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立元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立元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平山县供电分公司 050400)

摘要:线损有管理与技术线损之分,其中技术线损是传输媒介在电能传输中带来的损耗;管理线损是传输电能时,因为抄表、计算误差与窃电等情况造成的损失。当前,大部分电能计量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工作要求,所以很多电力企业与部门尝试把计量自动化运用到线损管理中,以缓解线损压力。利用统计、计量与分析,为电力部门与相关企业给予足够的依靠,保障电力企业正常工作。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一)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电能计算遥测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数据平台,包含组织通道、设备终端与主站。这种系统在网络、数据库、存储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不仅能保障电能信息自动化,还能保障计量的科学性。将其应用到工作中,能可靠、及时的收集信息,然后再对这类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加工,以形成真实、全面、精确的电能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为高层领导提供有效的数据。

(二)负荷管理系统

负荷管理系统对整个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多的是依靠通信网络、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检测,与传统工作方式进行比较:它能让永华将负荷管理与抄表系统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此就能自动采集、分析用电量,不仅改善了检测结果,同时也提高了负荷管理能力。

(三)配变检测计量系统

配变检测作为计量系统主站与终端取得联系的桥梁,它能全面采集并监测电能数据。另外,还能实时检测不同测量点运行状态。一旦用户线路产生问题,它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如此,不仅提高了用电可靠性,同时也是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式,从而降低电能消耗。

二、线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相邻两电网之间电能传送过程中线损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此种现象,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进行设定,假设此电网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对另一电网进行电能输送的过程,此电网的售电量为B,产电量为W,则此电网的线损效率:W%=K%+CB=F%(1+β)。式中:F%代表负载出现的损耗效率;β表示损耗效率在整体结构上的数值。如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此电网在对另一电网输送电能B1时,那么它所输送的电能总量以及电能生产总量的值可以表示为α,它的线损率可以表示为:W1%=W%[(1+α)2+β]/[(1+α)(1+β)]。

(二)供电总量不断增加对线损所造成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负荷计算的方式很多,例如回归分析的方式、部门分析的方式以及密度法等,这些方式虽然都能够取得精准的计算结果,但是在本质上依旧存在一定差异。导致这些方式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通过相应的比较,密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此种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通过对相关供电管理工作进行了解,积极对相应的用电总量进行统计,然后工作人员将相关数据按照实际需求进行区分、整理,最后在依据各个供电所的供电密度标准进行分析预算,在预算工作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明确第二年中供电过程中负荷总值。在实际的密度法分析过程中,具体的算法为:E=2e/(1+β)。式中:e表示实际的供电总量增加的概率;E表示线损总消耗量增加概率。通过对上述公式的分析,可以知道:实际供电总量的增加会直接提高线损的总耗电量。

(三)电力系统的功率系数因子提高对线损所造成的影响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供电系统所采用的功率系数都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感性负荷。如果电力生产系统在总功率相同的状况下,电力系统中功率因子降低,就会导致线损逐渐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设总功率为Q,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功率从γ1逐渐升高到γ2,则线损就可以表示为:Q=(1-γ21/γ22)×100%。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系数因子,才能降低线损率。

三、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一)远程抄表

远程抄表工作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重要应用。通过电力计量,为线损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还能够实现远程抄表,对出现问题的线路进行管理。线损管理先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计算的方式实现的,当抄表时间不同步时就会造成电能损耗的波动。通过使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实现抄表工作的自动化,在远程的作用下获取信息,为施工人员施工提供依据,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资源,保障线损管理的效果。

(二)防窃电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使得防窃电功能得以实现。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如果工作人员的监管不到位,就会导致偷电事件的发生,这样无疑会增加反窃电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并且给供电企业带来严重损失,也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实现了对数据信息的监管。在用电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预警装置便会发出信号,从而避免了偷电情况的发生。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损失,对于反窃电工作行之有效,保证了线损管理的质量。

(三)功率因数管理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大大提升了功率因数管理效率,并成为了线损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功率因数主要是反映变压器的用电效率,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能消耗的多少。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方便工作人员准确快速找到功率因数低的人群,大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将问题解决掉。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电能损耗,为供电部门节约资源,实现用电系统的优化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功率因数中的应用,如果用户不存在补偿的情况,也能够实现对功率因数的监测,对用户的功率因数进行合理化调整,避免出现无功造成的电能耗损。

四、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析

(一)基本管理功能分析

通过使用线损档案,对线损的相关资料进行维护。其中档案资料包括线损模型、线损的数据权限、线损的指标。线损模型是维护线损模型和线损对象,对线损对象进行维护,了解供入电量和供出电量。线损的数据权限是对线损数据进行有效分配,这个操作是由不同部门的不同人员进行的。线损指标实现对线路损耗情况的判断。通过对线损指标的分析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还要实现对线损基本情况的查询。线损查询主要包括时间段线损查询、多线损对象线损查询。时间段线损查询包括对某个具体时间段中日线损和月线损的情况进行查询,能够对输入和输出的电量明细有清楚了解,从而形成相关的资料。多线损对象线损查询就是实现对多个线损对象同一时间的信息查询,通过对比形成材料。

(二)三种辅助性管理功能分析

①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创建线损模型,然后对变电站、计量点等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创建出相应的模型,并且当信息出现了改变,系统还能够建立起新的模型。②线损计算可以通过自动调度线损计算和手动触发线损计算这两种方法进行,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都较为准确。线损计算主要是对计量点电量进行抽取,分析线损模型并且计算出实现线路的耗损率。③在完成线损调度时,需要以基础资料为依据,从而达到计算线损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中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效地提高了供电质量,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该从实际状况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晓岚.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6,08:50.

[2]董天强.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0:101-102.

论文作者:陈立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立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