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英
湖南省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七病室 湖南浏阳 410327
【摘 要】目的:研究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日~2018年1月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脊柱创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4.84±11.82)min、对照组(172.42±16.37)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8.62±18.36)mL、对照组(300.84±21.43)mL;观察组住院时间(8.63±1.75)d、对照组(17.24±2.94)d;观察组疼痛评分(4.23±1.05)分、对照组(8.42±1.37)分,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1例、肿胀1例,并发症发生率4.4%;对照组伤口感染5例、肿胀7例、神经损伤3例、脑脊液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37.8%(P<0.05)。结论: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临床效果比传统开放手术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柱损伤;微创脊柱创伤手术;传统开放手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脊柱创伤指的是:外部因素引起的脊柱损伤,与结核、脊柱肿瘤等疾病导致的脊柱损伤有明显区别[1]。尽管彼此间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最终的治疗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重建脊柱的生理结构,让脊柱更加稳定,促进脊柱功能的恢复。脊柱创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外科损伤,损伤类型有神经损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脊柱损伤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严重,患者短时间内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脊柱损伤通常是在交通事故中造成的,一小部分是高空坠落所致,临床治疗脊柱损伤,根据患者的伤情,可采用手术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以往的手术方案是开放式手术,由于容易给患者造成二次创伤,因此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2]。近年来,医疗科技的进步让微创手术逐渐应用于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这种外科手术技术能够尽可能避免对患者生理造成的干扰,不会给患者带来二次损伤,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我院分别对脊柱损伤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与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以官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日~2018年1月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脊柱创伤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脊柱损伤的诊断标准相符[3],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3±8.4)岁;损伤原因:10例工矿事故、12例交通意外伤、15例自然灾害、8例其它。观察组45例,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2±7.3)岁;损伤原因:13例工矿事故、14例交通意外伤、13例自然灾害、5例其它。综合比较两组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取患者俯卧位,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手术切口为脊柱的正中央,食用自动拉钩紧贴骨膜勃列锥旁的肌肉,将肌肉撑开,置入钉棒,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观察组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患者摆放仰卧位,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借助C臂机将手术切口作于患者的椎弓根外缘,分离多裂肌与长肌肉,对软组织进行扩张,形成工作通道,置入钉棒与椎弓根螺钉,复位骨折。如果患者的伤情比较严重,则采用全椎板开窗手术处理椎体后缘骨折,对照组同样如此。
1.3观察评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称重法计算术中出血量:使用大小、重量相同的纱布吸收患者术中的血液,术后测量纱布重量,并与术前纱布重量相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4],一条长度为10cm的游动标尺,一端刻度为0、另一端刻度为10,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评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
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伤口感染、肿胀、神经损伤、脑脊液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3讨论
大部分脊柱损伤是在车祸中形成的,患者的神经传输出现障碍,不仅无法正常行动,而且会伴有大小便失禁症状,如果损伤部位靠近颈部,则创伤更为严重,甚至需要高位截肢或者死亡。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损伤,对骨髂进行强制复位容易给患者造成高风险,而且支板固定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固定支座承受的应力非常集中,提高了支板的失效风险,极易给患者再次造成巨大创伤,术后,患者的机体功能不仅不会恢复,反而会不断下降,由于内脏功能紊乱[5],一部分患者无法很好的控制下肢,甚至会出现下肢丧失知觉的症状。此时,需要立刻为患者疏通下肢血液,如果处理及时,下肢甚至会溃烂。而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脊柱损伤则相对柔和,手术切口小,患者的痛苦较轻,术中出血量较少,因此手术并发症少,有助于患者的恢复。研究发现[6]: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脊柱损伤患者,术后能够尽快下床活动,提示微创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临床效果比传统开放手术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6,24(11):47-48.
[2]许海云,吴一雄.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34-35.
[3]阿里木江阿布都热合曼,艾尼瓦尔库尔班.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70-71,72.
[4]刘喜.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25):85-86.
[5]杨冬.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240-240.
[6]谢一方,黄庆华,吴罗根等.探讨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06,108.
论文作者:张伟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脊柱论文; 创伤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微创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