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晶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淄博 255036)
【摘要】 目的:讨论和总结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术后观察与护理。方法:分析了在临床病例急性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治疗,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发生,避免再出血及减少病发症。结果:经过及时观察和护理后,350例患者抢救存活共有345例,3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2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死亡。结论:通过加强对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88-02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比较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病因常因为患者不同程度的脑部出血导致很高的病死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紧急手术的指征是当大脑内出血量超过四十毫升,或者是小脑内出血量超过十毫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常会由于各种术后并发症如呕吐、肺部感染、昏迷、深静脉血栓等,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科2010~2014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350例。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0~2014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350例,男210例,女140例,年龄32~86岁。均经CT检查证实,出血量15~100 ml,出血部位:基底节150例,其中100例破入脑室,脑室30例,脑干2例,脑叶10例,小脑8例。入院时嗜睡浅昏迷100例,中度昏迷20例,深昏迷10例。血压170~210/100~120 mmHg 9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钻孔穿刺引流术及脑室引流术100例,5例自动出院。
2.观察
2.1 病情观察
术后意识状态的变化是术后最早最多反映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GCS评分可以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对判断术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 控制血压
术后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之一。接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术后要保持血压的稳定。有效控制脑水肿,防止再出血。除用好脱水剂外,根据血压的监测数据,可采用静滴微泵推注硝普钠口服降压药,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不宜过度降压,否则不利于脑功能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密切注意呼吸变化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由于脑组织缺氧、脑水肿使可呼吸发生改变,部分患者可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须密切观察,尤其应注意脑干继发出血压迫延髓导致呼吸骤停。
3.护理措施
3.1 加强基础护理
3.1.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炎。
3.1.2褥疮护理: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
3.1.3鼻饲的护理:每日行鼻饲后应用温开水50ml冲洗鼻饲管,保持其通畅;
3.1.4高热的护理:对高热患者除了用解热药物外,还可用氯丙嗪加物理降温(如冰袋、温水擦浴等),疗效较好。
3.2 引流管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置2~3天,拔管,脑室外引流管最长者可达16天[2]。因此对引流管的护理特别重要。要防止引流管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注意每日引流量、颜色,并作好记录。
3.3 消化道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会导致消化道出血。清醒者,术后3小时可给予少量温开水喝,无呕吐可少量多餐进食。术后3天未清醒可行插胃管饲流质饮食。[1]通过进食可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消化道出血。同时通过对胃液的观察了解消化道是否出血及出血量。护理上需注意保证制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鼻胃管、呕吐物和大便情况,监测血压和脉搏,同时做好胃管的护理,每次注药或进食前应回抽胃液观察,必要时行潜血检查。
3.4 心理护理
给予鼓励,调动患者积极性,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做充分及时的肯定。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做相应心理护理。
3.5 康复指导
患者术后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避免一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喷嚏、情绪激动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血压突然上升引起再出血。便秘者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也可应用开塞露、液状石蜡等小剂量灌肠。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高蛋白,低热量的流质饮食。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康复原理,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循序渐进的锻炼,使其树立康复信心。
4.结果
经过及时观察和护理后,350例患者抢救存活共有345例,3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2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死亡。
5.讨论
讨论高血压脑内如果大量出血,采用手术方法才能改善病情恶化。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术后护理工作是极其艰巨复杂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及时准确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控制病情,降低颅内压,以减少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既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又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经过及时观察和护理后,350例患者抢救存活共有345例,3例患者因术中大出血,2例患者因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死亡。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徐福琴,叶德琴,张秀芳等.ICU高血压脑出血96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17):90-91.?
[2] 李少兰,陈玉琼,陈瑞珍等.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7(8):43-46.
[3]侯志敏,潘秀静,张奉丽,谢婧,赵翠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320-321.
论文作者:战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术后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病情论文; 脑室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