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左传”与“易学”--论易学对先秦史学的影响_易经论文

评《左传》解《易》——看易学对先秦史学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左传论文,先秦论文,史学论文,易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周易》虽然起源于占筮,但它凝聚了先哲对自然和社会的见解。从《左传》解《易》,可以看出《周易》的辩证观点和思想内容,对先秦史学的积极影响。《左传》反映先秦史官利用《周易》的变通观点,认识历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普遍法则;反映史官通过占筮说卦,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用《周易》辩证的思想方法,预断历史前途。先秦史官还借助《周易》对古代社会生活的记载来说明历史;通过解《易》,展开对人物的评论。《左传》有些解《易》内容,还表达了“物生而后有象”的朴素唯物思想,反映出当事人重客观实际,不一味迷信占筮的现象。先秦史官通过解《易》说史,吸收了《周易》的合理内核,锻炼了辩证思维,培养了变通史观。

关键词《左传》《周易》先秦史学

《周易》起源于卜筮,朱熹曰:“《易》本卜筮之书。”(《朱子语类》卷六六)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周易》凝聚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它对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的发展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史学上讲,早在先秦时期,《周易》的思想观点及其内容,就对当时的史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左传》记载的解《易》内容得到证明。

《左传》与《周易》同为“十三经”之一,称《春秋左氏传》。《左传》作者依据当时的史料,如实记载了先秦史官以及一些大夫、家臣解《易》释史的内容,共计19处(见庄公二十二年,闵公元年、十二年,僖公十五年两处、二十五年,宣公六年、十二年,成公十六年,襄公九年、二十五年、二十八年,昭公元年、五年、七年、二十年、二十九年、三十二年,哀公九年)。这些内容,以往常常被等同于卜龟、星占、望气、圆梦等预言,看作是对神意史观的宣传,其实并不尽然。这是因为,一方面,先秦史官解《易》,并非单一地利用《周易》占筮凶吉,而是广泛地运用《周易》的思想方法和内容判断事物的发展方向,或解释历史。另一方面,《周易》是一部实实在在的、保存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不像望气、圆梦等荒诞无稽。我们通过对《周易》的研究,可以看到它“于事物中看出矛盾,于矛盾中看出变化,于变化中看出整个世界”〔1〕的辩证观点,看出它对古代史事的真实记录。 它的“合理内核”对于先秦史学的影响是有益的,值得作一番探讨。

以下拟就《左传》中解《易》释史的几个方面,略析《周易》对于先秦史学的积极作用。

1

《周易》在历史认识上最有特色的观点是变通的史学思想,这对于先秦史官认识历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的普遍法则,意义十分重要。《周易》善于总结自然与社会的变化,它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都是存在于变化之中的,所谓“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生焉”(《周易·系辞下》。以下凡引《周易》,皆不列书名);而这种变化又是一种盛衰交替的变动发展,所以《泰·九三》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丰·彖》又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与时消息,况于人乎?况于鬼乎?”它认为这种盛衰变化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也是一种必然。因此《系辞下》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又说:“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指出变化是事物的普遍性,只有依据变革、变化思想去行事,才能收到成效。

《周易》不仅讲变,还讲通。《系辞上》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什么是通呢?由此及彼就是通。《周易》的通表示了对立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变化过程的连续不断。它运用史实,来说明这种变通的思想。如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系辞下》)又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这些史实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社会变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先秦史官在观察社会历史发展时,利用了易学变通的观点,《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就记载了史墨运用《周易》,说明历史变动的精彩议论:

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

史墨议论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历史大变动的时代,礼崩乐坏,周室衰微,卿大夫专权。在鲁国,也是鲁君失国,政在季氏。“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史墨指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历史事实;他总结了鲁君失国的历史教训,是由于文公之后政治“世从其失”,“民忘君矣”,而季氏却“世修其勤”,所以季氏专权是他善修人事的必然结果。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史墨运用《易》卦《大壮》的卦象来形象地说明事实。,乾代表君,震代表臣,震在乾上,君臣易位,表明卿大夫势力的强壮。《大壮·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史墨据此指出雷(震)在天(乾)上是符合规律的,“天之道也”。为什么是“天地之情”,“天之道也”?因为他看到了变化的普遍法则,就像自然界“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对立转换,相互变化一样,社会也要不断变化,“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他把历史变动时期的君臣易位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周易》变通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2

由于“《易》本为卜筮而作”(《朱子语类》卷六六),因此,《左传》解《易》的内容,较多地反映在史官通过占筮说卦,利用《周易》内在联系、运动发展的辩证因素,分析战争胜负、国家吉凶,预断历史的前途。这里可以举僖公十五年,史官卜徒父占秦晋交战一事来作说明。史载:

秦伯伐晋。

(此处《周易》引文与今传本《周易》有异,今本作:“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无“获其雄狐”数字。)

卜徒父先用讲解卦辞的办法,分析战事,决断吉凶。其占得《蛊》,卦辞一开始就是:“元亨,利涉大川。”所以他判断秦军渡河得胜,晋军失败。接着,他又把卦辞和卦名联系起来,认为狐和蛊虫都具有那种害人害物的品格,而晋惠公不守信用,奸猾似狐。因此,“千乘三去”即喻晋军三败,“获其雄狐”即喻俘虏晋君。在《周易》中,六十四卦是由上下两经卦重叠组成的,异卦相重的卦象分上下卦位,下卦又称内卦,上卦又称外卦。于是,卜徒父又运用《周易》这一体例,从卦象中上下卦不同的象征意义,及不同卦位间相互影响、运动发展的特征,作进一步的发挥。说明“《蛊》之贞”即《蛊》之内卦代表己方,为巽,象风;“其悔”即《蛊》之外卦代表敌方,为艮,象山。时值秋天,风扫落叶,山木凋零,故秦军必胜,晋军必败。卜徒父根据秦晋双方力量对比的具体情况,利用《周易》卦象中上下卦对立运动、发展变化的特点,用取象法巧妙地阐释了战争发展的前途。

战争的结果正如卜徒父所言,晋军三败,退到了韩地,以后晋惠公又被俘。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占筮灵验的例证,因为《左传》在记述卜徒父占筮之前,其实已将秦胜晋败的客观原因作了详细的交待。指出晋惠公原来是秦国的人质,秦国护送他回国即位后,他违背了对秦穆公夫人的许诺,不仅不收留晋国流散的群公子,反而奸淫了太子妃贾君;他曾答应给秦国五座城池,给晋国执政大夫一些好处,也都不想兑现;晋国饥荒,秦国运粮相济,而秦国饥年,晋国却不肯出卖粮食。凡此种种,足见晋惠公的背信弃义和不得人心,所以秦军伐晋是正义之师,而晋军不但理屈意怠,内部还有不稳定因素。于是,仗一打起来,晋国大夫韩简就发现,“我怠秦奋”,“师少于我,斗士倍我”,秦胜晋败的战争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看出,卜徒父对于历史前途的预断,受到《易》的影响,按照变通的思维途径思考现实,同时又是以客观事实作为基本依据的。他解《易》说卦,通过这种方式和方法体察事物发展的趋向。由此也可以看到,其一,在当时生产力较为落后,人们认识水平不高,迷信占卜筮卦的情况下,史官借助解《易》,评论史事,预断历史前途,增强了历史的感召力;其二,在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中,先秦官通过解《易》说史,吸收了《周易》辩证的合理内核,锻炼了辩证思维,培养了变通史观,这是十分有益的。

3

《周易》是古代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周易》的卦、爻辞中,可以找到一些历史的故事和社会史材料,发现古代历史的影子,说明古代社会的现象。顾颉刚先生的《〈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就曾以甲骨文和《周易》相互参证,对《周易》中“王亥丧牛羊”、“高宗伐鬼方”、“帝乙归妹”、“箕子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等历史故事进行阐释。先秦史官直觉地感知到这一点,他们有时便借助《周易》中有关古代社会生活的记载,来说明古代历史,这是先秦史官解《易》释史的一个方面。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史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魏献子说,龙很少见,是因为龙是聪明的虫类,人们才不能活捉它吗?史墨指出龙并非特殊聪明的虫类,他讲述了古代养龙的历史,说古代的豢龙氏和御龙氏都是养龙、驯龙的氏族。现在很难看见龙,是由于负责养龙的“水官”被废弃了,所以龙渐渐稀少,几乎绝迹。为了说明古代确有养龙的历史。他举《周易》的记载来作证明。他说:

以上所列《周易》爻辞,除“龙战于野”是引自《坤》卦上六爻爻辞,其余皆出自《乾》卦。“《乾》之《姤》”,是说乾卦到姤卦,即乾卦变为姤卦,这是《周易》中通过“爻变”达到“变卦”的体例。按历代易学家对《周易》“变卦”体例的解释,凡初筮得的卦象,其中老阴可变为阳爻,老阳可变为阴爻,这就可以从初筮的本卦变出另一个卦象。“《乾》之《姤》”说明《乾》变为《姤》依靠初九的爻变,《左传》借此特指《乾》卦初九,这是《左传》引用《周易》的通例。以此类推,“其《同人》”指《乾》卦九二,“其《大有》”指《乾》卦九五,“其《夬》”指《乾》卦上九,“其《坤》”因六爻皆变,故指《乾》卦用九;而“《坤》之《剥》”则指《坤》卦上六。

史墨通过《周易》关于“潜龙”、“亢龙”,以及“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形象的记载,证明古人养龙驯龙的历史,指出如果没有对龙的长期观察,怎能对龙的各种状态作出详细的描述呢?应该认为,史墨在这里凿凿论证的龙,绝非那种人们虚拟传说为神物的龙,而是指鳄鱼之类实有的爬行动物。因为,《左传》中魏献子本来就是把龙看作虫的。从神话起源的角度看,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也应该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动物。近时有人认为神话的龙实乃被称作“蛟龙”的鳄鱼〔2 〕,颇为可信。故史墨所论,非无稽之谈,而是说《易》证史的一种表现。

4

《左传》所记解《易》说史,还有一些内容是通过解说《周易》,展开对人物的评论。比如,宣公六年记载:

公子曼满和王子伯廖都是郑国的大夫,曼满想升官作卿,而伯廖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正如《丰》卦上六爻爻辞所说的:“丰其屋,蔀其家。”“三年不觌,凶。”“丰其屋”指曼满的无德和贪婪,“蔀其家”有贵族被查抄之象。伯廖说曼满寿命不过三年,果然如此,何其灵验也。《左传》中有不少这种解《易》征验的内容,恐怕有的情况是偶然事件的巧合,《左传》作者依据原有史料作如实记载;有的则是史官的附会,利用当时人们对《周易》的崇拜,以示某种褒扬或警戒。

《左传》又记襄公二十八年,郑国的游吉出使楚国,楚康王恃大国位尊,拒不接见,要郑伯亲赴聘问。游吉只好回国复命,他跟上卿子展说:

所,无谓迷复,能无凶乎?

楚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吾乃休吾民矣。

“《复》之《颐》”是说《复》卦的上爻由阴变阳,则成《颐》卦,在这里特指《复》卦的上六爻。这一爻的爻辞说:“迷复,凶”,“以其国君”,“至于十年不克征”。游吉认为楚王不修国政和德行,想恢复楚国以往的地位和威望,却放弃了立国之本,这就是所谓的“迷复”。因此,楚王将死,楚国在10年内也无法与诸侯争霸了。游吉以楚王行径比附爻辞,事涉牵强;然而他的解《易》论人,增强了褒贬人物的效果。

5

这里要顺便指出的是,《左传》在记载史官解《易》说史的同时,也在某些内容上表达了对于占卜筮卦的正确认识,反映出作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朴素唯物论思想。下面可以接着晋惠公的故事来作说明。《左传》僖公十五年记: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

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韩简侍,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

韩简的见解是很精辟的,他能看到卜龟也好,占筮也好,只是一种方法或形式,决定历史发展前途的是人事,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客观存在。他的“物生而后有象”,表达了朴素唯物论思想。由于《左传》有这种重人事,“物生而后有象”的认识,所以它在记载用《周易》占筮的史实时,有些内容能反映出当事人“先人事而后说卦”(《日知录》卷一《卜筮》),在人事的基础上灵活理解卦辞卦象的意义。比如,襄公九年记鲁成公的母亲穆姜死于东宫。原来,穆姜和鲁大夫宣伯私通,想要除掉季文子和孟献子,然而事败,宣伯被放逐,穆姜被迁于东宫。进东宫后,她对史官占筮的结果有一番自知之明的议论:

。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所谓“遇《艮》之八”,是说初步占筮的结果得《艮》卦,《艮》卦六爻中,九三和上九以老阳变,初六、六四和六五以老阴变,只有六二爻得八为少阴不能变,故《艮》卦变为《随》卦,这就是史官说的“是谓《艮》之《随》”。《随》卦的卦象于穆姜有利,但她并不相信这些。她先指出《随》的卦辞是“元亨利贞,无咎”,然后又对“元亨利贞”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只有“体仁”才够得上“元”,有“嘉德”才够得上“亨”,能“利物”才够得上“利”,有“贞操”才够得上“贞”。而她一样也够不上,所以与《随》卦“出”的含义无缘,“必死于此”。这是对客观情况所作的符合实际的预断,而不是对占筮的一味迷信。

《左传》中“物生而后有象”的认识,以及若干“先人事而后说卦”的事例,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书中那些占筮解《易》的记载。

要言之,《左传》解《易》的内容,反映了先秦史官利用《周易》解释历史,评论人物,预断历史前途,认识历史发展大趋势的事实。在剥去《周易》唯心神秘的外衣之后,可以看到,《易经》的辩证思想和变通史观对先秦史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中国古代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往往不被《周易》筮法的神秘色彩所迷,不为象数所囿,他们吸收了《周易》的思想精华,用以推动史学的发展。自先秦以降,西汉司马迁便在《史记》中继承了《周易》的变通史观,察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魏晋隋唐的易学有显著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宋代理学家以《易》的模式建构了宇宙理论和社会历史观,杨万里的《诚斋易传》则以史证《易》,进一步阐发了《周易》变通的史观。明清之际,王夫之从易学思想出发,言兴衰治乱,看历史进化,述“变通以成”;清代的章学诚更是以《周易》的通变思想作为史学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史学的通识和史学的变革,提倡学术经世。《周易》的辩证思想和变通史观在中国史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断发掘易学思想对古代史学思想的影响,对于总结传统史学和发展新史学,必将具有十分深刻的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

注释:

〔1〕《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176页。

〔2〕王明达:《也谈我国神话中龙形象的产生》, 《思想战线》1981年第3期。

标签:;  ;  ;  ;  ;  ;  ;  

论“左传”与“易学”--论易学对先秦史学的影响_易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