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活方式论文,少数民族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计算机应用对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影响
虽然信息产业革命在我国现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计算机应用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并开始向少数民族地区扩散。
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劳动生活方式上。劳动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其他生活方式的基础。生活方式的变革一般都始于劳动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引起整个生活方式的变革。这种改变是由劳动工具的改变引起的。
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工具,通常并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人们只要通过指挥计算机控制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劳动过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据报道,计算机已经在西藏某些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注:来源于《西藏日报》图片新闻,1997年11月27日,第2版。)
在辅助劳动、进行生产管理和数据处理方面,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更为广泛。例如,云南省推广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技术,就是数据库在少数民族农业生产应用的成功例子。该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应用该系统指导生产后,水稻单产增加11%,玉米产量增加13%;(注:李秀春:《农业电脑专家落户怒江峡谷》,《云南日报》,1998年10月7日,第3版。)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自治县也依靠该系统解决了困扰农民多年的病虫害问题。(注:金建昌:《喜看电脑专家虫口夺粮》,《云南日报》,1998年11月1日,第3版。)经专家鉴定,这一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一两年才兴起的因特网,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接收和发送经济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在因特网上设立了网站—《宁蒗之窗》,(注:《宁蒗之窗》:http:// www.jh.ynu.edu.cn/yunnan/nl win/nl win.htm)一方面介绍宁蒗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另一方面,发布重点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招商引资的政策和项目等信息。
其次,是计算机在闲暇生活方式上的影响。
闲暇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由其自由支配时间内的活动方式。所谓自由支配时间就是指“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天地”的时间。(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6月版,第281—282页。)
电子计算机对闲暇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在于它使人们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多,闲暇生活方式就越丰富,人的自由发展水平就越高。闲暇生活的功能主要在于恢复人们在劳动中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潜力,它可以分为消遣娱乐性活动和提高性的学习创造活动两大类。
在娱乐消遣方面,家用计算机应用得比较充分。家用多媒体电脑,不但可以玩丰富多彩的电脑游戏,还可以当作“家庭影院”来使用。配备了调制解调器的电脑,还可以上网和人聊天或者打游戏。前段时间在各地兴起的电脑“网吧”和电脑游戏厅,在民族地区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在禁令颁布之前,这样的游戏厅在西藏拉萨就有十多家。(注:成璇:《玩电脑游戏,悠着点》,《西藏日报》,1998年8月30日,第2版。)虽然电脑游戏厅的经营方式很值得斟酌,但是电脑游戏在推广电脑应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很多人接触电脑都是从玩游戏开始的,通过游戏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恐惧感,继而将电脑应用到个人的生活学习当中。可以说,游戏是推广电脑应用的先锋。
在提高性的学习创造活动方面,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学习计算机。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熟悉掌握计算机进行工作,已经逐渐成为新时期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有不少进修学校提供电脑课程外,一些机关单位也组织职工进行短期甚至脱产的电脑培训。
二、计算机进入少数民族生活的滞后性
虽然计算机已经开始对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少数民族人口中使用电脑的,主要还是知识分子、机关干部等家庭。计算机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汉族地区,尤其是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经济发达地区,电脑成为不少老百姓消费的“新三大件”之一。以广州为例,同1996年相比,1997年广州市居民家庭的电脑购买量增长了151%,居各消费品增幅的首位;而1998年电脑的购买量又以20 %的速度增长。现在,广州市每百户家庭就拥有30.8台电脑。(注:陈穗华、高博翔:《广州三成家庭有电脑》,《广州日报》1999年5月17日, B1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拥有计算机的家庭还不普遍。1997年全国每百户城镇居民的家用电脑拥有量只有2.6台。经济发达的省市如上海、广东等地,每百户拥有量为9台左右;内地如重庆、 湖南等地的数字也分别达到4台和2.68台;而民族自治区如新疆、宁夏、内蒙古、 广西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如贵州等地,这一指标只是在0.8台到1.6台之间。(注:《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 340页。)这还仅仅是对城镇居民进行的统计,估计农村居民的拥有量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水平。
这种状况是由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决定的,可以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生活水平上找到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在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影响下,我国居民收入不均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统计方法,(注:基尼系数,又称为“基尼集中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大小。其最小指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值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的不平均,即百分百的收入被一个人所占有,而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两者之间。对于我国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平均”,0.2— 0.3为“比较合理”,0.4以上为“差距偏大”。)1994 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为0.434,到1996年至1997年,达到了0.458。(注:李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与展望》,《新视野》,1998年第4期。)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趋势。
收入水平的差距,必然带来消费水平的差距。其具体表现如下:
(1)地区之间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中部次之;西部地区地域最为广阔,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势未能得以发挥,经济发展迟缓落后。1996年,东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827.5元,而西部地区则只有4594.4元,(注:《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335页。)只有东部地区的一半。东西部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失衡的首要原因。
从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可以看出东西部生活水平差距是相当大的。
表一 城乡及地区居民消费情况对照表※
消费结构指标农村 城镇 东部城镇
副食品(千克/年)
22.54 44.41/
衣着消费(元/年) 108.31520.91/
主要家电数(台/百户)
57.68262.58
236
消费结构指标 中部城镇 西部城镇
副食品(千克/年)/
/
衣着消费(元/年)/
/
主要家电数(台/百户) 192.6
176.3
※城乡对比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的数字计算所得,地区对比数据来源于吴明瑜、李泊溪主编的《中国1997—2020——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第125页,表2—10。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部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超过中西部,尤其是高档耐用消费品,东部地区居民的拥有量大大超过中西部。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失衡的首要问题。
所谓的西部地区,是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9个省区,除陕西省外,其余的, 均为少数民族集中的省区。西部地区加上与之紧密相连的内蒙古和广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其总人口的37.3%,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0.4%。(注:杨清震:《缩小东西差距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因此,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实际上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差异。
即使撇开地区性差异,假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收入达到全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大约2000元的水平,一个核心家庭的收入不到5000元,扣除生活支出,要买一台中低档的电脑,也要攒上好几年的时间。能够拥有电脑的,暂时还只能是极少数特别富裕的家庭。
(2)城乡之间
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为5188.54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090.13元, 当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则分别是4185.64和1617.15元。(注:《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326,344页。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5倍和2.6倍。
具体地看,城乡之间的差别包含汉族地区的城乡之间、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之间、以及前者和后者在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民族地区的城镇与汉族地区的乡村经济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会超过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而对于民族地区的农村与汉族地区的城镇相比,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就更大了。
有关研究显示,收入指标反映的城乡差距在15年左右,消费指标反映的城乡差距为10—25年,平均起来,折合收入与消费两方面的指标,差距为15年左右,(注:顾海兵、林徐:《缩小城乡居民经济差距的分析》,《经济日报》1998年6月22日,第5版。)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居民。而我国少数民族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换句话说,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水平要赶上城镇居民,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对于拥有8 千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广大少数民族兄弟来讲,(注: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93.33%,少数民族6.58%,未识别民族人口占0.05%。)在改善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好处的电子计算机,并不是一种呼之欲出的宝物。
除了经济水平的差异,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也是导致计算机应用在民族地区的推广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现时,包括计算机技术在内的现代化科技,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领域而开发的,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相对比较少,在畜牧业方面的应用则接近空白。所以,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工厂企业开始使用电脑辅助生产,懂电脑,逐渐成为一种劳动技能的要求,这种趋势迫使城市的职工自发地、积极地去学习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在农村,部分有能力有远见的农民会率先利用计算机技术,电脑的推广也是由这些人开始,慢慢推广到其他农民中去的。而在牧区,由于暂时未能和生产很好的结合,电脑对于牧民们来说,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并非生产工具,因此很多牧民即便负担得起,也未必会去购买电脑,学习使用。
三、少数民族中的计算机推广
“所有重大发明和发现都会自行向四方传播”,(注: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6页。)计算机的推广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生产工具通常是最容易被传播的文化物质,计算机是新型的生产工具,它必将有能力很快地在民族地区传播开去。可是它又与以往传播的工具不同,它是一种指导其他工具进行生产的特殊工具,它所需要的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也更高。同时,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而软件本身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因此,计算机的推广,不单是物质文化的传播,而且是精神文化的传播。
一个文化群体,对于外来的文化特质通常会有正反两种反馈。一种是积极接受的态度,这是外来文化发展的最初动力,可以极大地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种则是拒绝,千方百计限制外来文化的发展。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被接受或抗拒,视其对接受一方的适应性和效用而异。
在适应性方面,从物质因素看,电是电脑运作的动力基础,要是缺电或缺乏电网,计算机就得不到推广。以云南省为例,截至1998年7月,全省仍有15个乡镇,1513个行政村,约610万人未能用上电。 (注:朱祥伟:《我省“村村通电”工程进展迅速》《云南日报》,1998年7月9日,第3版。)有些地方虽然通了电,但是电费太贵使人们有电不敢用,有灯不敢开。这是民族地区农村用电中间环节多,用电管理制度不健全,电价电费透明度不高所造成的。同时,农村的低压设备差,劣质线路多,供电半径大,因而导致线损高,个别地方的线损甚至高达50%,这样高的线损只有分摊到每个农户头上。故解决用电,对旧电网进行改造以及降低电价电费等问题是推广电脑最基本的任务。完成了动力基础的建设之后,另一个需要解决的,是邮电通讯的问题。这是计算机实现远程连网的前提条件。
从精神因素看,投资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操作系统、输入法和应用软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少数民族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一些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根据他们比较通用的民族文字开发相应的软件。开发这些软件一方面是维护宪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帮助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电脑,对于保护和研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很有意义的。
在创制以民族文字为基础的电脑软件方面,虽然国内已经成功开发了藏、蒙、满等近十种文本软件,但目前只有1997年开发的集标准字符集、键盘和字型为一体的藏文编码标准通过了国际认证,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仍然未能达到进入第一平面就可以直接使用世界各计算机公司研制开发的大部分软件的程度。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字的标准字符集、输入法以及应用软件。
表二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文字情况※
项目数量 民族
使用文字
藏族
藏文
满族 汉文、满文
蒙古族
蒙古文、新疆蒙文
哈萨克族
哈萨克文
维吾尔族
维吾尔文
原有文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文
字民族 朝鲜族 朝鲜文
14彝族
彝文
傣族
傣仂文、傣哪文、傣绷文、金平傣文
拉祜族 拉祜文
景颇族 景颇文
锡伯族 锡伯文
俄罗斯族
俄文
傈僳族
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式的傈
僳文、傈僳音节文字、新创傈僳文
通用
汉文 25
回族、苗族、土家族、侗族、
的民
瑶族、哈尼族、白族、黎族、
汉文
族 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
原无族、东乡族、土族、羌族、达
文字斡尔族、撒拉族、毛难族、普
民族米族、崩龙族、京族、裕固
族、保安族、独龙族、赫哲族
通用
他族
4
珞巴族、门巴族
藏文
文字
布朗族 傣文、汉文
的民族 塔吉克族 维吾尔文
壮族、布依族、佤族 汉文及新创文字
兼用
怒族 傈僳文、汉文
他族
9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蒙文、汉文
文字
基诺族 傣文、汉文
的民族 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
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其他
3
仫佬族、仡佬族、阿昌族
无或不祥
无文
字民族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549—550页)及《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教程》(庄益群等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167页)。
由上表可知,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蒙古、藏、满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等14个民族通用从历史某个时期开始一直使用的文字,其余民族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解放后,国家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但是这些无文字民族主要还是以使用汉文或者别的民族文字为主。
对于通用汉文的少数民族,开发的软件基本上可以不作改动,直接就可以推广开去,因此这些民族,特别一直以来都使用汉文的回族和现在基本上以全部使用汉文的满族,在计算机普及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在14个原本就有文字的民族中,蒙古、俄罗斯、朝鲜等族使用的文字与一些国家的主体民族基本相同,因此他们可以适当引进这些国家的计算机标准字符集、文字输入法和软件。
要使计算机进入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还要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管齐下的方法,让少数民族兄弟尽快认识到使用计算机帮助生产所带来的好处,接受计算机这一先进的生产工具。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一方面依靠国家的投入,由村里购置电子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及设备作为大型的农用工具,供村民使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可以引导他们将炫耀性消费的钱,用于购置家用电脑。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从事畜牧业生产,因此,要做到这一点,科技部门需要相应多开发一些针对畜牧业生产的软件。
当然,光是拥有计算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注:斯大林:《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2页。 )所以必须在少数民族中推广计算机普及教育。在这方面,中小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口,应该贯彻小平同志“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精神,从小就注重培养少数民族的计算机人才。在民族干部的培养上,也应该改变以往只注重培养政治干部的做法,增加技术干部的培养,对于现有的民族干部,也应该组织进行电子计算机应用的培训。
目前,民族地区的计算机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的损赠和利用国家拨款购买。要令广大的少数民族人民有能力拥有计算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始终要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注:《江泽民在云南考察工作—强调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日报》,1999年5月4日,第1版。)他又指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比较集中,又地处边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对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注:参见《人民日报》,1999年6月19日,第1版。)具体到包括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内的先进科技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上述讲话无疑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国发展民族地区的政策历来都是从资金投入,发展民族教育,培养人才和民族干部等几方面着手的。李鹏同志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指出,“九五”时期,要继续从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对民族地区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财力上的投资并不少,从扶贫救贫,支援老、少、边、穷地区的资金政策倾斜,到依靠教育科技,先治愚后治贫的尝试,各种努力似乎收效都不大;尽管多年来国家对民族地区投资不少,这些投资也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民族地区与东部的差距仍然越来越大。其中存在着一个“外推”和“内发”的问题,发展民族地区,不但要注重“外力”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令这股“外力”真正为少数民族所接受,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成为发展民族现代化的“内发”动力。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民族的现代化,民族地区也需要掌挥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兴现代化,而且要以比汉族更快的速度掌握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