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树育苗与造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火炬树雌花序及果穗鲜红美观,艳若火炬,幼枝被黄色茸毛,形如鹿角,羽状复叶秀丽,入秋变红,为园林观赏佳木,同时也是水土保持、牧场防护和薪炭林树种。再加上其耐干旱瘠薄土壤,耐盐碱,生长迅速,郁闭早,成林快。近年在河北省城市园林、景区、公路等绿化中运用较多。现将育苗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
(一)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火炬树核果外果皮革质,光亮而薄,中果皮松软,富含油脂,经碾压、擦搓、筛、簸等方法除去果皮,取得净种。外种皮(实为内果皮)角质,坚硬致密,不透水。可用90℃热水浸种,自然冷却,放置1~2天,然后捞出放置在20℃~30℃下催芽,约经3~4天后便大量发芽。火炬树种子有硬粒,可用热水反复浸种,直到绝大部分膨胀为止。
2.整地做床。春季精细整地,做成宽1米、长10米的低床。亩施底肥2000公斤。
3.播种。火炬树种粒细小,播种前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法播种,行距40厘米,播幅5厘米,覆土0.5~1厘米,播后稍加镇压。为保温,可覆盖薄膜或架设塑料小拱棚,播种量每亩1~1.5公斤。也可采用落水播种,即先在平整的床面上灌水,待水渗下后按一定行距播种,然后用筛子覆土,覆土厚0.5厘米。
4.苗木抚育管理。出苗前要保证苗床的温湿度,覆膜的一般不必浇水,无覆盖的苗床要视干湿情况适时喷水,保证种子层土壤湿润。待幼苗出齐后逐渐揭膜通风。在苗高15厘米以前分3次间苗,定苗株距20~50厘米。7月份苗木进入速生期,可追氮肥2次,每次亩施7~10公斤。进入9月份以后,控制灌水,促进苗木木质化。在正常情况下,当年苗高可达2厘米左右,基径2~3厘米,每亩产苗量5000~6000株。
(二)插根育苗
火炬树的残根具有很强的萌蘖性,可以在母树周围挖取根条。注意每株母树只从东西或南北一个方向取根,杜绝四周挖取根段,以免影响母树生长。挖取的根条要求根粗在0.5厘米以上,太细不易成活。将种根截成长10~15厘米的根段扦插。如秋季采集,应进行埋藏。为了防止把下端皮插破,一般采用埋根的方法,即先按40厘米行距开沟,将根穗斜放,然后覆土,株距15~20厘米,根穗上端覆土1.5厘米,然后踩实、灌水。出苗后,每丛选留1株健壮的萌芽培育成苗,其余除去。
二、造林
(一)整地
平原地区及城市绿化可进行穴状整地,穴径0.4~43.6厘米、深0.4~0.5厘米,可随挖坑随栽植。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可进行鱼鳞坑整地,长径0.7厘米,短径0.5厘米,深0.4厘米。整地应在雨季进行。
(二)造林方法
1.植苗造林。城镇绿化可用2~3年生大苗,其它造林可用当年生苗。春、秋均可造林,栽植深度以超过原土印2~3厘米为宜。
2.插根造林。把1~3厘米粗的根条剪成20~30厘米长的根穗,在春季或秋季插入土壤内,上端距地表3~5厘米。
(三)造林密度
城镇绿化单行栽培时,株距3~4米,每百米25~33株。成片造林时,如立地条件好,株行距可加大到1.5×2米、2×2米,每亩167~222株,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根蘖力很强,根蘖苗会很快长满林地;而在干旱瘠薄的条件下,根蘖力很弱,行株距应小,以1×1.5米或1×2米,每亩333~444株为宜。
(四)幼林抚育
造林后的前3年,每年松土除草2~3次,视土壤墒情浇水。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