体现着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学术史的考察与研究是20世纪学术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选题,“《呐喊》《彷徨》研究之综论”是鲁迅研究立足当下最核心的历史反思和专业建构。其意义与价值自然呈现于曲折的百年鲁迅研究和《呐喊》《彷徨》的细读、注解及重读之中。同时,《呐喊》《彷徨》研究还是“鲁迅学”形成的坚实基础,它对当代鲁迅研究和学术发展带来的借鉴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
段逸[9]2016年在《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鲁迅作品思想深刻,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定篇,中学语文课堂也一直是认识鲁迅作品的窗口和起点。早在上世纪20年代,鲁迅作品就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教学也一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关于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增减问题始终争议不断。在鲁迅作品的教学实际当中,教师同样遇到一定的教学困难,并且在对鲁迅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方面,我们面临经典作品的传承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传承经典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有必要对鲁迅作品的教学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鲁迅作品的当代价值、中学语文教材选编鲁迅作品的情况以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叁个方面进行梳理,认为对鲁迅作品无论是从历史地位还是当代价值的角度进行考量,都极其重要且无可取代;并且,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明确研究方向后,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等方法揭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功利的阅读状态导致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不够深刻,且由于鲁迅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现在有很大差异,学生对其中抒发的情感缺少共鸣,加之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有限,导致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陷入某种困境。根据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研究将从改善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和文学作品鉴赏叁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而使中学生更好地亲近鲁迅、读懂鲁迅,以鲁迅的精神和人格鼓舞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人文素养。
应婧文[10]2014年在《人教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中学语文科存在的问题,我们习惯从教学技能方法的层面寻求解决之道,对教学内容却关注甚少。因此本研究将着眼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上。鲁迅作品作为民族的经典,不论是从其重要性还是影响力而言,都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然而可能正是其地位的显赫,使他的作品承担了更多的误读,因此教学内容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笔者从鲁迅作品这样的民族经典入手,试图探讨教学内容的开发问题。本文试图从整体的视域,立足学生和教科书,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鲁迅作品价值、鲁迅的人生经历等方面,从体裁和文本互涉两个角度出发,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收录的鲁迅作品进行分析,全文主要有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分析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问题及原因,从教科书提示的教学内容、教师确定的内容、学生学到的实际内容叁个方面切入,就产生的问题作出分析,再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对鲁迅作品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的开发。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主要分析的是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整体性开发的主要依据和开发原则。整体性开发依据从新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鲁迅作品的价值叁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从不同层面为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作理论上上的说明。开发原则首先从语文课程性质、学情、选文类型这叁个角度谈论教学内容开发的一般原则;然后结合鲁迅作品的特殊性,就知人论世、与学生的共鸣以及文体意识,讨论教师在进行鲁迅作品教学内容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的叁个原则。第叁部分包括四、五、六、七章四个章节,谈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开发的具体内容,从体裁和文本互涉两个角度分析,根据学生的接受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前叁章分别就散文、小说、杂文叁种文体,将原则和具体的课文联系起来分析。第七章将鲁迅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从选文的内部联系入手,分析不同文章的文本互涉现象,试图体现鲁迅作品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祝福》的叙事艺术与教学策略研究[D]. 赵一帆. 鞍山师范学院. 2017
[2]. 中学教材中的鲁迅小说教学研究[D]. 范雅.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3]. 鲁迅小说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D]. 白君嫄.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 中学语文鲁迅小说教学研究[D]. 高凤敏. 河南大学. 2017
[5]. 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D]. 何英. 南开大学. 2013
[6]. 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D]. 薄景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 关于中学鲁迅小说叙事艺术教学的思考[D]. 吴德祥.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8]. 文学的启蒙与艺术的批判[D]. 宋喆. 宁夏大学. 2014
[9].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段逸. 山西师范大学. 2016
[10]. 人教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开发研究[D]. 应婧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4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鲁迅论文; 鲁迅的作品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小说论文; 文学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呐喊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彷徨论文; 读书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鲁迅中学论文; 祝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