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为解决当前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整体素质低,专业技能水平低,老龄化严重,企业用工短缺,高技工难求的难题,本文以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产业 工人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提出的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改革要求。2017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研究起草并公开了《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然,大力推进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2017年住建部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紧密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属项目部关于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问题现状
目前全国建筑行业普遍面临: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老龄化严重,断层现象凸显,“研究生好找、高技工难求、年轻人不愿干”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现状。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属各个项目部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劳务队伍参差不齐的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归纳总结如下:
1.流动性大、稳定性差
由于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相比传统工厂上班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加上相当多的农村进城农民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几乎是丢了镰刀拿瓦刀,未经系统培训上岗,所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纪律性涣散,不思进取,离专业的产业工人还有一定差距。
2.整体素质低
从建筑产业工人等级结构看,大多为初、中级技术工人,掌握技能较为单一,高级技师人才奇缺。从建筑产业工人学历情况看,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人员更是奇缺,建筑工人文化素质状况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文化层次偏低。
3.专业技能水平低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规划,一般只是参加上级单位和业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在组织内部培训上,缺乏对技术工人培养的主动性,亦有所顾虑,不敢投入,担心出现跳槽现象,得不偿失;同时建筑业劳务工人普遍认为停工培训会影响自身的收入和休息时间,因此基本缺乏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老龄化严重,年龄上出现断层
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文凭热”的盛行导致了企业技工队伍的极大“萎缩”。“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致使整个社会对人才的判断进入了一个误区。尽管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尽管企业也特别青睐高技能人才,尽管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有 70% 而许多技校生就业率已达 90% ,但是,让子女当工人,几乎是所有家庭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加之建筑工人工作体量大,危险多、环境差、休息时间少,地位低等因素,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该行业。
5.工资状况混乱
建筑工人目前工资状况:普工80元~100元/日,即2400元~3000元/月;技工150元~200元/日,即4500元~6000元/月;电焊工和装修行业的木工平常与房建企业瓦工、钢筋工在工期紧张时一样,企业每天须支付300元以上,且当天下班当天支付。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建筑民工工资已严重脱离定额工资标准。建筑企业投标根据预算定额编制的标底中的人工工资取费只能按定额人工工资,而工资支付则完全是市场经济的行为,如果按照预算定额给付工人工资,没有人会到企业务工,这样建筑企业只能蒙受“宏观调控”造成的亏损。长此以往,对于建筑企业来说用工成了负担,以最大化缩减用工,采取其它不良渠道来弥补,企业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6.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行业特点,建筑工人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工地,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存在很大问题,随时面临工作带来的意外伤害和粉尘、毒气诱发的职业病,生活居住条件差,日常生活受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目前建筑业劳务人员社会保险缴纳情况不容乐观,行业缴纳比例低于外出务工人员整体保险缴纳比例。分析可知,建筑劳务工人对社会保险缴纳意识偏弱,是造成建筑劳务人员社会保险尤其养老保险难保证的重要原因。
8.用工短缺,高技工难求
建筑企业缺乏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局限于完成培训任务,在培养方向上只着眼于当前岗位的需要,没有更好的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储备。建筑企业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平台,针对一些特殊岗位的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由于企业培训渠道有限,很难找到合适的平台让工人进行培训、交流和接受继续教育。建筑企业对职工教育认识不足,缺乏鼓励“技工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大多企业未把学习培训、技术水平、贡献大小和工资奖金挂起钩来,缺乏技工人才培养的计划、管理和激励等相关措施,更谈不上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的现代技术工人培养和管理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建筑行业高技工教育的发展。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行业因素,也有企业因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对建筑用工观念未改变,建筑工人社会地位低下,现在的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不愿意去工地做工人。
2.社会对于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氛围不好,保障措施滞后、不健全。建筑工人的社会保障管理无明确的归属组织机构,且保障制度不健全,务工人员在出现失业、工伤等问题后得不到及时解决和有效保障。
(二)行业因素
1.建筑行业工作的流动性强、作业的危险性大,生产、生活环境差。
2.当前整个建筑行业机械化水平仍然不高,很多高危、高耗体能工作依旧靠人工完成。
3.“粗老笨重脏乱差”的施工环境使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三)企业因素
1.建筑企业大多实行以包代管的模式管理,忽视自有工人队伍的建设、储备。
2.建筑企业不愿意承担自有工人队伍的社保个税等负担。
3.建筑企业忽略了“工匠精神”、“师傅带徒弟”传承制度,同时未开展企业内部劳务基地的建设及技术工人的培训,导致了建筑产业队伍的结构断层。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老龄化现状要求企业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管理,努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合理优化劳务资源。
2.加强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用工体系,建立地区性或企业自己的建筑劳务基地。
3.努力减少零散劳务的用工,加强劳务用工的管理,严控工地建筑工人持证上岗,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工人整体素质。
4.完善、落实、推进技能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建筑产业工人,同时加大对建筑产业工人培养投入。
5.推动、重视、形成建筑产业工人地位的良好社会环境,彻底转变用工观念,重视一线建筑产业工人。
6.实行实名制精细化管理,工资和奖金发放实行实名制,采取张榜公布,逐月打卡,杜绝包工头和其他个人从中截流工人应得收入,在工资发放上取信于工人。
7.加快推行建筑工厂化进程,预制构件全部在固定厂房批量生产,集中运输至现场安装,大量减轻工人作业量,减少环境所致危险源,改变工人作业条件,使传统建筑工人转变为建筑产业化工人,享受与其它工厂一样能按时上下班,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每月拿到固定工资,集体宿舍条件不比家里条件差的环境待遇。
8.完善建筑产业工人法律援助机制,推进优化建筑产业工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做到同工同酬。
9.弘扬“工匠精神”、“师傅带徒弟”等传承制度,在产业化工人身上树立毅力。
10.国家出台相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聘用政策,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一套有利于专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改善高技工紧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姜继兴.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困局与对策[J].建筑,2014,21: 31 -33.
[2]吴瑕.探索和思考当前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和策略[J].《商》?,2015(8):49-49
论文作者:彭波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产业工人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队伍建设论文; 工人论文; 劳务论文; 技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