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40000)
摘要:防护大板基础具有体积大、钢筋密、混凝土浇筑量大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采用施工全程控制(中心)桩配合激光五线水准仪,既可以准确测量防护基础的常规基坑坑深、放坡宽度、基坑长宽,又可可视性的对基坑基面、垫层、防护大板施工工艺进行检测,同时能避免辅助桩远离基坑或堆土障碍影响基础施工数据控制。
关键词:防护大板;基础;测量;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工程的路径选择也愈加困难,经常需要在煤矿或其他矿区的采空区进行穿越,采空区的地基塌陷和变形对输电线路铁塔与基础存在着极大的危害。为了减少对线路稳定运行的影响,设计单位通过基础结构计算和基础选型,采用大板基础,以提高铁塔基础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发生地基沉陷后铁塔基础的可调整或可修复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大板基础在采空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稳定效果,在输电线路工程采空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施工方法特点
2.1基坑开挖采用大型挖掘机,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2.2科学安排现场施工工序,底板基础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无地形时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时合理配置搅拌机械和施工人员,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2.3利用电动抹面机进行底板基础表面压实,使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密实,提高底板基础表面感官质量。
2.4在保护帽施工前,对大板基础的可调式加长地脚螺栓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备地基变形时调整使用。
2.5当底板基础几何尺寸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时,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时采取特殊的温度监控等措施,防止出现温度裂缝,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3工艺原理
3.1大板基础结构形式
大板基础主要包括底板基础和铁塔基础两部分。基坑底部为基础垫层(一般厚度为50~100mm),垫层上方为底板基础,底板基础上方为四个普通铁塔基础,普通铁塔基础下方与底板基础之间为一层卵石加砂垫层(一般厚度为100mm)。大板基础结构形式见下图1。
图1大板基础结构形式图
大板基础基坑开挖施工时需整体开挖一个大坑;基础浇筑时需先浇筑底板基础,待底板基础混凝土凝固后,再在底板基础上方浇筑四个铁塔基础。
3.2大板基础基坑开挖土石方量大,人工开挖施工效率低,采用大型挖掘机机械开挖;多余土石方需合理顿放或外运。
3.3采用施工全程控制(中心)桩配合激光五线水准仪,可视性的对基坑基面、垫层、防护大板施工工艺进行检测,同时能避免辅助桩远离基坑或堆土障碍影响基础施工数据控制,降低了测量和人为误差,提高施工工艺及技术水平。
3.4施工全程控制(中心)桩结构为钢筋焊接,高度设置1米,综合考虑垫层10厘米,防护大板厚度50厘米,主结构为φ25钢筋,下部设置三角构架20公分,用于基本固定,上部设置作业平台,平台不小于20厘米*20厘米,待平台固定好好,借助GPS设置施工辅助中心桩,同时,在基坑边沿设置辅助桩配合使用,用于整个施工过程参数测量。
3.5底板基础混凝土方量大,现场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无地形时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合理配置搅拌机械和施工人员,确保连续浇筑作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畴时,需采取特殊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3.6铁塔基础模板利用钢管固定与支撑,确保基础定位尺寸;利用钢管搭设施工平台,利于铁塔基础施工过程操作。
4质量保证措施
4.1大板基础施工应严格执行《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300-2013中土石方、基础工程部分的规定。
4.2分坑测量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复核设计给定的杆塔位中心桩,并以此作为测量的基准。分坑时,应很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位中心桩,必须钉立可靠的辅助桩并对其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4.3土石方开挖应按设计施工,减少需开挖以外地面的破坏。铁塔基础施工基面的开挖应以设计图纸为准,按不同地质条件规定开挖边坡。基面开挖后应平整,不应积水,边坡不应坍塌。
4.4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大于+100mm时,其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
4.5优选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温升,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纹。
4.6底板基础有地形时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无地形时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合理配置搅拌机械和施工人员,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4.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
4.8试块制做:试块制作应符合《10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3-2012要求,试块制作应在浇制现场随机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每组三个试块在同盘砼中取料。
防护大板基础参照(当采用承台及联梁时,承台及联梁每基应取一组,单基超过200m3时,每增加200m3应加取一组。)进行制作,不超过200m3时,制作一组试块,每增加200m3应加取一组,不足200m3按照200m3计算。
4.9底板基础采取专用的电动机械抹面机进行表面压实,使混凝土表面光洁、平整、密实。
4.10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后应在12h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2)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当使用其他品种水泥和大体积基础时按有关规定处理;
(3)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将塑料薄膜分别沿横向和纵向绕过基础的立柱顶面,将整个立柱全部包裹。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待达到养护条件后进行回填;
4.11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4.12基础坑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分层夯实,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回填现场应由技术人员监控,严禁驾驶人员盲目操作,以造成基础整体位移或基础棱角损坏。坑口的地面上应筑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其高度视土质夯实程度确定,基础验收时宜为300~500mm。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工程移交时坑口回填土不应低于地面。
4.13浇筑基础应表面平整,单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1799.2-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10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Q/GDW1153-2012
作者简介:
郝旭升(1985.12),男(汉族),陕西渭南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主要研究方向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施工
论文作者:郝旭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基础论文; 混凝土论文; 底板论文; 基坑论文; 铁塔论文; 表面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