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偏见论文,性别论文,教材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古今中外的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偏见现象。它既是社会文化影响的反映,也存在扩大化的倾向,结果又再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是影响了青少年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合情化,从而使女性在学业及职业成就发展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社会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的幸福和繁荣,教材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材文化
教材文化是体现在教材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社会文化,代表着社会权威的知识、价值和观念系统,明确显示社会领导阶级为青少年社会化所选择的特定教学内容。它是传输知识、传播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工具。
教材文化与社会文化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有明显的区别。
1.相互依存。社会文化是教材文化的孕育母体,而教材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
2.相互作用。教材文化与社会文化在社会的变迁中相互作用和自我调节。社会文化的生产、储存、应用、传播、增减、冲突、调适的发展规律必然影响教材文化,而教材文化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及加工,可以扬此抑彼。
3.有所区别。教材文化与社会文化共同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但二者存在较大差异:1)种属关系;2)表里关系;3)反映关系;4)异时关系;5)空间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6)可控与不可控的关系;7)作用点、影响面及渗透力差异。教材文化只影响学校师生,而社会文化则影响社会每一成员;前者对个体社会化起主导作用,后者则起决定作用;前者作用力强而集中且具有一致性,后者则作用力全面而分散且常有矛盾性。
二、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举要
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存在已久,直接投射社会文化的意见与主旨,对学生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归属影响极大。但直至本世纪40年代,西方学者Margaret.Mead,F.L.Denmark,Saario,Tittle和Jacklin等人才开始注意并研究这一问题。他们主要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选择教材样本,分析其中的故事性课文及插图,检验男女角色出现的数量与质量,最后就性别差异的信度进行P和X[2]检验。
(一)古代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现象
它是古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侧重社会伦理道德,直接反映较强烈的性别偏见或性别歧视。
例如,在中国古代教材《四书》与《五经》中即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封建礼教“三从四德”(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也弥散在教材文化中。而女子教材如《女四书》(即《女诫》、《内则》、《女论语》、《女范捷录》)、《女孝经》、《教女遗规》等,着力宣传“贤妻良母”与“贞妇烈女”的事迹,鼓励女性接受“男女有别,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安心于“相夫教子”和“宜家善种”。即使在儿童启蒙读物中也渗透着浓厚的性别偏见色彩,《千字文》中明确提出“夫倡妇随”,宣扬“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性别偏见同样反映在古代外国教材中,古希腊学者色诺芬在《家政管理》中提出,女子应致力于家教,其具体职责是: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及教导仆人。
在中世纪,教材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更为严重,贯穿着“禁欲”与“原罪”精神。《圣经》中要求女子“隐居深闺”与“严守贞节”。有些教材直言“女子多受教育则会失去女性特点,有碍于作贤妻良母”。其目的是力图使女性成为助人为乐的天使,美丽的装潢,道德的维护者,柔顺的妻子,勤勉的家务操纵者及儿童的教育者。
(二)现代教材中的性别偏见
社会的变迁对教材文化的改革颇具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教材文化的内涵,逐步消除了种族、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的歧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性别歧视表面上有所抑制,但隐性的性别偏见依然如故,继续传播社会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这样既落伍与失真于现代社会文化,又造成新生代的刻板片面性别角色观念。
1.在现代中国教材中的表现
20世纪的中国革命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它对社会性别角色观念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确立了男女在法律和事实上的平等条件,相应减弱了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1)在大陆教材中的表现
大陆非常注意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与教材文化,但多从政策与政治上加以注意,并未解决深层的性别偏见问题。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及中学英语教材为例,在故事性课文及插图中,明显表现出男性数量多于女性,男主角多于女主角的倾向(见表1、2),而且这种倾向故事性课文较插图更为明显,并且越到高年级越明显,越是反映古代人物形象越明显。其次是男女的职业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除真人真事外,女性多充当小学教师、医生、护士、保育员、营业员、农民、纺织工、服务员等工种,只有个别人是司机与跳伞员,多数妇女无职业,主要从事家务劳动。而男性则就业面广泛,绝大多数有职业。在1981-1983年小学语文教材中,男女职业分布比例为26:15,无职业比例为4.1:23.8①。第三,在男女角色形象塑造上亦存在偏见,男性显示出知识渊博、能力高超、独立自主、志向远大、智勇兼备、顽强进取;而女性则表现出无知低能、目光短浅、温和美丽、寻求同情与保护,还兼具人类不良品德,如吝啬、尖刻、爱慕虚荣、不明是非、虐待弱小等。
表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女角色数量比较
表2 人教版中学英语教材中的男女角色数量比较
(2)在台湾教材中的表现
台湾教材中同样存在严重的性别偏见。
例如国语第一册第3课中说“爸爸早起看书报,妈妈早起忙打扫”,且图文对应,恰好反映“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刻板印象。在国立编译馆1978年出版的《生活与伦理》六册书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多以男性为主,共计92人次,女性只有8人次:男主角占37个单元,女主角只有1个单元;在269幅插图中,男性为170幅,女性为10幅,其余89幅多为男主女从形象。
女性真实角色只有秋瑾、女童军杨惠敏、花木兰、上书救父的缇萦、孟母及王太夫人等,女性的职业主要为家庭妇女、教师及售票员,暗示女性角色是“支持的”而非“支配的”,只能充当社会的“配角”和历史的“注脚”。
(3)在香港教材中的表现
有学者研究证实,香港中国历史和社会科教材中亦存在严重的性别偏见②。如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女性角色在第一册中只占1/30,且三册书中出现的女性角色类型为:1)从事妇女工作;2)君主淫乐或宠幸对象;3)后妃专权;4)贤妻良母;5)母系社会状况。见表3。
在反映现实社会文化的社会科教材中,也反映出性别偏见问题。表明男性地位较女性重要,工作角色较女性更为专业。见表4。
表3 香港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的性别差异比较
人/事男 女不明性别
主动被动主动被动主动被动
1590 535 64 35 561 158
配比
75% 25% 65% 35% 78% 22%
合计 2125 99 719
合计 72.2%
3.4%24.4%
表4 香港初中社会科教材男女比例极度不平衡的课题
课题男 女
主动 被动 共计 主动 被动 共计
中一 社群生活 176 2
1785014 64
战争与和平113 0
113 0 0 0
中二 工业发展
95 09516 0 16
健康与福利110 4
11419 0 19
生活在社群中
57 05770 0 70
国际合作与了解106 2
10820 4 24
中三 社会与人 234 9
24376 2 78
健康与福利122 0
122
201 0201
教材中常暗示父亲为家庭经济支柱,母亲常在家中抚养子女及买菜烧饭。男女就业比例为73:27,且男性多从事高级专业及领导工作。常用"He"代表全人类,以"man"为词尾的英文代表各类人。插图中常用男子体型代表人类,并有用男性代表一般事例和中性事物的习惯。
2.在现代外国教材中的表现
美国学者Child,Pottev,Levine首次分析初级课本内容,发现男女主角之比为73:27。且男性人格特征为勇于进取、有事业心和创造性,而女性则是依从型的。U'Ren研究了加州教育局推荐的教材,发现男女主角之比为75:25,且许多男主角故事中无女性,但女主角必须有男性支持。Steffire考察了小学1-6年级的教材,发现男性全有工作,而女性较少有正式工作,尤其是已婚妇女。J.L.Trecker在"Women in U.S.History High School Textbooks:Social Education(1971)中指出,美国历史教材内容偏重外交与军事,却使在思想及社会领域颇有建树的女性得不到反映;N.Frazier和M.Sadker在"Sexism in School and Society"N.Y:Harpev and Row(1973)指出,美国小学历史教材中只有“国父”而无“国母”,也没有提供积极及英雄式的女性形象。R.W.O'Donnell在"Sex bias in Primary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1973)中指出,在美国40种小学社会科教材中均存在性别偏见:男性多为中心人物,其声望、收入及责任心较强,而女性则从事服务性行业或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Janie Whyld(1983)在"Sexism in Secondary School"中分析了英国各种教材,指出均存在程度不同的性别偏见,传达着性别主义信息。如历史教材强调男子的文治武功,而女性则难占一席之地;社会科教材只反映现存社会男外女内的分工,并暗示其合理必然性。
儿童读物中同样存在性别偏见问题。
1972年美国学者魏茨曼研究了曾获国会图书馆协会奖的学龄前儿童读物,发现故事中男女主角比例为7:2,插图中男女比例为11:1,带有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的动物比例为19.5:1。男性角色多为积极自立,能驾驭周围环境,而女性则温顺善良,易受环境影响。M·尤伦在1971年所作的研究结果与此相同③。
有些学者扩大视野,进行跨文化研究,F.L.Denmark在80年代初对法国、西班牙、瑞典、苏联、罗马尼亚五国一年级教材进行比较,发现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性别偏见差异问题:除瑞典外,其他国家教材中男性数均多于女性(X[2]=0.1)。如表5。
表5 五国一年级教材中男女角色数量比较
男 女集体 总计
数量% 数量 % 数量 %
法国 7578% 21 22% 0 96100%
西班牙 13286% 22 24% 0154100%
苏联 5255% 42 45%13107100%
罗马尼亚16558% 118 42% 6289100%
瑞典 7746% 89 54% 0166100%
从分析五国教材中男女角色所起的传统与非传统的两性作用,发现尽管各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全都遵循传统的两性作用意见(X[2]≤0.01),如表6所示。苏联、罗马尼亚和瑞典的教材对女性传统形象有突破,前二者加强了集体角色,但只有瑞典教材把男性放在照顾儿童等非传统角色地位,并允许性别角色错位。
表6 五国教材中受两性传统与非传统作用比较
国别传统非传统
法国 男100%
女100%
西班牙男100%
女100%
苏联 男100%
女 80%
20%
罗马尼亚 男100%
女 92%8%
瑞典 男 82%
18%
女 75%
25%
三、原因及影响分析
教材文化中普遍存在性别偏见决非偶然,其中既有复杂的原因,又对个体的社会化及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原因与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一)原因分析举要
1.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水平尚不发达,无力保证社会成员全部就业。在劳动力密集型社会中,男性因其生理优势而获得职业优势进而获得社会领导地位,而女性则因此处于服从地位。
2.妇女自身因素。女性特有的月经、怀孕、哺乳、分娩等生理现象,使其难以兼容贤妻良母与职业妇女的多重角色。
3.社会文化的影响。首先归因于传统观念影响,其次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导向。
4.编制者的偏见与审定者的疏忽。
5.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性别角色偏见观念的一致性,学生性别角色观念通过父母、教师及大众传媒影响而形成。
(二)影响举要
教材既反映社会的性别角色观念,又对其产生影响。
1.巩固并加深社会的性别偏见观念;
2.影响学生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归属;
3.影响两性的成就动机;
4.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与职业成就。
四、教材文化的改革
教材文化既可承袭社会文化也能引导与改革社会文化,而且具有可控性及影响全面而深刻的特点,因此改革社会文化中的性别偏见应当而且必须从改革教材文化开始。
(一)改革教材文化性别偏见的条件日益成熟
1.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2.社会文化的变迁;
3.社会性别角色观念的变化;
4.科学研究的进步;
5.妇女觉悟程度及教育水平的提高;
6.家庭及家庭观念的变化。
(二)改革教材文化性别偏见的策略
“了解以预测”,而“预测以控制”,改革教材文化性别偏见的具体策略是:
1.加强国家的干预与监督职能;
2.纠正教材编制者的偏见;
3.加强教材文化传播与指导的校正作用;
4.提高教材文化的学习者的判断能力;
5.争取家庭与社会的合力支持。
注释:
① 张德:《关于性别偏见的调查报告》,载《社会心理研究》,No3,1990;汪名骕:《儿童读物中的性别研究》,载《心理科学通讯》,No5,1988。赵文华:《中学英语教材的性别角色研究》,载《社会心理研究》,No3,1993。
② 游黎丽玲、陆鸿基:《香港初中中史科和社会科课本里的性别角色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研究所编,No3,1988。
③ 黄育馥著:《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0-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