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综述_地理论文

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我国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16(2007)04-0138-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功能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地理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标,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来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对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决策服务的过程[2]。地理教学评价对指导地理教学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我们选取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地理教育》(重庆师范大学主办)、《地理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三大地理教育类期刊,对其在1986年到2006年20年间发表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章进行统计归类,试图通过对其研究内容的分析,揭示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整体状况,找出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地理教学评价打下基础。

一、研究成果的初步统计

1.统计方法。地理教学评价在学校地理教育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其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讲,教学活动的范围也就是教学评价的范围[3]。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着评价。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检索的结果,我们将教学评价分为地理教学评价理论研究、地理教学结果评价研究、地理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研究、学生地理学习行为评价研究、地理教学媒体评价研究、国外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等六个方面。

笔者主要运用检索的方法,按照我国重要教育评价方针、政策的实施时间,将相关研究成果分为四个时间段(1986 -1991年、1992-1995年、1996-2000年、2001年及以后),对20年间的三大地理刊物中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教学评价研究的六个方面将结果归类为6个类目,分析单元为“篇”。

2.统计结果。从1986-2006年间,三种地理教育期刊刊登的各类文章总数达到21000多篇,其中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有近102篇,占总篇数的0.49% (具体情况见表1)。

另据统计,上述论文的撰写者,除了国内著名的地理学者和地理教育专家外,绝大多数为各级地理教研员和来自第一线的优秀地理教师,数量约占90%以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价研究涉及众多领域,范围较广,内容丰富。从整体上看,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的研究比较薄弱,统计结果显示,在三大期刊20年的文章中有关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有 102篇,占0.49%,研究数量很少。但从纵向来看,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章从20世纪80年代的16篇到90年代的19篇再到21世纪初的67篇,研究数量逐渐在增加,表明地理教学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资料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三大刊物1986-2006年全部文章,重复、连载的按一篇计算。

1.地理教学评价内容的研究。地理教学评价内容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存在着三个明显的变化阶段,即研究内容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知识和能力再到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时间方面来看,关注知识的研究持续性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一次地理考试改革的尝试》[4]《初中地理考试方法改革尝试》[5]等文章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评价方法改变了,但是评价的内容没变,仍是考察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到了20世纪90年代逐渐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察[6],而评价三维目标的研究集中在目前[7],分析其原因,在地理教学评价过程中,由于不同时期,地理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重点也不同。教学目标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时期,地理教学评价关注的是作为客体的知识而不是教学主体本身,所以知识成为衡量教学的主要尺度。考试是当时最主要的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断教学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能力的地位作用凸现出来,与知识一起成为占核心地位的文化价值观,所以能力也成为此时期地理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而21世纪地理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时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重点又转移到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2.地理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以地理考试的分析应用研究为主要特征。地理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帮助人们从整体上了解教学的质量,判断教学任务的完成程度和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从统计情况来看,这三种期刊设复习指南、解题技巧、高考试题、试卷评析、试题解析等5个栏目共刊出33篇文章,占文章总数的32.35%,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大多数是讨论地理命题的评价[8]、试卷的特点[9],探讨地理试题中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10]等。另外,在“国外教育窗口”栏目中,也有一部分是介绍和评述国外地理教学结果评价的文章[11]。这些研究工作体现了对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重视,但是过于重视地理考试的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从研究的时段分布来看,关于地理考试的栏目出现的较早,而且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3.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以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表现为主要方面。从统计结果看,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文章有11篇,占文章总数的10.78%。在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发展中,起初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素质,后来又较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现在又开始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12]。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更是目前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定论,如周靖馨的8个标准[13],郁双勇的 3个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14],苏庆华的7个基本评价项目[15]等。其中大家都提到的有五项指标,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4.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日益受到重视。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1991年以前占 0.98%,1992-2000年占0.98%,而在2000年占21.57%。进入21世纪,地理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体现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宗旨,所以致力于学生评价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发表的有关论文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学生学习评价表也很多。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内容,学生评价的研究占绝对数量,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标准下评价理念的转变,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改革开放给我们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带来了了解国外教学评价进展的机会。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地理教育期刊争相介绍国外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从内容到方法,从理论到技术,从欧洲到北美几乎无所不有。从统计结果来看,研究国外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共有32篇,占总数的21%。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理试题评价[11],地理学习评价[16],地理教学评价概况[17]等,这种状况不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研究思路,而且增强了我们的紧迫感,使我们更加认真地去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活动。

同时,有关地理教学媒体评价的研究4篇,占3.92%,内容主要是对媒体的使用过程和使用结果进行评价。另外,在 1993-1995年间,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很少,主要是由于当时高考文科取消了地理的考试,而1996年国家出台了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以后,尤其是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日渐增多。

三、存在的问题

近二十年间的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研究,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从研究成果看,地理教学评价本身的理论研究很少。从研究的成果来看,大部分仍以套用和介绍为主,而关于地理教学评价本身的理论研究很少。在引进教学理论时,仍停留在翻译、介绍的水平,缺少必要的分析批判。所以我们应该善于从中总结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改善,最终形成适合我们地理自己的教学评价理论。

2.从研究内容看,地理教学评价的实践方面的研究很少。1986年到2006年20年间的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102篇文章中,关于理论研究的文章有98篇,而关于实践研究的文章仅4篇,其数量少之又少。由此可以看出,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理论研究上。再看实践操作,又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实。

3.从研究数量看,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很薄弱。从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间,三种地理教育期刊刊登的各类文章总数达到21 000多篇,其中关于地理教学评价的文章有102篇,占总篇数的0.49%。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逐渐将精力投入到地理教学评价研究方面,但是其研究数量还是很少,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领域还有待于拓宽。

四、改进地理教学评价的建议

要想解决地理教学评价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进行地理教学评价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教学目标不同,教学评价的内容、方法就不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目标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对地理教学进行评价侧重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的好坏,乃至学生本身的好坏都仅仅用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好坏也主要由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衡量,应试教育把考试当作唯一的评价手段,考试形式主要是纸笔测验,不能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不可能对学生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而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之一,其它标准还有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同学的合作关系、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等等。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工具,除考试外还有调查问卷,访谈、行为观察等等。

2.加强地理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在所收集到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的文章中,地理教学评价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非常多。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学者、教师开始对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进行解读,开始构建适应新课改评价要求的指标体系。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没有理论知识的活动是盲目的活动。但是也要清楚: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因此,应该加强地理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在实践中来检验地理教学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总之,我国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尽管还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毕竟在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始终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的,而且已经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教学评价向现代教学评价的转变。

收稿日期:2006-12-20

标签:;  ;  ;  ;  

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综述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