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化石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背景下,新能源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会造成影响。同时,用电峰谷差值日益明显,储能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有独特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储能方式简介
按照技术的不同,电力储能可分为机械、电磁和电化学等类别,具体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酸电池、钠硫电池、锂电子电池等。其中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单机规模可达百兆瓦以上,适合在大规模电力储能的应用,而且均已投入商业应用。
抽水蓄能技术容量大,能量释放时间可达几天,技术成熟,转化效率较高,实际应用也最为广泛。但抽水蓄能技术需要建设不同高度的两个水库,这对厂址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建设周期长,基建成本高。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与抽水蓄能技术在规模上相当,同样适用于大容量、大规模的电站规模。但压缩空气的基建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而且在选址上限制更少,大规模的储能电站最合适的是利用地下矿井或洞穴,而规模较小时则可采用地上储罐的方式,方便灵活,易于选址 [1-3]。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包含压缩机、储气室和膨胀机三大主要部件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压缩空气储能按运行原理可分为补燃式和非补燃式。补燃式为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推动透平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补燃式是和燃气轮机相似的技术,不同点在于压缩机和透平不同时工作。
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是不利用外来燃料,采用压缩热来加热进入膨胀机的空气,提高入口参数。可见,非补燃式压缩空气系统不依赖外来燃料,且可利用压缩热和排汽对外供热和供冷,从而实现冷热电三联供。
2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营的压缩空气储能电厂是1978年德国北部建成的Huntorf电厂,并运营至今。其储能容量为580MWh,发电功率为290MW。该电厂采用的是补燃式系统,平均效率为33%~46%。
第二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McIntosh电站在美国Alabama州于1991年投入商业运行。该电站储能容量为2860MWh,发电功率为110MW,同样采用的是补燃式压缩空气系统,但增加了回热系统,平均系统达到54%。另外,1998年投运的日本上砂川盯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采用补燃式系统,储能容量2MWh,发电功率2MW。
可见,国外已建成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均采用的补燃式系统用以提高效率。虽然通过天然气补燃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但仍摆脱不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且会增加排放,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推进。所以,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有着更大的推广意义和发展前景。
我国虽没有投入商业运行的项目,但近年来在压缩空气储能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清华大学等单位于2012年开展了基于压缩热回馈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去除了燃料补燃,系统效率达到4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2014年建设了第一台500KW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动态模拟系统并实现了储能发电。在系统集成方面,中科院搭建了MW级别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平台,并完成了国际首套1.5MW先进CAES系统的示范系统,已运行4000h以上,系统效率达到52%,超过了国际上同等规模系统效率。2016年,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自主设计研发的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集成实验与验证平台已建设完成,系统效率达到60%左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也已在2017年底启动。
3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关键问题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规模大、效率高、寿命长、零碳排等优势在当下化石能源危机、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1)电网削峰填谷。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电网的峰谷差值也逐渐明显。这种供需不平衡性降低了电站的年平均利用率,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单机功率大,发电时间可达数小时,可在电网低负荷时吸收富余电力,在高负荷时向电网供电,实现削峰填谷。
(2)吸纳新能源电力。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迅速,2017年风电发电量3057亿度,弃风电量419亿度;光伏发电1182亿度,弃光电量73亿度。压缩空气储能可消纳弃风弃光的电量,提升电能的品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3)分布式能源建设。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易于选址,有害气体零排放及可以冷热电三联供的特点,在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而一项技术的经济性和盈利能力是进一步研究、推广到投入商业运行的关键。一方面,需控制建设成本,降低单位造价。从设备上,在向增加大单机功率方向发展的同时,兼顾压缩机、储气设备和空气透平等主要设备的成本和占地,积极推进高效压缩、换热及空气透平设备的研究开发。在系统上,积极进行关键在于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有文章指出高温蓄热技术和恒压储气罐技术[4]的研究对提高系统效率有重要作用。
4.结语
现在弃风弃光现象突出,电网峰谷差日益明显,储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势在必行。压缩空气储能尤其是非补燃式压缩空气系统规模大、效率高、地质条件要求低、运行灵活、有害物质零排放的特点,在电网削峰填谷、吸纳新能源电能、分布式能源建设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压缩空气技术要进一步发展,以至在国内投入商业运行,其经济性和盈利能力是关键,为进一步降低单位造价、提高系统效率,加快高温蓄热技术、等压储气等相关技术上的研究和突破。
参考文献:
[1]梅生伟,薛小代,陈来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期应用探讨.南方电网技术.2016,10(3):10-14.
[2]付永领,李万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南方电网技术.Conference on China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2010
[3]薛小代,陈晓弢,梅生伟,等.采用熔融盐蓄热的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性能.电工技术学报.2016,31(14):11-20
[4]徐玉杰,陈海生,刘佳,等.风光互补的压缩空气储能与发电一体化系统特性分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0):88-95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压缩空气论文; 储能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站论文; 效率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