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杰
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700
摘要:露天采矿是采矿的两种常见方式之一,该项工作涉及到边坡控制以及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应在现有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分别就露天采矿边坡控制及爆破作业开展分析,给出边坡控制的重要性、控制方式、露天采矿爆破要点等内容,并结合实例对爆破作业给予系统说明,以期通过分析明晰理论,使后续露天采矿相关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露天采矿;边坡控制;边坡支护;炮孔深度
前言
露天采矿是一个移走矿体上的覆盖物,得到所需矿物的过程,可分为露天金属矿床开采、露天煤矿开采、露天铁矿开采等三种基本形式。在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下,露天采矿安全性、效率得到了更多关注,传统露天采矿边坡垮塌问题、爆破问题相对较为多发,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也较为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分析露天采矿边坡控制及爆破作业十分重要,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探讨。
一、露天采矿边坡控制
1.1露天采矿边坡控制的重要性
露天采矿,又称为露天开采,在矿物开采的过程中,由于覆盖在其表面的岩体被移除,随着开采作业的持续进行,露天矿场会渐渐呈现“凹”形,四周边坡内的稳定性也就显得越发重要。在一般性的露天采矿作业中,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回采率也较高高、贫化率低,适于用大型机械施工,建矿快,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劳动条件好,生产相对安全,但穿孔爆破以及大型设备的机械动能都可能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一旦出现边坡垮塌,处于对应方位的人员、设备会受到很大威胁,垮塌的边坡还可能导致矿场的总体结构受到影响,打破力平衡,带来后续隐患。控制边坡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提升露天采矿的安全性,进一步间接降低成本。
1.2露天采矿边坡控制方式
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等。重力式挡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露天采矿支护方式,其基本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重力式挡墙基本工作模式
重力式挡墙(Gravity wall)可以有效防止土体的坍塌,承受来自边坡侧的压力,属于一种墙式建筑物。在露天采矿作业中,重力式挡墙的应用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如果边坡的高度大于8m,力的传导将出现不确定性,不宜应用重力式挡墙[1]。如果边坡属于岩质,其高度高于10m也不能应用重力式挡墙。影响重力式挡墙性能的因素包括稳定性、截面强度以以土体压力的传导方式。稳定性是指重力式挡墙自身的结构和材料,如果条件允许,一般应采用混凝土结构作为核心材料,取浇筑方式建立重力式挡墙,近边坡一侧截面应大于远边坡一端,二者比例砸1.2:1之间。力的传导是重力式挡墙使用价值的核心指标之一,要求能够满足压力分散传导原则,避免边坡压力完全压在墙体上,这也是重力式挡墙取协式设计的主要原因,倾斜角度一般在15-25°之间。
扶 壁式挡墙的作用与重力式挡墙相近,但作用原理上存在一定差别。扶壁式挡土墙(counterfort retaining wall)指的是沿悬臂式挡土墙的立臂,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应用扶壁式挡墙时,首先进行测量,并建筑厚度在0.1-0.2cm左右的垫层,之后进行放线,标注水平、垂直位置,确定墙趾以及主轴线、起讫点等。扶壁式挡墙以浇筑方式进行施工,因此还要进行钢筋绑扎和立模,采用机械泵供料的方式进行施工,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漏振。墙面施工中,应采用细骨料,确保墙面平整,同事检查垫块位置,确保每平方米垫块不少于4个。考虑到露天采矿的机械振动,应在扶壁式挡墙建设、干凝前控制开采强度,避免挡墙倒塌或者震动破坏。
二、露天采矿爆破分析
2.1露天采矿爆破要点
露天采矿一般采用钻孔爆破方式,该爆破方式与常规爆破存在一定的差别,需要控制的要点包括炮孔深度、间距、装药量、装药深度、起爆时间以及炮孔数目等。炮孔深度方面,过浅可能导致动能散失到空气中,过深会导致地下结构破坏,无法达到地表作业的目的。炮孔间距过小,无法利用时间差进行爆破作业控制,过大则会造成动能分散,无法实现动能贯穿。装药量和装药深度直接影响爆破威力,起爆时间控制主要是指不同炮孔起爆的时间差,该差值可以用于控制爆破威力[2]。炮孔数目影响用药总量,过多的炮孔可能导致爆破威力过大,过少则影响爆破作业的有效性。
2.2露天采矿爆破实例分析
山西某地露天开采作业拟应用爆破方式清除部分障碍后,由于当地土质条件负责、地表下存在轻微风化的岩体,也存在刚度较大的花岗岩,施工单位采用先清除软土层、之后逐层进行钻孔爆破的方式进行作业。炮孔深度方面,微风化岩体平均厚度为2.8m,按此标准,确定钻孔深度在1.1-1.8m之间,间距的控制方面,应用计算式作为标准:
E/(0.4v)=2W/v
式中v为应力波的传播速度,W为最小抵抗线,E为周边眼间距。代入前期测量所获参数,确定间距为1.4-1.9m,风化岩层越后,间距越小。装药量上,由于岩体的整体强度不高,普遍不超过0.8kg/m³,平均为0.59kg/m³。装药深度方面,考虑到力的传导,为避免过多影响周边边坡结构,控制在0.7-0.75m之间。起爆时间上,由于爆破地点周围边坡多为泥土结构,需避免连续爆破造成的严重破坏,因此控制不同炮孔的起爆时间差最低为60ms。炮孔数目上,结合爆破面积和间距计算得出,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明确的标注,要求钻孔位置与标准位置的差值不大于20mm。具体进行爆破作业前,技术人员建立了计算机虚拟模型,对爆破作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从结果上看,按照拟定参数执行爆破,可以有效实现微风化岩层的破碎,同时也能避免边坡被破坏,实际工作成果支持了该理论。
结合工程实例,给出露天采矿爆破作业的核心理论包括:重视炮孔深度、间距、装药量以及炮孔数目等各类参数,并在具体作业前进行模拟,确保获取理想的爆破效果。
三、结语
通过分析露天采矿边坡控制及爆破,了解了相关理论内容。边坡控制是现代露天采矿需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采矿作业的安全性。目前最可行的控制方式是进行边坡支护,采用扶壁式挡墙、重力式挡墙给予机械加固。露天采矿爆破需要注意炮孔深度、间距、装药量、装药深度、起爆时间以及炮孔数目等,文中结合山西某地露天采矿爆破作业给予了说明,希望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启斌.关于露天采矿边坡控制及爆破中问题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133-134.
[2]何金保,明星,宋玉庆.关于露天采矿边坡控制性爆破施工技术的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8):177-178.
论文作者:崔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挡墙论文; 露天论文; 作业论文; 重力论文; 间距论文; 方式论文; 深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