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及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因素,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如何进行教学引导、思维培养、习惯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教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218-0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提倡发现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亲自探索、发现学习中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高中三年是学生的身体和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坚定其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更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和趣味性,在完善教育知识传播的同时,要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强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一、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维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靠一堂课把所有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是很难的,也是不合理的,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要预习。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效预习,而不是草草把书看一遍,则需要教师下足工夫,在课前设计好导学案分发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导学案的设计一要让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用语简洁、明了;学习内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来完成。二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设置情景材料和情景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这一框题时,我设置了三个情景材料和问题:情景一:现有甲、乙两个家庭,甲家庭每月的税后收入是2000元,乙家庭每月的税后收入是5000元,甲、乙两个家庭都设计出了具体的支出方案。思考:这两个家庭的支出方案说明了什么?情景二:现在甲、乙两个家庭收入不变,但从下个月起,甲家庭父母涨工资,月收入4000元,而乙家庭父母将有一人下岗,家庭收入变为2500。思考:甲、乙两个家庭本月的支出计划会不会改变?为什么?情景三:假如有甲、乙两个社会,甲社会有两个富人,月收入各是30万元,但有100个穷人,月收入只有500元。乙社会也是102个人,但他们的月收入水平都在2500~3000元之间,差距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考:空调、洗衣机等消费品在哪个社会里的消费量大?为什么?学生在课前通过对材料问题的思考将教材预习内容自主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理解更进一步,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三要设置一定量、有梯度的练习,有基础题、能力提升题等,让学生明确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能掌握到哪个程度,有哪些内容自己还没掌握或者有难度不理解的,课堂上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听讲;四要有一个知识小建构,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之后,自主尝试完成这个小建构,对整课内容有一个完整的把握,由此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框架以及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如果发给学生之后放之任之,结果可能是有些学生随便应付有些学生依然空白如初,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监督检查这一环节不可小视,学生只有在一定压力之下完成自主学习,长此以往,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维。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生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活用教材,体现自主学习能力
政治课上许多内容需要依托于教材,但是教材内容的讲解不仅仅是各种文字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字所蕴含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活用教材,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可以依托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然后给学生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如某个高中生让自己的父母花一个月的工资去给自己买 iPhone 手机。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就会了解这种消费观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观,在教材中指出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一切消费都需要在自己的经济实力范围内,而且高中生尚没有自己赚钱就这样消费高价值的产品,不仅会给家庭造成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此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指出,在面对他人不健康的消费时要能够理性控制,避免攀比心理,这才能克服遇到的各种诱惑,健康成长。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再如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查阅资料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文化,谈一谈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多样性的文化。学生在面对这个课题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同时也不完全摆脱教材,能够注重与实际的结合,在自主学习中就熟悉并且了解了这部分的内容。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品质
应该教会学生对教材说“不”。对学生而言,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学习相关学科,把握好教材是必要的,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教材陈旧的一面,因为教材上的东西也是在保持稳定、规范的前提下产生的,这样必然会出现僵化陈旧的弊端,所选的材料、所讲的观点、所提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过时。当前,尽管新课程实行了一纲多本,但目前各地选择的教材依然是大同小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适应每个地方学生的具体需要。这就要大力倡导教材应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寻找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式,而自主学习模式的出现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自主学习模式,在确保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要为学生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钟先礼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家庭论文; 思维论文; 习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4期论文;