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邯钢会不会冲淡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不会论文,邯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些同志提出一个问题,目前强调学邯钢、抓管理,是不是冲淡改革,放松改革?是不是改革难以见效,才不得不重提管理,让企业自己救自己?
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改革和管理的关系。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而较好的管理基础就是内部条件之一,因此改革与管理不是对立的;其二,机制转换不是万能的。企业机制转换的目标就是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换机制本身并不能取代管理。就是机制转换后,企业还有盈和亏的两种可能性,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中把“管理科学”列为四大要素之一;其三,改革的效果必须延伸和落实到企业管理上。企业决胜在市场,市场决胜在管理。改革与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有所不同的是,如果说改革是政府和企业的“联合行为”,那么,企业管理则主要是企业自身的行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邯钢经验看,改革与管理确实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邯钢“模拟市场”的做法,不是一句时髦话,而是一个机制作保证。这个机制牵扯到内部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都以市场为导向设立和运转的。如果维持原有的制度,不进行改革,经营机制不转换,是无法模拟市场运行的,成本也就无法起到否决的作用。邯钢的管理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的管理,而邯钢的改革又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改革,二者谁也离不开谁。不但没有以管理冲淡改革,管理反而是改革落在实处的条件。
是不是现代企业制度搞不下去了,才推出邯钢经验?也有同志这样想。
当记者就此问题采访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蒋黔贵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搞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与学邯钢两者的方向完全一致。”
蒋黔贵认为,邯钢不仅仅在企业管理方面创造了经验,树立了典范,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如何实现两个转换方面进行了改革。邯钢1990年连续亏损时,和其它亏损企业一样,也想找政府,但发现靠部里靠不住,靠市里,市财政还指望邯钢多上缴。在这样的压力下,邯钢认识到,有没有市场份额,才是企业能否生存的前提条件,于是它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观念转变。
邯钢在想通了“是市场适应我,还是我适应市场”以后,着手在企业内部进行“三改一加强”,通过自我积累——改造——再积累——再改造,最终实现了企业的集约经营。所以,邯钢经验不仅仅是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他们积极改革组织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对国有资产保值负责,加强科技进步推动降低成本,实行少投入多产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等,体现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邯钢经验贯穿了改革的精神,有很浓的改革味道。蒋黔贵说:“改革和管理在一个企业内是不可分的,不要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蒋黔贵认为,有人以为我们要用邯钢经验来代替现代企业制度,这完全是误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方向从没有动摇,步伐也没有停止。企业管理不能替代改革,“三改一加强”和政府转变职能彼此都不能互相替代,这两方面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下去。
标签: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