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的核心是解决问题,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更能体会数学的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探究并培养学生形成多种问题解决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语中的地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价值。数学问题与一般的问题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开发数学思维的作用。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境状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以飨读者。
一、贴近生活找数学
新课标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可见生活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使学生感到数学与自己息息相关,认清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进而在生活中学会应用。例:教第一册“解决问题”一课时,我就从学生生活中入手,自己制作了精美的课件,给学生展示生活中与他们有关的,需要他们解决的一些问题。如“老师早上吃早饭花了3元钱,上班坐车花了5元钱。一共花了几元钱?”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且也解决得很好。他们纷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最后,我也让他们自己来提问题。当然我也可以接着刚才的问题。“对于老师花钱这一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许多学生就提出来坐车比吃饭多花几元?接下来,许多学生就提了好多其他的生活问题,并解决。如停车场里本来有7辆车,现在又开来5辆,共有几辆等,通过问题解决,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彻底的迸发。可见生活中数学的广泛性。
二、引导学生从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方面提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请学生看书自学,在看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给大家讨论、商量、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提出:
1.划去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
2.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什么除法?
3.能否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全部去掉?
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已经完全看懂了;有的搞懂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弄清楚;还有的则疑感不解……但这样的教学,已经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强烈的求知愿望,那些带有疑问的学生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后面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看懂的那部分知识会学得更仔细,想得更深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后续教学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随着问题一个个妥善解决,学生已不知不觉,顺利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三、巧用问题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被称为反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逆向思维的核心在于借助事先知道的结果来推导,然后将问题的未知条件找出来。逆向思维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问题逆向思维,以此来促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这样一道题目时,“小明的妈妈将一部分零花钱给了小明,小明将妈妈第一次给他的零花钱当中的一半多5元花了,第二次将剩下的钱当中的二分之一多7元花了,此时小明手中还有18元,那么请同学们计算小明妈妈给了小明多少零花钱呢?”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正常思路来思考这一问题,此时学生是很难得出该问题的答案。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从答案除法来依据问题进行逆向思维,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得出准确的答案。由此可见,逆向思维这一教学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较,该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各种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全面参与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1.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找。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就可以提出它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关系,怎样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等问题。
2.在知识怎么样上找。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在师生猜数游戏后,学生就可以提出老师猜得这样快有什么秘诀,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等问题。
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如学习商不变性质时,在观察一组算式的商的特点后,学生就可以提出商为什么会不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规律等问题。
五、对问题解决过程给予评价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求出问题的答案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结,还应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评价,可以进一步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发表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1)观察学生解题过程的细节;(2)聆听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讨论;(3)批改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卷;(4)分析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考试心得;(5)阅读学生的数学小论文。
总之,学习数学离不开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
参考文献
[1]蔡亚萍 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06)。
[2]李文莉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教学实践及绩效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
[3]王文君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
论文作者:杨希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数学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学生论文; 除数论文; 思维论文; 除法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